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電視機前面的菩薩們:
阿彌陀佛!
歡迎繼續收看正覺教團所推出一系列的電視弘法節目,這個系列主題名為「三乘菩提之學佛釋疑」。在這個主題之下,裡面有很多子題,今天所要談的子題是:如何布施才正確?
常聽到佛門中人說:「布施給出家人就是在培植福德,去做就對了。」像這樣的說法是否正確?今天剛好藉著這個機會來說明。到底什麼樣的布施才是正確的布施?這個主題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布施的定義是什麼?第二個部分:所布施的對象為何?第三個部分:布施有何果報?首先談第一個部分:布施的定義是什麼?所謂的布施,就是將自己所擁有的施與他人,讓他人可以受益。這樣的布施可分為三種:財施、法施、無畏施。所謂的財施,就是拿自己的錢財、拿自己的物品—譬如衣服、飲食、臥具、湯藥等等—給他人使用,使得他人得以活命或者度過難關等等。所謂的法施,就是說法讓他人可以聽聞,可以依之而建立正知見,不僅可以成就人天善法,而且未來還可以實證三乘菩提的任何一個菩提。這裡所說的正法,就是真善知識所說符合 世尊的正法,而不是依附佛門的常見、斷見乃至邪淫外道法。所謂的無畏施,就是讓眾生免於恐懼。譬如眾生畏懼死亡,菩薩應該持戒清淨不殺害眾生,而讓眾生免於死亡而無所畏懼;又譬如眾生有難,菩薩應該幫助他度過難關等等,這些都是無畏施。這三施是菩薩應該去做的,而且還要努力去做;這是因為六度萬行的第一度就是布施,如果不去布施,想要成就布施的功德來莊嚴自己,那是不可能的事!既然連布施都不肯做,更遑論能夠成就其他持戒等五度,乃至未來能夠明心見性了。從這個道理來觀待,可以知道一個人是否有布施的習慣,一般而言,如果要某人布施,不論是出錢、出力或者為人說法,都毫不猶豫、也不吝惜施與別人,表示這個人有布施的習慣;他將圓滿或者已圓滿菩薩六度當中的布施度,是為菩薩種性人,不僅尊貴而且很難得;像這樣的菩薩是久學菩薩,已經經歷多劫的熏習,早已養成布施的好習慣。如果要某人布施,他總是不乾脆、推三阻四的,乃至藉著種種理由不布施;你就知道這樣的人是新學菩薩,修學六度的第一度的布施才剛開始不久,經歷不過是一劫、兩劫而已,還沒有養成布施的好習慣,不像久學菩薩一樣喜歡布施。
接下來談第二個部分:所布施的對象為何?布施時,應當觀察所布施的對象是誰,譬如你看見貧窮、孤苦無依的老人、小孩、婦孺很可憐,所以用錢財來布施,或者為他們做事,讓他們離開貧窮、孤苦、恐懼的生活,使他們生活得以衣食無缺、免於恐懼等等;雖然這些都屬於人天善法的福德,可是這些都是菩薩應該去做的事,不應該去推辭。又譬如布施給出家人,也是應該要做的事,因為在家人本來就應該供養出家人,因為供養時可以獲得很多福德。然而在末法時代,供養時要注意這位出家人是不是真正的出家人,因為 佛在經中曾開示:出家的僧人可分為四種:勝義僧、世俗僧、啞羊僧以及無慚愧僧。所謂的勝義僧,就是指佛、菩薩、獨覺、初果到四果等七種;這七種出家僧人不一定要現出家相,只要是三乘菩提見道的人,都是勝義僧所攝,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出家人。所謂的世俗僧,是指剃髮、著染衣、受聲聞別解脫戒的出家人,本身持戒清淨,亦名清淨僧。如果能夠供養勝義僧及世俗僧,可以獲得很大的福德,如經中開示:「若施畜生得百倍報,施破戒者得千倍報,施持戒者得十萬報,施外道離欲得百萬報,施向道者得千億報,施須陀洹得無量報,向斯陀含亦無量報,乃至成佛亦無量報。」(《優婆塞戒經》卷5)佛開示:布施給畜生,尚且得百倍報,更何況是布施給勝義僧或世俗僧,所得福德無量報。所謂的啞羊僧,是指不知所犯的罪輕重、大小,不知道要發露懺悔,也不依止、親近及供養真善知識的出家人。