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一度的廟口瘋歌仔活動,北中南三場,已經結束兩場,相信大半觀眾都已經看過本次的三齣大戲,也相信勝負立判,鮮少看到三齣的主軸都不在生旦戲,證明戲劇可以多樣化,並不是只有生旦戲愛得死去活來,才可以賺人熱淚。
國光歌劇團也是鮮少入圍的團隊,這次的「宇宙鋒」雖然從京劇而來,但是改編幅度大,而且演員是少在文化場看到,具有一定的「野味」,劇情連貫上,也沒有大問題,以往看到舞台上的呂瓊珷,多是配角現身,最好的一次角色,該是河洛的「林占梅」裡的戴潮春;最差的角色該是「蘭陵王」裡的高緯,因為長得太臭老的他(編按:不要追殺老實人),演個17歲的少年,實在不像,那種角色比較符合「宇宙鋒」裡胡亥或子嬰這樣的定位;最令人心酸則是「無情遊」裡那個不善解人意,又不體貼的老丈夫。
第一次看他演主角,又是奸角-趙高,本來演技不俗的他,更是看到他最棒的一面,演奸角的能力不輸給陳進興。趙高是顛覆了秦朝的奸臣,為了復仇,連女兒都犧牲了,只是在女兒發瘋之後,沒有看到趙高心酸的人性,也算是小小的缺憾吧!到底他是心疼那個被剖腹的兒子,還是妻子之死?活著的女兒,就那麼不值錢嗎?第一幕趙高被辱,該是由士兵叉著他上台,怎麼會自己走上去?被宮刑以後的男人,是無法長出鬍子,會變娘砲嗎?在第二幕立秦王的時候,娘砲並不能表現出趙高在秦始皇面前的卑微,之後又大轉變變成大奸臣,最後被劉邦殺死,為什麼也不是由士兵叉著他,劉邦刺死他?這樣應該比較符合一代梟雄之死。
演員們演技不俗,幾乎每個人都心有騖兼職,導演、編劇、舞台設計...(留一寡予別人趁...)只是旁白之口白太多了,幾乎每一幕頭都有口白,有時候並不需要交待太多歷史典故,有的交代可以由演員代述即可,幕頭口白變得突丌,或許是旁白用唱的聽慣了吧,為什麼不用一帕長短帕來詮釋?例如要講秦始皇建國「兵強力壯勇計智 滅了楚燕齊韓趙魏 修長城防匈奴、統一用錢展大志,立國已經十三年」。
編按:不知道國光歌劇團的呂家跟咱家有沒有幾百世以前血緣關係?現今活躍在歌仔戲界還有呂雪鳳,大家都是台中呂家人,要不要來一個呂氏家族的合作?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