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05-27 23:35:09| 人氣7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轉載)五分法身

引用來自於: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4/3219-a14_034

三乘菩提之入門起信(二) 第 34集~由  正國老師開示:五分法身

三乘菩提之入門起信影音連結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收看《三乘菩提之入門起信》節目。今天我們要跟諸位菩薩一起來探討 平實導師在《起信論講記》第四輯中,有關「五分法身」的相關法義。五分法身是菩薩在佛菩提道過程中所必須經歷與成就的。因此,我們有需要來正確瞭解五分法身的內涵。

      首先我們來看,在《大乘起信論》卷2中 聖 馬鳴菩薩開示的論文:【菩薩如是發心之時,則得少分見佛法身,能隨願力現八種事……然猶未得名為法身。】在上一個節目中我們有略為提到,這位可以示現八相成道,迴心大乘的明心見性菩薩,他雖然已經有俱解脫阿羅漢的證量以及三明六通,能夠少分見佛法身;也就是已經明心見性了,但是猶未得名為「法身」,也就是他尚未進入初地,還不能稱為法身菩薩。為什麼已經少分見佛法身了,卻說猶未得名為法身?這就是我們這一集節目要探討的重點,剛好這裡也讓我們可以瞭解,先要依序完成地前三十心才能成為法身菩薩。

      首先我們要知道,一般稱初地以上的菩薩為法身菩薩,就是因為地上菩薩已經具有五分法身;也就是戒身、定身、慧身、解脫身、解脫知見身,因此稱為法身菩薩。而這樣的法身菩薩,其實他是在證悟實相之後,經由十住、十行、十迴向之修行與利樂眾生的過程,經歷種種智慧現觀之後,才能進入初地的入地心中,才算是法身菩薩。因此由明心證悟的第七住位至入地心,是要經過相當長久的時間,並非一蹴可幾。

      接下來我們就來探討五分法身的主要內涵,也就是戒身、定身、慧身、解脫身、解脫知見身。為了讓大家比較容易理解,我們先來討論五分法身中的慧身。這個慧身最主要的內涵便是地上菩薩的增上慧學,也就是無生法忍的修證。菩薩要成就最基本的無生法忍智慧之前,一定要先完成三賢位的無我觀,包括世界如幻觀、七識如陽焰觀,與菩薩道如夢觀之修證,這些都是菩薩在悟後所要修證的現觀。因此,在菩薩成就初地無生法忍智慧時,他已經具備如來藏總相智、別相智以及道種智了。所以增上慧學並不是只有在解脫道的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上面專修蘊處界緣起性空的,而是從親證如來藏的發起般若智及一切種智上面來說的。因此,如果是俱解脫阿羅漢,迴心來修佛菩提道者,雖然他在大乘法已經見道了,可是離初地菩薩的無生法忍智慧還是有很長的一段距離,一直要等到他修學別相智及道種智之後,才能成就五分法身裡面的慧身。因此從這裡可以看出,要能夠成為法身菩薩,是需要具有通達的智慧。而這個智慧是需要在利樂眾生的菩薩道過程中,來成就種種的智慧現觀,這也是一般說的見道通達位;初地通達位菩薩的智慧已經能夠知道佛法全貌概略。

      從目前的位置要到達成佛的位置,路途該怎麼走?會經過哪些事?都已經知道,不必由別人舉出來教導他。所以這樣的菩薩,已經能夠住持一個人間的佛法,能夠給眾生非常大的利益。譬如在 平實導師的《實相經宗通》第七輯中開示:「因為諸佛的無上大菩提,他已經通達了。這個見道位的通達可就不得了了:「『得諸佛無上大菩提故,能降伏一切魔軍。』」不必到第幾地,一個初地心的菩薩就足夠降伏一切魔軍了。」~(《實相經宗通》第七輯,正智出版社,頁340。)因此這樣的菩薩,在人間是非常難得的,如果有幸值遇,及聆聽其說法,真的是要生難遭遇想。

      第二個 ,我們再來討論五分法身中的戒身。大家都知道初地菩薩已經永伏性障如阿羅漢,他事實上是可以斷盡煩惱障的,但是因為要生生世世利樂眾生的緣故,而故意保留最後一分已經有能力斷除的思惑。因為初地菩薩已經斷盡大乘見道所斷的異生性障,因此不會隨意去評論他所不瞭解的事情,一定是有把握的事情才會去評論,所以他不會再有異生性的行為出現。即使有許多的誘惑,他也不會再使異生性現前,同時他也已經開始隨分地斷除煩惱障習氣種子了。因此在增上戒上已經有一分的修證。相對地,這位能夠示現八相成道的三明六通之阿羅漢菩薩,雖然悟了般若,但是在解脫道上也只是除掉了煩惱的現行,還沒有漸除習氣種子。所以在增上戒學上來說還不足很多,這是因為煩惱障的習氣種子很難斷,要在一切的所知境上面去讓眾生給你磨逆,這樣才能夠分分斷除煩惱障習氣種子。因此,地上菩薩可以在歷緣對境之中修除習氣種子,可以成就戒身。

