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8-13 23:18:58| 人氣20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訓練專注力與覺知力的幾個要點(轉載自「如是」)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以出入息作為關注的目標,平靜耐心地訓練心,使其不散亂、敏銳並具有覺知力。以下是幾點實踐性地說明。
 
 一、觀出入息的位置是在鼻端,確認這一點尤其重要
●要點:1、若是初學者,先用手指示自己的鼻端,確認呼出氣息與吸入氣息在那裡發生,如此確認三次後開始觀呼吸。2、幾分鐘後,如果心開始變的不清晰,要再次地指出呼吸的位置,並確認幾次,以確保專注點是在鼻端那裡;3、有些修行者觀呼吸,往往隨著妄想在呼吸,這樣心意會更加散亂,並會有壓力產生。4、清晰地確認你觀察的目標是在鼻端那裡,這是對心的正確引導,非常有益。這樣既能集中心力,又可避免失卻目標的盲目思慮。
 
二、只是單純地觀察呼吸的吸進與呼出,不加任何干涉
●要點:1、如果發現心意在操控呼吸,說明你的覺知力較為細緻,放下呼吸,讓它自然地進出;2、細心地觀察呼吸,你會發現,它是自然地進進出出,操控是多餘的;3、學會品味呼吸,這比較不容易做到,通過訓練反復體會;4、確保專注點一直在呼吸上,正在對一呼一吸進行清晰地覺知。
 
三、氣息本身並不重要,覺知力才是重要的
●要點:1、不要把心力集中在氣息上,你的覺知力才是重要的;2、體會覺知力是什麼樣式;3、耐心地把心安住在鼻端,讓心細緻一些,細心地體會出息與入息。4、不要讓氣息拉走了你的心,保持明明覺覺;
 
四、在一開始不要觀察呼吸的長短、粗細等,先辨認出息與入息,對它們了了分明就可以了
●要點:1、正確的理念是,觀出入息是訓練心,不需要更多的花樣,所以,不需要觀察更多的呼吸樣式。起初,只觀照出息與入息這兩種就可以了;2、何時可以觀呼吸的長短、粗細、冷暖呢?把握的技巧是,當呼吸的長短、粗細、冷暖自然來到你的覺知裡,起先只是意識到它來了,並不要觀察它,依然回來關注出息與入息;它們一再地出現,且很清晰,這就是信號,你可以開始觀氣息的長短、粗細等。
 
五、讓心隨著呼吸,如果它跑開了,這很正常,讓它回到呼吸上
●要點:1、如果你能很安心地觀察一呼一吸,心不會亂跑,體會安心的感覺;2、如果心跑開了,證明心不安,讓它回到呼吸上。不要責怪,不要生氣,平靜地回來就可以了;3、以開放的心態,帶著活力,不要拘謹;4、試著以專注、平和、活力、耐心來面對呼吸,但不要在觀呼吸的時候思維這些原理。
 
 六、不要在觀呼吸時加入思維、冥想等
●要點:1、呼吸的一出一進是很單純的,它本身不會帶來困擾,確認這一點很重要;2、不要想像呼吸,不要採用冥想的修習方式,真實地覺知一呼一吸,這是正確而簡單的方法;3、如果慾念、嗔憤、思慮等不請自來,要注意到它們的出現,不要受它們的牽制,果斷地截斷它們,如此,散亂的心會漸漸平息;4、如果慾念或妄想很強烈,有意識地先停下觀呼吸,平靜地面對它們;如果你平靜,它們會很快過去,然後回到呼吸上。
 
七、不要太過專注
●要點:1、太過強烈的專注慾望,效果往往不理想;2、反复練習,試著掌握一種不鬆不緊的心態;3、細心輕柔地關注出息與入息,不要用粗糙而生硬的專注心理來觀;4、剛開始練習,禪修者有想發展定力的強烈慾望,由此而有想觀、想入定、想要某種結果,這不是正確的態度;5、生硬、緊張、胸悶、疲勞可能會產生,這是因為心過於期待,不平靜不柔軟造成的。 八、不要追求寧靜與喜樂 ●要點:1、如果沒有覺知,寧靜與喜樂是沒有意義的;2、練習時深度的喜悅可能會生起,因為這種喜悅及樂受很吸引人,心會執著它,由此形成障礙;3、覺知力是唯一目標,寧靜、喜悅、樂受不是觀出入息的目的;4、強烈的喜樂並不是一件壞事,不要排斥它,但不要讓它拉著跑了——由此而錯誤地把禪修的目標確定為追求這種很特別的喜樂。
 

台長: 阿傑
人氣(20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