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11-21 16:00:26| 人氣8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轉載)仇伽離毀謗尊者舍利弗與目連

引用來自於: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3/2710-a13_035

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 035集~由  正國老師開示:仇伽離毀謗尊者舍利弗與目連

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 影音連結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收看《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節目,今天我們要以《雜寶藏經》卷3第二八經中,有關「仇伽離毀謗尊者舍利弗與目連」的故事,來與諸位探討其中相關的法義。

      這個故事及其背後所顯示的道理,對於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口業的完成,相對來說是很容易的,同時也很容易傳播出去;而這其中,有可能是因為錯誤的知見所引起的,或者導因於個人的貪嫉心、瞋心等等遮蔽理智,而使人失去冷靜的觀察,因此值得我們特別留意。菩薩戒十重戒裡面,直接與口業有關的就佔了四個,包括大妄語、說四眾過、自讚毀他與謗三寶等,這也顯示守護口業的重要性。

      這個故事的開始,是因為舍利弗尊者與目連尊者在各聚落度眾,遊行化緣到了燒瓦器的工匠師處所,剛好值遇大雨,兩位尊者即於瓦器工匠師的瓦窯之中躲雨過夜。然而在早先的時候,瓦窯之中剛好已經有一個牧牛女在裡面,在瓦窯的後方深處躲雨,但是兩位尊者並不知道在瓦窯後方有此牧牛女;而這個牧牛女,因為看見舍利弗尊者與目連尊者的容貌端正,她心中迷惑而起了淫欲心,由於淫欲而遺失不淨。雨停之後,舍利弗尊者與目連尊者即從瓦窯中出來,那時候有一位名叫仇伽離的人,他善於觀察人們的身形表相,當他觀察別人的容顏氣色時,就能夠知道別人是否有作欲行淫的法相;當仇伽離看見牧牛女在兩位尊者之後不久,從瓦窯中出來,而此牧牛女的容顏氣色,乃是有曾經行淫的法相;但是仇伽離不知道,其實這是牧牛女自生淫欲迷惑,被淫欲之心所著而自淫,以致遺失不淨。此時,仇伽離即向其他比丘們廣說毀謗的言語,他說:「舍利弗及目連尊者姦淫此牧牛女。」諸比丘聽到仇伽離這樣廣說,即便再三地勸諫仇伽離不要毀謗舍利弗及目連尊者;仇伽離不僅沒有接受勸諫,反而生起瞋恚、憤嫉,心中倍加忿怒。到這裡,仇伽離就已經成就毀謗聖者的重業,而且也不聽別人再三地勸告,因此便失去懺悔滅罪的機會。

      從這裡大家也可以瞭解守護口業的重要性,因為口業只需動一動嘴,加上聽者能夠瞭解,便能夠成就,因此必須要特別留意。譬如在《大方便佛報恩經》卷3中的開示:【佛告阿難:「人生世間禍從口生,當護於口甚於猛火;猛火熾然能燒一世,惡口熾然燒無數世;猛火熾然燒世間財,惡口熾然燒七聖財。是故阿難!一切眾生禍從口出,口舌者,鑿身之斧,滅身之禍。」】(《大方便佛報恩經》卷3)有些口業,譬如毀謗賢聖、毀謗正法,其果報通常不是一世就可以結束,而是要經過多世於惡趣中受報才能結束,所以說「惡口熾然燒無數世」。因此在聖教裡面常告誡學人「守護口過,慎勿毀謗」。

      在這個故事裡面,有一項是值得我們要留意的,就是仇伽離他是由觀察到牧牛女有曾經行淫欲的法相,以及看到兩位尊者及牧牛女從瓦窯先後離去,他就由這裡來斷定兩位尊者與牧牛女行淫;因此很明顯的,仇伽離並未直接看到兩位尊者與牧牛女行非梵行,仇伽離只是憑自己的推論而已。事實上,這樣的推論對於諸位觀眾來說,並不難發現仇伽離的推斷是非常粗糙而無法接受的,因此仇伽離的粗淺觀察,並無法證明他所斷定的事情;所以他的推論是屬於非量,也就是屬於錯誤的推論,因為牧牛女是因為自己的淫欲迷惑之心,而產生曾經行淫欲的法相,所以二位尊者只是剛好在那裡躲雨而已,不能因此便推斷說,他們與牧牛女行非梵行。由這裡也可以瞭解,仇伽離在世間法上亦非智者,他只是由所見之表相而作判斷,沒有進一步觀察及求證,因此才會有這樣錯誤的推斷。

      然而這個故事,也是提醒我們在推論事情的時候要特別留意,尤其是在法上面,除非有聖教量,或善知識的開示當作依據,或者自己已經親證的法,否則一定要特別小心。譬如《瑜伽師地論》卷2有開示:【依覺言說者:謂不見不聞,但自思惟稱量觀察,由此因緣為他宣說,是名依覺言說。】(《瑜伽師地論》卷2)這裡所謂的「依覺言說」,便是透過比量思惟的方式,來比類量度而為人言說,因為比量並非依照現量或聖言量。因此一定要如理作意思惟及小心嚴謹,才能正確為人宣說,否則便有落入非量的可能;像仇伽離那樣作了錯誤的推論,而成就毀謗聖人的大惡業,是我們絕對不能犯的。