      在這裡我們也要附帶一提的是,如果有 佛和地上菩薩現在前,那祂所傳授的菩薩戒乃是真實的上品菩薩戒。譬如在《菩薩瓔珞本業經》卷2中的開示:【佛子!受戒有三種受:一者、諸佛菩薩現在前受,得真實上品戒。二者、諸佛菩薩滅度後,千里內有先受戒菩薩者,請為法師教授我戒……是中品戒。三者、佛滅度後,千里內無法師之時,應在諸佛菩薩形像前,胡跪合掌自誓受戒……是下品戒。】能得上品戒者,功德當然無量無邊,因此應當要珍惜受上品戒的難得機會。而地上菩薩,除了本身已經永伏性障如阿羅漢,以及除掉了一分的煩惱障習氣種子之外,他也能以微妙的道種智,與對於戒法的深入瞭解來教導弟子怎麼樣正確學戒,以及如何去改正有違犯戒律的行為等等。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這樣的法身菩薩在人間真是難得。

      第三個,就是五分法身中的定身。如果以別教之戒慧直往菩薩來說,雖然在三地前並不主修四禪八定,但是初地菩薩因為已經降伏性障,而離開欲界愛了,因此至少會有基本的初禪,或二禪證量。而我們也可以從這個表相來篩除一些籠罩者,因為如果有人宣稱已經有好幾地的證量,甚至已經成佛了。假如他連初禪都未證得,那就表示他是在籠罩眾生,或者把佛菩提之內涵弄錯了,這是我們需要留意之處。初地菩薩除了禪定證量之外,加上因為無生法忍、增上慧學的緣故,他的禪定境界一定會與無漏的般若慧相應,而且心中已得決定而能夠安住了,使得他不會在見地與佛菩提道上產生退轉,因此而有了增上定學。這主要還是因為地上菩薩已經了知成佛之道,知道往後的路該如何一步一步往前走,因此心中不會有動搖,所以能夠成就五分法身中的定身。因此地上菩薩稱為行不退的菩薩,他的一切身、口、意行皆為了佛法,絕不會有退失的現象,那當然是堪稱有五分法身中的定身。

      接下來是五分法身中的解脫身與解脫知見身。因為地上菩薩已經永伏性障如阿羅漢,所以他都住在慧解脫的境界裡面,也知道自己於捨報後在中陰身時,可以滅盡最後一分思惑而取證中般涅槃;但是有能力而不取證,因此具有五分法身的解脫身。而事實上,雖然初地菩薩永伏性障如阿羅漢,但是他卻是不畏懼隔陰之迷,願意世世來人間利樂眾生。相對地,不迴心的阿羅漢卻是畏懼隔陰之迷而欲入無餘涅槃,不願再來人間。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可以說,地上菩薩的解脫境界在這方面是超勝二乘人的。而同時地上菩薩也如實了知解脫道的法義,以及四種圓寂之理,對於取證解脫道與佛菩提道的法義了然於胸,也可以善觀根器而教導修學者採用適合的修學方法,遠離性障煩惱與對實相之無明而獲得解脫受用,因此他也有五分法身中的解脫知見身。譬如 平實導師在《楞嚴經講記》序文中的開示:「地上菩薩由無生法忍功德所成就之眼見佛性境界,能由如來藏直接與眾生心相應;……故能由此直接之感應,作出對彼凡夫位、賢位等菩薩應有之開示與因應。」所以依憑地上菩薩的無漏妙慧,他能夠為大眾宣說種種涅槃妙理、宣說種種涅槃境界,不是二乘聖人所能具足宣說的。

      上面我們已經大略探討過五分法身的主要內涵,也知道菩薩必須要入地以後才能具有五分法身而稱為法身菩薩。而這裡有一點要特別留意的就是,真正的法身還是第八識如來藏心;因為如果不是有如來藏心常住不壞,就不可能有這五法;因為若沒有如來藏,連五陰十八界都不可能存在了,何況能有這五分法身呢?所以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身這五法,都是以如來藏為身。所以每位眾生只有一個真正的法身-——如來藏。而之所以說是成就五分法身,是因為菩薩經歷了三賢位的修證,到了入地時,他在解脫道與佛菩提道上的種種功德已經顯發到了一個程度,因此在這個角度上來說,地上菩薩具有五分法身。所以憑藉這五法才能使諸地菩薩在人間或天上利樂有情。所以真正的法身是第八識,也就是有情生命的根源。而且每位眾生只有一個法身如來藏,不是五個法身如來藏,也不是大家共有一個法身,這是要特別留意的。

