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演員訓練班替連續劇培植了不少實力派演員,甚至是偶像。考入演員訓練班,經過學習,賣相好的,馬上可以當主角,再有運氣的,一炮而紅的大有人在;次一級的從配角演起,將來演什麼等級的角色看造化;再差一點的,從跑龍套演起,有運氣的,有一天可以當上主角,沒運氣的最後了不起演個大配角;最有運氣的,電視演不成,跳到電影去,或許可以大紅大紫,如果是港星,戲中角色討喜的,被台灣製作人看中,來台灣演出主角,大有人在。
以香港年代電視台來講,早年五虎將大紅大紫,也不是每一個出道就演主角,像黃日華和劉德華是一出道就演主角;梁朝偉和苗僑偉則是從配角演起;湯鎮業則是大配角和壞蛋演得多;吳君如在演電影前沒有看過她演過電視劇裡的重要角色,多是丫環之類的角色,最重的戲份則是梁朝偉版的「鹿鼎記」曾柔,結果跳到電影,就從配角的大三八演起,最後變成有名的搞笑天后,還得獎肯定;吳孟達除了楚留香的胡鐵花和新紮師兄(一)的葉sir以外,也沒演過重要角色,結果因為「賭聖」的大配角一炮而紅。
劇校在歌仔戲的角色就好像演員訓練班,但是差別在電視演訓班,演出機會多,運氣好的,配角演多了,終究換我當主角,但是歌仔戲的文化場演出少,學生在一般民戲團能不能吃苦一回事,學得到東西與否才是重點,重點當然會在文化場。電視演出機會多,或多或少都可以演到主要角色;歌仔戲則不然,戲團多是家族傳承,主角都固定,文化場演出,了不起調幾個配角支援,近年成立的文化戲團大部份也有固定要角,重要角色則是四處調老演員,學生當然演不到主角。新人,誰演出個要角?若真要說,只有李珞晴受唐美雲青睞,在許秀年沒演以後,多次演出重要旦角,「金水橋畔」還演寇珠。
電視台的演員,只要賣相還可以,演技磨練到了,總會多年媳婦熬成婆,會有機會演重要角色,不管在那一台,像惠天賜、石修都有這樣的際遇,歌仔戲別說像一下子演主角的一飛沖天,連大配角甚至都沒有份兒,重要角色何時輪到我也沒個準,老演小配角、龍套,試想還有誰願意投入歌仔戲?現在的年輕人比較嚮往一飛沖天,最好今天畢業明天就能演主角,但是在這樣的歌仔戲環境下,出頭天的學生演員有多少?
無法演出要角,學生畢業後投入戲圈的意願減少,人才難留,難怪會有學校戲團這樣的作法出現,除了磨練學生當主角,也給他們一絲成名的希望。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