      事實上,在末法時期出現了許多邪說,除了不信佛所說之外,其中亦不乏是落入非量的推論之中,而成就謗法或大妄語的惡業。在正覺同修會平實導師(蕭平實導師)的《宗通與說通》一書中,亦曾說明這方面的亂象:「大乘法中錯悟之人,以未親證如來藏故,墮於比量,於二轉法輪般若無分別智未能證得,遂以臆想而生誤解,乃謂般若經所說者是一切法空;如是比量墮於非量,違遠般若真義,無有般若中觀之證量,所說所著難免證悟者之檢點,而不能置辯。」(《宗通與說通》,正智出版社,頁121)因此對於自己目前還不懂的法義,就不可以亂說,這才是菩薩的正確觀念。

      在《勝鬘獅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卷1中也開示:【若善男子、善女人,於諸深法不自了知,仰惟世尊:「非我境界,唯佛所知。」】佛說這樣的修學者,才能夠出生大功德及進入大乘道中。因此對於聖教中有些開示,雖然以我們目前的修證層次無法瞭解,但是應當信受,等到未來我們修學程度提昇的時候,自然就能一分一分的瞭解及親證;尤其是甚深的大乘法,及具備種種智慧、方便善巧的菩薩之行,皆非一般人僅憑表相就可以臆測及評論,在這方面大家一定要非常小心,就不會如同有些修學者犯下大乘非佛說的嚴重錯誤,斷了自他的法身慧命。

      再來我們從兩位尊者的證量上來說,他們都是已經成就聲聞四果的聖人,早就已經斷除三界愛了,哪裡還有可能被欲界淫欲之法所束縛而破戒行非梵行。事實上,只要是三果人他就一定有初禪的證量;譬如,正覺同修會平實導師(蕭平實導師)在《阿含正義》第四輯中的開示:「在阿含解脫道中,有證得初禪的凡夫,沒有不證初禪的三果人,也沒有不證初禪的慧解脫阿羅漢。」(《阿含正義》第四輯,正智出版社,頁1240)也就是三果人已經修斷欲界愛,已經解脫於五欲纏縛而發起初禪了;既然已經證得色界初禪的境界,當然不可能被欲界淫欲之法所束縛。因此無論以斷除三界愛煩惱以及禪定的證量來說,都可以證明仇伽離的推論是完全錯誤的;而他卻以這個錯誤的推論,犯下毀謗聖人的大惡業,真是非常可憐!

      在這個故事裡面,仇伽離不僅不聽其他比丘勸告不可以毀謗二位尊者,他也同樣不聽天人的勸告,甚至連世尊再三的告誡也不接受,而且更生起了瞋恚心;因此他馬上就命終了,而且當下墮於摩訶優波地獄之中受苦。仇伽離連三界至尊的佛陀對他的勸諫他都不聽,乃是信位不足;而以為自己很會看相,就生起憍慢,仇伽離不僅不聽,反而在佛陀的告誡之後,更生瞋恚,表示這個人真是難以度化。因為即使是一般世間人,在碰到有許多人與他的看法不一致的時候,他也會先檢討自己的看法是否有疏失,或者在哪個環節弄錯了,何況是牽涉毀謗聖人這麼重大的事情呢?因此,仇伽離真的是被種種的煩惱蒙蔽了他的心啊!

      在《雜寶藏經》卷3這個故事中世尊也開示說:【當知聲聞人不能為眾生作大善知識,所以者何?若舍利弗、目連為仇伽離現少神足,仇伽離必免地獄;不為現故,使仇伽離墮於地獄。】(《雜寶藏經》卷3)也就是說,聲聞人不能為眾生作大善知識,因為當時舍利弗及目連尊者,如果能夠為仇伽離示現一點神足通,仇伽離就會信受他們的清淨梵行,不會無根毀謗他們,必定可以免於下墮地獄的果報。這是因為在人間修學神通,必須要離欲才能實證,所以如果舍利弗、目連尊者當時能為仇伽離示現神通,那仇伽離就可以確信二位尊者是離欲清淨之人,不可能與牧牛女有非梵行,因此仇伽離也就可以免掉這個地獄業了。

      有些人雖然已經離欲,但是離欲的力量還不是很強,這時候甚至只有碰觸異性細軟之身體,也有可能因此就失去神通。譬如在《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61中曾開示某位仙人失去神通而無法飛行的事跡:【仙人後日臨至食時,飛空而來,至王宮所;王女承抱置金床上,仙人離染力微劣故,觸細軟觸退失神通。如常受供食訖,澡漱及呪願已,欲乘空去而不能飛。】(《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61)可見修學神通時,離開五欲境界的重要性。雖然戒慧直往的菩薩在三地前,並不急著修學神通,但是因為貪欲蓋是屬於五蓋之一,會遮障修行人的修道,因此菩薩也要逐漸降伏五蓋性障,至少不能太粗重。

