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來自於: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4/3340-a14_070
三乘菩提之入門起信(二) 第 70集~由 正緯老師開示:大乘止觀之意涵
三乘菩提之入門起信影音連結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今天我們繼續來跟大家講大乘《起信論講記》第五輯。我們今天要講的內容從第305頁開始到326頁,這個部分我們先給大家唸一遍,原先的經文是這樣寫的:【云何修止觀門?謂息滅一切戲論境界,是止義;明見因果生滅之相,是觀義。初各別修,漸次增長;至于成就,任運雙行。】(《大乘起信論》卷2)這一段,首先我們就跟著 平實導師講解的順序來跟大家稍微作補充。
首先談到的,這裡面談到的「止觀」這兩個字,在這個學佛的過程中,止觀始終是一個很重要的,我們經常在許多的法門裡面都會看到止觀這兩個字,所以藉這個機會,我們可以好好地理解一下《大乘起信論》講的止觀,到底是講什麼?一般人覺得止觀一定都直接會想到修習禪定的狀況,也就是所謂的四禪八定的狀況;但是這裡要提醒大家,正如 平實導師有引用的一句話:「念佛不在嘴,參禪不在腿。」這個意思就是說,真正的念佛是在心裡的憶念,真正的參禪呢,也仍然是在心裡面去參,而不在你如何盤腿打坐去修定,因為修定的這件事情畢竟都還是在世間的諸法裡面。
比方說,佛陀當年祂在出家尋道的時候,祂曾經跟過兩位當時修學禪定的這個大師:一個叫作阿羅邏伽藍,另外一個叫作鬱陀羅摩子。阿羅邏伽藍他所修習所證的禪定,叫作無所有處定;另外一位鬱陀羅摩子所證的禪定境界,叫作非想非非想處定。無所有處定跟非想非非想處定這兩個定,一般我們在說四禪八定的時候,那個是最高的兩種的禪定境界。佛陀在跟這兩位師父在學禪定的時候,很快就證到了這個所謂的最高的禪定的境界;但是根據記載,佛陀很明確地就知道說這個並不是究竟。並不是究竟,因為禪定一旦定力散失的時候,所有的一切終究還是回到世間的蘊處界的諸種狀況來。所以,佛陀當下就決定說這個並非究竟,所以祂當時就捨棄了繼續跟隨這兩個師父而繼續往前求法。
所以,我們才說止觀這兩件事情,在《大乘起信論》講的時候,希望大家不要以四禪八定的眼光去看;因為《大乘起信論》它的目的,是要讓大家對於大乘佛法生起了無比深厚的信心。那既然要對於大乘佛法生起無比深厚的信心,自然所有的言談都必須要拿著大乘佛法最核心的義理來告訴佛子,才有辦法讓佛子生起無比的信心;當然就不會是拿外道也同樣可以修的禪定,來在這裡講止觀,你說對嗎?另外,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為什麼外道也能夠同樣證得這些四禪八定呢?在佛法裡面它只是一個方便,而沒有觸及核心。
我們給大家引的經文是《楞嚴經》的經文,在《楞嚴經》的經文是這樣說的:【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閑,猶為法塵分別影事。】(《楞嚴經》卷1)這一段,佛說得非常地斬釘截鐵——「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大家如果對於所謂的坐禪、修定這些事情有所瞭解的話,大家通常也都會知道隨著修的坐禪的這個禪定境界,越來越好的時候,你就滅掉了越來越多的妄想;這表示你在禪定的境界,一層一層地修上去的時候,終歸就是要把所有一切的妄想息滅。可是妄想這件事情,不就正是我們的所見、所聞、所覺知嗎?所以妄想從來都沒有超出過所謂的見聞覺知。可是 佛在這裡講了,縱然你把一切的見聞覺知都滅盡了,然後內守幽閑;這不就講的是說:縱然你禪定境界,已經到最高最高的境界,你可以完全都沒有妄想,然後這個心就安住在裡面,所以叫作內守幽閑。縱使你可以作到這樣的話,佛說那個仍然是法塵分別影事。不是跟我們的什麼,跟我們要參禪無關,所以這一件事情剛好是一個佐證。告訴大家就是說,如果要能夠找到大乘佛法的核心,也就是每個人的自心如來的話,那麼就必須要用參禪的方式;可是參禪,卻不是在這個腿上面下功夫,把這個禪定功夫練得極其深厚,就能夠參透的,不是這樣子的。