      從今天的探討中可以瞭解菩薩的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與二乘菩提是有所不同的,這主要是發心、願力、行門與智慧證量上的差異。譬如在《大方廣佛華嚴經》卷78中的開示:【菩薩摩訶薩菩提心樹亦復如是,所發大願功德之香,一切二乘無漏戒、定、智慧、解脫、解脫知見諸功德香悉不能及。】這裡主要是說菩薩因為願力廣大,深發菩提心,一切以慈愍眾生為主,因此菩薩將遠超勝二乘在這五個方面所成就的功德;而且菩薩以親證的常住本識為依,勤修六度與無量善法,因此令此五分法身成就及逐漸清淨圓滿,使二乘無法相比擬。另外二乘單純成就斷我執,與菩薩成就五分法身的時間也是差異非常大的。前者最多只要七次人天,而後者從初住位算起,需要一大阿僧祇劫的長遠時間,因此二者所證內涵有很大的差異。事實上二乘成就之五法,是依蘊處界而施設的;然而蘊處界都是生滅無常、虛妄無我之法,非是常住法,因此與菩薩依如來藏來修證五法有所不同。因此從這裡可以知道,二乘之五法與法身菩薩的五分法身功德有很大的差別。而菩薩從入地起就成就的五分法身,會隨著修證層次的提昇而令此五分法身功德地地增上,乃至成佛而究竟圓滿。並且諸佛與諸地菩薩依據十無盡願與五分法身之功德,可以利樂無量眾生。譬如在《大寶積經》卷48中的開示:【又舍利子!證得法身菩薩摩訶薩,亦以大願自嚴持身為法良藥,善能息滅無量眾生三毒熱惱,乃至息滅不可說不可說無量眾生貪瞋癡等諸惱熱病。】而五分法身功德之所以能夠盡未來際利樂眾生,這仍歸因於五分法身所依靠之如來藏心為不生不滅之本住法。所以,證悟如來藏心就成為菩薩入內門修學的第一步。譬如 平實導師在《阿含正義》第七輯中的開示:「大乘諸地菩薩所證的這五法,都是以無生法忍為基礎而說的,無生法忍則是以這五法的根源--—根本識如來藏--—的常住性而說的,由於常住不壞的緣故,所以這五法才真實有身;因為本識的常住不滅,所以這五法就永遠不滅而有其功德永遠在運行不斷,而說這五法是身,名為五分法身。」~(《阿含正義》第七輯,正智出版社,頁2191。 )所以當這五分法身之修證究竟圓滿了,一切種智就具足了,就進入四智圓明的境界,就是究竟佛地了。

      經由上述的探討大家也可以知道,地上菩薩必須具備五分法身的功德。所以我們可以從這裡來判斷某人是否為地上菩薩,而不是以神通變化來作判斷,同時也不是單純以四禪八定證量來作判斷;因為戒慧直往的初地菩薩,他可能只有初禪、二禪的證量,同時可能也沒有三地滿心前的五神通加行,因此不可以單純用這些境界法來作判斷。相對地,如果某人只有禪定或神通,沒有斷我見或證悟,乃至沒有無生法忍,那此人一定不是地上菩薩,瞭解這個道理之後就不容易被假名善知識所誤導。因此我們必須瞭解戒慧直往與戒定直往菩薩的差異。其中戒慧直往,乃是別教學人修學佛道之通途,也就是通常到了三地,才會修學四禪八定、四無量心與五神通,瞭解這個道理之後就比較不會誤判了。

      從今天我們所探討的內涵,大家應當可以大略瞭解什麼是五分法身?也能夠真實信受,成就五分法身的地上菩薩在人間是非常非常難得的。尤其是在今日末法時代,邪師說法如恆河沙,更是顯得彌足珍貴。而這樣的法身菩薩都會堅定奉行著 釋迦世尊破邪顯正的教導,在人間荷擔如來家業而救護眾生;也因為破邪顯正的關係,常常被邪師與外道們群起而攻擊之。然而,因為諸位菩薩瞭解佛法的真實功德與智慧,因此就不會隨著一般大眾人云亦云,而知道要去護持與守護這樣難得的法身菩薩之摧邪顯正的善行。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這一集就談到這裡。

      祝您身體健康、道業增上。阿彌陀佛!

台長: 菩提
人氣(7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正覺電視弘法第10-15輯 |
此分類下一篇:(轉載)菩薩之不退位
此分類上一篇:(轉載)菩薩示現八相成道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