      而從這裡面,我們也可以判斷自己所修學的法,如果是與五欲貪愛相應的,那就不是清淨的佛法,應當要盡速遠離,因為這違背最基本解脫道的緣故。在這個故事裡面世尊也開示,在鳩留孫佛的時代,有一位定光仙人,就是現在的彌勒菩薩;定光仙人因為要救護五百仙人免於因毀謗而墮於地獄,因此顯現神通讓五百仙人知道他已遠離非梵行:【爾時,定光知彼心念,恐其誹謗墮於地獄,即昇虛空高七多羅樹,作十八變。諸仙人見已而作是言:「身能離地四指,無有婬欲;何況定光昇虛空中有大神變,而有欲事?我等云何於清淨人而起誹謗?」時五百仙人即五體投地,曲躬懺悔。緣是之故,得免重罪。當知菩薩有大方便,真是眾生善知識。】(《雜寶藏經》卷3)

      從這裡面大家也可以知道,菩薩為了救護眾生,有時候他是會示現神通的;但是我們也要瞭解神通與解脫、或者證悟並沒有直接關係,因此不可以執著有境界的神通法,或者把它當作修行的主要目標。如果執著於世俗神通,因而起慢及瞋,造作能感後世三惡趣之業行,來世大多失於人身淪入鬼神道,這也是大家需要特別留意的。在現代社會也常看見有利用詐術偽稱神通,而欺騙世人謀取利益;譬如利用魔術或化學手法,或是藉由鬼神暗中幫忙等等,因此如果沒有正知見,而把神通當作是修證的標的,就容易受騙。

      同時,如果佛門弟子以神通為主要的修證標的,將嚴重影響正法之流傳。譬如平實導師(蕭平實導師)在《正覺電子報》第99期中曾開示:「假使佛門有人信樂五神通等世俗法,讓他們進入佛門中出家、修學、弘法,就會把正法導向漸漸滅沒的方向去。這是說,他們將以相似像法取代佛教原有的正法,並且以世俗法的五神通作為最重要的修證;當佛門四眾漸漸被他們影響了以後,正法就會逐漸被他們滅亡了。」(《正覺電子報》第99,頁10)因此,大家對於神通在佛法中的定位應該要有正確的了知。

      接下來,在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學習到的,就是五百仙人因為懺悔的關係,因此得免重罪,這也證明懺悔的重要性。因為如果與五百仙人比較,仇伽離因為不聽告誡,也沒有懺悔,因此就失去滅罪的機會;這個結果與五百仙人因為懺悔而得免重罪,真是有天地之差。因此菩薩們如果發現自己有過失,一定要懂得誠心懺悔,所以聖教中開示:【雖先作惡後能發露,悔已慚愧更不敢作,猶如濁水置之明珠,以珠威力水即為清,如烟雲除,月則清明,作惡能悔亦復如是。】(《大般若涅槃經》卷19)

      而這件事情的發生並不是沒有原因的,因為在很久以前,在過去劫的時候,當時舍利弗與目連尊者還是凡夫的時候,也曾在類似的狀況下毀謗過一位辟支佛。在《雜寶藏經》卷3中世尊開示說:【過去劫時,舍利弗、目連等曾為凡夫,見辟支佛出瓦師窯中,亦有牧牛女從後而出,即便謗言:「彼比丘者,必與此女共為交通。」由是業緣,墮三惡道中,受無量苦;今雖得聖,先緣不盡,猶被誹謗。】(《雜寶藏經》卷3)在這麼長久的時間之後,還是會受這個毀謗之報,因此因果真的是如影隨形,因為業種都是儲存在自己的如來藏中,如何躲藏得過呢?在《攝大乘論釋》卷6中就用谷響來譬喻口業,只要說出了口就好像谷響一樣會產生回音:【為對治口業故說谷響譬,由此譬顯口業為因,有口業果報,猶如谷響。】(《攝大乘論釋》卷6)相對地,菩薩們也可以透過說法來利樂眾生,或者讚歎佛菩薩之真實功德等等,而廣造殊勝的清淨口業。

      經過了上面的探討,諸位觀眾由這個故事中,應該可以學習到必須謹慎口業,而且一定要確認有幾分,才能說出幾分;所有的推論都必須很嚴謹,才能下結論,確定無誤之後才能說出去;尤其是在法或者修行的事情上面,一定要特別留意;如果真的不小心產生口業上的過失,那就要盡速懺悔補救。同時在法上要精進用功,能夠具足更多的正知見,就能夠作更嚴謹的比對與確認,因此就能夠減少犯錯的機會;並且在修學上,一定要勤求智慧上的實證,依止於善知識,並且謙虛下意、不生憍慢,這樣子就不容易犯下誤謗的業行。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這一集就談到這裡。

      祝您身體健康!道業增上!

      阿彌陀佛!

台長: 菩提
人氣(8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正覺電視弘法第10-15輯 |
此分類下一篇:(轉載)正法的衰滅與久住
此分類上一篇:(轉載)持戒升天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