首先,我們看到了「止」這個意思,在經文裡面談到的止,什麼東西叫止呢?所謂的「息滅一切戲論境界,是止義」,這裡看得更清楚了。一般人看到止都會覺得說:那就是上座打坐,然後進入禪定的境界,止息了心中的妄想。可是 馬鳴菩薩這裡講的,卻告訴我們是「息滅一切的戲論境界」。什麼是戲論呢?我們也引 彌勒菩薩的《瑜伽師地論》來告訴大家,在卷19中經文是這樣說的:【三種言事,名為戲論。於四種言說,有所宣談,亦名戲論。能發語言,所有尋伺亦名戲論。】那麼這個三種言事,後面在卷81的經文裡面有講:【時依處者,謂略有三種言事:一者、過去言事,二者、未來言事,三者、現在言事。如經廣說。】(《瑜伽師地論》卷81)換句話說,三種言事講的是過去、現在或是未來的這些事情。那麼什麼叫四種言說呢?同樣地,彌勒菩薩有開示說:【云何四種言說?謂依見、聞、覺、知,所有言說。】(《瑜伽師地論》卷2)大家看到這裡,有沒有覺得說剛才好像才看過見聞覺知,對不對?是的,在前一頁裡面,我們才給大家看過的《楞嚴經》裡面的經文,就已經有講到:「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閑,猶為法塵分別影事。」在這裡 彌勒菩薩就講說,這個四種言說指的是見、聞、覺、知的所有言說;那麼這個意思就是說,見聞覺知的所有言說都是叫作戲論。所以把這整個把它整合起來,大家可以看到 馬鳴菩薩講的「息滅一切的戲論」,這個戲論就包含了一切的見、聞、覺、知。所以表示「息滅一切的見聞覺知的境界,是止義」,這個止義表示說並不只是單純的禪定的境界。或許大家會覺得說,那麼這個是不是表示說,把一切的妄想息滅了;又如同剛才講的這個禪定的境界一樣,那就是所謂的這個止觀的全部的意涵呢?並不是如此,因為整個止跟觀合在一起,就是構成了我們參禪、尋找自心如來的全部。
所以,當我們在參禪的時候,我們當然不能夠受到了這些妄想的左右,因為如果你的心都一再地追逐著妄想跑的話,你又如何能夠參禪呢?所以止的這個部分,指的是說你要有這個方法、有這個定力,能夠讓你不受妄想的左右,能夠進行參禪;而不是盡是坐在那邊,坐在那邊看起來好像是一切都是如如不動,這樣子的方式就只是世間禪定的狀況而已。所以 平實導師在這裡才會跟大家說:想要遠離一切的戲論,真正要離一切一切的戲論的話,第一步就要尋求明心而打破無始無明。
那這個裡面又是更進一步,因為我們剛才談到的,說在參禪那個階段的止觀的話,不受這個妄想左右;可是參禪過後,等到你已經明心開悟了之後,那麼這個時候,你開始知道說,每一個人的自心如來,祂的狀況是如何,祂有如何的功德妙用之後,那麼對於世間所有的一切而言,你都能夠深切地了知:世間一切不外乎是在如來藏的境界中起起落落而已。所以這個時候,你在觀見一切的世間法的時候,都會成為它有戲論的這個狀況。所以說,當你能夠心得決定,對於你自己開悟明心所證到的這個境界,能夠心得決定的時候,這個時候你自然而然對於外面的一切的這個見聞覺知所來的一切戲論,就不會再去追逐它,所以這個是更深一層的「息滅一切戲論境界」的止意。也就是說這一個部分的止,它的重點就是要開悟明心。
那接下來談到觀,馬鳴菩薩說:「明見因果生滅之相,是觀義。」這裡面關於這句話,可能會有許多許多的學佛人,因此而就看到說,凡是我們在看到世間萬物的起滅,那不就觀嗎?只要你說「如是因、如是果」,那不就觀嗎?可實際上這裡面的道理並不單純。請注意到!請注意到《大乘起信論》它的立論的用意,就是要透過對於大乘根本義理的淺易解說,讓大家能夠對大乘佛法生起無比的信心,願意盡其生命去追求大乘佛法,這個才是《大乘起信論》立論的真義。所以,在這個「明見因果生滅」這一項來說的話,也不會僅僅是從世間的蘊處界,世間的這個萬法生生滅滅的這個表相上面,就能夠透過這個建立大家對大乘佛法的信心啊!因為要建立對大乘佛法的信心,一定要告訴大家大乘佛法的核心義理是什麼。所以這裡面講的這個觀,所謂的「明見因果生滅之相」,不會僅僅只是在講表相上面的生生滅滅,因為這個還牽涉到所謂的真正因果的道理。
