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的中心有一條軸線,從狹小的西提島出發,跨過新橋,法國國王在這裏蓋了第二座皇宮,這就是羅浮宮,她的規模當然大過舊王宮許多,接著是與羅浮宮正對望的第三座皇宮,杜樂麗宮,這座皇宮在巴黎公社亂事中,慘遭焚毀,如今變成了杜樂麗公園,公園的盡頭是橘園美術館,接著就是協和廣場,隔一條協和橋,對岸就是國民會議,協和廣場接下來,就是香榭麗舍大道,大道左側是舊世博會場--發現宮,右側是當今共和國總統辦公處的麗舍宮,然後,進入香榭麗舍大道的精華區段,最後穿過凱旋門所在的星辰廣場,換名為大陸軍大道,然後再換名為查理.戴高樂大道,最後穿越迴流而來的塞納河,抵達拉德豐斯,也就是新凱旋門的所在地.
做為法蘭西的權力軸線,巴黎誇耀財富的所在,在這一道軸線上,羅浮宮自然是最耀眼的一顆巨大寶石.我們離開了地鐵站,經過幾條巷道,來到宮的側門,眼前的廊道深遠,穿越之後,玻璃大金字塔正好迎來.
密特朗當年請貝聿銘設計這座大金字塔,曾引起巴黎市民的不滿,但最終就像艾菲爾鐵塔一樣,人們還是接受了下來.其實,在羅浮宮中間蓋一座金字塔,仔細思索倒也並不是那麼怪異的事,因為宮殿群的大門外,那座著名協和廣場中央擺放的就是埃及的方尖碑,法蘭西人總是自豪於自己的古老歷史,對於埃及和中國這些比自己古老的中央集權國家,很有親切感,在歐洲,法國的埃及學和漢學都特別著名,不是沒有原因的.
在大金字塔以前,羅浮宮展場窄小,設備又很老舊,記得張寧靜先生曾說整個巨大的博物館只有一處洗手間,啊!走很遠的人如果一時忍不住,你也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於是自古以來,巴黎人的’優良傳統’讓遊客去羅浮宮簡直是一種折磨,既然來了巴黎,不可能不來這裏,可是來這裏,看十六世紀的古色古香,同時也要忍受十六世紀的衛生水準,讀過’香水’吧!徐四金可一點都不誇張.
因為巴黎不知不覺變成大城市的時候,法國人還不知道什麼是都市計劃,加上人口太多,就蓋了很多高樓房,可是那時候,並沒有幫浦和下水道,所以造成兩個結果,沒有幫浦,住樓上的人要自己挑水上樓,那可是很累的一件事,人的本性是很能忍耐的,北法又是大陸型氣候,於是巴黎人就很容易地拋棄了從羅馬人那學來的泡澡習慣,只能靠間斷出現的抬水人,才把一身污垢洗淨,而沒有下水道的結果更可怕,往往樓上吆喝一聲,一大桶黃金炸彈就從天而降,一到下雨,整條街漂滿各式可怕的穢物,小姐們還得請專人揹過街,種種異象,真不是現代人輕易想得出來的.
當年路易十四要將首都從巴黎搬到凡爾賽,也是因為環境惡劣到處充斥貧民窟的巴黎市隨時都可能引起暴動,就這點看,路易十四果然不愧是法蘭西的’偉大’君主,不過到他孫子,整個法蘭西就掀起滔天巨浪.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