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7-27 03:51:37| 人氣14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才藝與親子關係孰重?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資深文字工作者何其善



自五○年代起,在北美華人家庭中,「送孩子學才藝」已蔚為風氣,幾乎家家的兒女在高中前都學過不同的才藝。尤其在琴藝演奏會上,華人子弟的出席率相當高。

才藝教育如此普及,除了表明華人父母對兒女的高度期望與付出,也在相當程度上成為父母昭示自己已在海外安家立業、生活小康的證據。



化「張力」為「助力」

若決定讓孩子學才藝,當如何避免造成親子間的緊張關係呢?專家建議:

一、訂定合乎情理的學習目標:每當完成一個目標時,可以和孩子商量是否要繼續學。通常學完鋼琴樂理第二冊時,學生已能識譜彈奏,當他達到這目標時,就能體會到更高一層藝術的境界,也多半會要求繼續學習。

二、多鼓勵,少批評:老師一週只和學生見一次面,得靠家長恆常的鼓勵和督促才能幫助他們建立穩固根基。所以即使演奏時彈錯了、球賽輸了,也要讚許他們的努力,鼓勵他們再接再厲。

還有,父母要學著儘量不拿自己孩子和別人的比較,因為「比較」等於向孩子施壓。當孩子感覺到父母不能接納他的努力,就容易產生忌妒或退縮的心態。

三、與老師、教練溝通:這麼做,一方面明白老師的品格和教學方法,一方面瞭解孩子在這些才藝上的優缺點和發展的方向。若不適合再繼續學下去,可以考慮別的樂器,或者他天生是打球的料子,從此專心打球也不遲。

四、不以輸贏定價值的比賽觀:當孩子心智較成熟時,可以參加比賽,但要明白比賽必須付上巨大代價,需要下工夫專心準備。同時,比賽一定有輸贏,而且贏的不一定是你。父母和孩子都要事先承認並接受這個可能性,否則若成績不如意,又搞壞了親子關係,豈非「賠了夫人又折兵」?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在E世代高科技的社會中,有許多機會和資源可以刺激或啟發孩子。海外華人社區中,由於圈子小,眾人聲息相聞,互相比較之下,許多父母認為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希望以才藝、運動來培育孩子成為頂尖人物。

除了「輸人不輸陣」的比較心理,有些父母因幼年較貧乏,至今沒有一藝在身,希望藉孩子來彌補自己人生中的缺憾,使自己彷彿能「再活一次」。

就像園藝家把熱帶植物放在一切都設定好的溫室中,許多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們,也把孩子放在高度壓力、高度控制的環境中,為他們設定的唯一目標就是「贏」,因此要求孩子必須有最好的表現。



親子之間甚麼最重要?

有些孩子確實沒有辜負父母的栽培。南加州華人社區中知名的郭雋律、郭雋音姊妹就是其中佼佼者。父母為了她們,從臺灣連根拔起移民來美,付上一切代價栽培,而她們果然出類拔萃,雋律獲南加大鋼琴演奏博士,雋音現任洛杉磯交響樂團專職小提琴手。聆賞過這對姊妹同台演出的人,無不歎讚:「此曲只應天上有!」

可是,絕大多數的孩子並非如此傑出,甚至有的孩子連「音感」都沒有,而父母卻強迫他們犧牲寶貴的童年和青少年時光在無止盡的練習上,是否值得?是否必要?更何況在此過程中,孩子因壓力太大而產生情緒問題,甚至因情緒問題而影響身體健康的,所在多有。更有許多家庭因此而親子關係幾乎破裂。



給兒女「根」與「翅」

兒女並不是父母的財產,只是上帝暫時交託給我們照顧栽培的,所以父母的任務,是發掘並發展兒女的潛能,而非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孩子身上。

我們若能為孩子打下穩固的信仰基礎,給他們溫馨和樂的家庭,就是給了他們「根」;而在發掘、發展他們潛能的過程中,若能幫助他們懂得欣賞真善美、培養創意,就如給了他們一對「翅」。如此,雖然孩子不一定照我們為他們量身繪製的地圖來走人生的旅程,必定也能喜樂自在度一生。◆




■內文■
取材自-中信月刊2004.5月號

台長: Ling
人氣(14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