關於這個部分,我們給大家引《大寶積經》的經文來稍作說明。在《大寶積經》卷57裡面有說到:【假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大家看到這個經文,應該建立一個基礎的概念,就是說:每一個人所作的這個業,所作的業是不會無緣無故憑空消失的,哪怕經過了一百劫這樣長的時間,這個當年所作的業報,在因、緣會遇的時候,果報還得要自己承受。那麼這個部分,談到了除了說業報不會憑空消失之外,還談到很重要的觀念是:因、緣得要會遇。那最後還談到了所謂的自受的問題,這個「自」—這個自己受的這個自己的這個「自」呢—在這裡講到的並不是一般人在當下的狀況下,所體會到的自己;也就是說,並不是你現在的五陰身,不是你現在的、當下的所有的一切見聞覺知,因為很簡單的是說,當人到下一世去的時候,到下一世去的時候,所有的這個五陰身都是重新地生起啊!那你的意識心在過度死亡的這一段,就已經斷滅了,所以下一世的意識心又是重新生起的意識心。所以,就這個方面來講的話,「自受」這兩個字就不能用還是現在的見聞覺知的自己,來解釋說以為自己有什麼樣的狀況,能讓現在見聞覺知的自己能夠過度到下一世去,這個是不對的喔!所以光是這個四句偈裡面的話,就有牽涉到業是如何不亡,因緣是如何會遇,以及什麼叫作自受的問題;那這三個狀況,都必須要透過百劫那麼長的三世因果來加以解釋。
所以這個裡面,在大乘佛法裡面,如果沒有如來藏這個根本的義理的話,那麼剛才所說的業能不能亡,因緣能不能會遇,果報能不能自受的這些事情,全部都會從根本上動搖。從另外一個方式說,也就是說這三個方向必須要在確定如來藏確實地運作之後,這三項事情才能夠圓滿地成就。換句話講,我們一般人看到的世間所顯現的表相的因果,其實跟《大寶積經》所講到的這個橫跨三世的因果有很大的差別。那麼在這裡看這個「因果生滅之相」的時候,顯然就必須要從《大寶積經》的這一段去看;並且在看這一段的時候,那就表示著要明見因果生滅之相的話,必須要先證得心真如——要證得你的自心如來。因為就如同我們剛才講的,如果你沒有證得自心如來的話,關於所作的業如何不亡,因緣如何會遇,以及如何自受的問題,那這三個問題都將從根本上動搖,所以這個就是所謂的觀的意思。
那把這個止觀整個連起來的話,答案就很清楚了。在你開悟明心之前,在參禪的階段,確實你需要有基礎的這個定力;但這個定力在同修會裡面,有教導給大家很好的方式,讓大家在動中養成定力,而不是像一般人所主張的坐禪。那坐禪,透過坐禪的方式要去參禪是很困難的一件事情,所以 平實導師有施設了一系列的方便善巧,讓大家可以鍛鍊動中定力;但這個動中定力的修學,除了說定力的功夫的本身之外,還得要配合其他菩薩五度上面的這個修學、知見的修學等等,因為所有的定力,它的出發點都是叫作心得決定。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好好地透過其他五度的熏習,讓你在逐步的熏習過程中,除了消除性障之外,也對於佛法建立了正確的知見,以至於你才可以慢慢地心裡對於有沒有自心如來,有沒有如來藏的這件事情,越來越能夠決定,然後願意去追尋。
那這個時候,你才能夠說配合著動中定力的養成,讓你整體的止這個事情,就是心得決定的這件事情,能夠得到了圓滿的熏習。然後條件具足了之後,接下來在正覺同修會裡面還會教大家接下來如何看話頭、參話頭,在這個看話頭、參話頭的功夫裡面,當然他一定要有定力;所以前面的止在這裡就有發揮了很大的效用,因為它讓你專心一致就在話頭上面去參,而不會讓你一天到晚心識到處去攀緣。所以,看話頭、參話頭是需要止的功夫的;可是他在看、在參的時候,卻也同時需要觀的功夫。因為這個狀況,因為我們最終是要透過看話頭、參話頭的方式,去找到我們的如來藏。那既然是要找到,透過參究來找到的,當然就有所謂的觀。所以從參禪的這件事情來說,止、觀各自都是有它的用途,並且是相輔相成的。
所以從這個層面來看的話,馬鳴菩薩說「初各別修,漸次增長;至于成就,任運雙行」,就是一個非常貼切的說法。因為確實當我們在修習,比方說修習動中定力的時候,我們是各別修的;可是等到我們的福德資糧具足了,上山參禪了之後,當我們在參禪那個時候,其實都是止觀雙運雙行的。乃至於說我們破參明心了之後,對於我們所證到的如來藏,心得決定,然後逐步在體會祂的諸般的功德性用的這個時候,我們其實也都是在對於如來藏心得決定的前提之下,然後去觀行祂的種種的妙用;所以從這個方向來說,它也確實就是任運雙行。
那「任運雙行」的這四個字裡面任運這兩個字,就剛好描繪出說,我們隨著我們的修行增長之後,越來越發能夠在念念之間,同時既有止也有觀,這是學佛一個非常非常重要,並且非常善巧的一個法門,就是任運地雙行止觀。那這個部分,整個的經文其實給大家的總結就是說:止觀談的並不是一般人所想像的四禪八定的坐中的修定,而是從要讓大家開悟明心的立場,來講止、來講觀。這樣子綜合起來,能夠對大家開悟明心有所幫助,才真正契符《大乘起信論》立論的原意。
好,今天我們就上到這裡。
阿彌陀佛!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