所謂的無慚愧僧,乃是毀犯一切禁戒,無有慚愧,不見、不畏因果恐怖,貪著名聞利養、喜好男女的淫樂以及毀謗正法的出家人。像這樣的出家人,在佛門不是沒有,譬如有人主張:「離念靈知的意識心是常住法,也就是要保持一念不生的狀態,能夠這樣就是明心見性了。」像這樣不離意識所行境界的人,就是 佛所說的常見外道。又譬如有人主張:「心已經滅了是不能再生起,心生起了就是滅相;生是剎那頃都要滅的,滅相卻是不滅的。」像這樣的人,就是 佛所說的斷見外道。又譬如有人主張:「大乘非佛說——堅持大乘法不是 世尊親口說的,而是佛涅槃後,佛弟子們對佛的永恆懷念。」像這樣的人,乃是毀謗正法的人。又譬如有邪淫外道主張:「在性高潮中,可以體驗明光的微細層次,並藉著與明妃交合的經驗,可以使人即身成佛。」像這樣的人,就是 佛所說的邪淫外道。由此可知,所謂的無慚愧僧,就是落於常見、斷見以及邪淫外道的出家人。像這樣的出家人,雖然身穿僧服現出家相,早已經不是出家人;佛弟子們不應該供養他們,因為供養他們,讓他們得以繼續弘揚常見、斷見以及邪淫外道法,非但沒有功德,反而讓他們繼續破佛正法,不僅與他們成就破佛正法的共業,而且還成就誤導眾生的大惡業。
接下來談第三個部分:布施有何果報?後學舉經中的例子來加以說明。佛在《賢愚經》曾開示:「在過去九十一劫以前,當時有佛出世,號毘鉢尸佛,十號具足;佛滅度後,遺法在人間流傳。有一些比丘教化遊行到某一個村莊,當時村中有許多人看見僧人來到村莊,大家競相供養衣服、飲食等物,讓出家人得以四事無缺。當時,有夫妻二人貧窮下賤生活非常困苦,由於先生看見大眾競相供養僧人,反思自己貧窮下賤,無法供養!不禁流下淚來。妻子看見先生流淚,問:『到底發生什麼事使你淚流滿面?』先生回答:『今天看見許多僧人來到村莊,大眾競相供養,而我們家世貧窮,沒有什麼可以供養僧人;今世已經夠貧窮,又親逢此殊勝的善緣無法供養,來世就會更加貧窮!想到這裡,悲傷的流下眼淚。』妻子答覆先生說:『你回到家裡再詳細找找看,或許可以找到一些財物來供養僧人。』先生聽從妻子之言,回到家裡,裡裡外外詳細找了一回,只找到一錢,持此一錢與妻子討論如何布施,這位妻子身上剛好有一明鏡,兩人商議決定將此二物供養。二人將此二物置於一個新的瓶子中,裡面盛滿了乾淨的水,到眾僧處所,很恭敬地親手布施給眾僧。當時的僧人一一取水用來洗缽、飲水等等。這對夫妻看到眾僧歡喜接受布施,非常高興!於供養後不久,夫妻二人生了一場重病死亡,並於死後生忉利天。」接著 佛開示:「當時這對夫妻持瓶、水布施眾僧供養,就是現在的金天夫婦,由於持此一錢、一瓶水以及一明鏡布施給眾僧,所以九十一個大劫世世端正、身體金色殊妙無比!由於當時貧窮夫婦少物能施,不僅獲得如此殊勝果報,而且還成為三明六通的大阿羅漢。因此,有智慧的人,即使有任何點點滴滴的福德可以培植,都應該努力去做、去圓滿這樣的福德,猶如貧窮夫妻少物能施,所以才有無量福德來莊嚴其身。」
從 佛的開示可以得知,布施有下面九點殊勝的果報:第一、布施給真正的出家人,果報無量無邊。當時的貧窮夫妻,因為布施一錢、一瓶水及明鏡的關係,使得往後九十一個大劫世世端正、身體金色。這告訴大眾,真正的出家人乃是福田,布施給這樣的出家人,有無量福報,因此佛弟子應該供養真正的出家人。這也證明 世尊前面所說,布施給出家人果報無量無邊,是如實語,並沒有欺誑眾生。反之,如果不是供養真正的出家人,譬如供養的是無慚愧僧,乃是供養依附佛門的假名出家人——也就是 佛所說的常見外道、斷見外道以及邪淫外道,這些人不是福田而是毒田,非但沒有點點滴滴的福德,反而會戕害眾生的法身慧命,不能不慎!第二、布施果報迅速。貧窮夫妻因為布施給眾僧,不久生病死亡不再受貧窮果報,死後生忉利天,享受天人殊勝的果報。這樣的布施所得的果報非常迅速,真的很難想像!第三、少物能施,難能可貴。貧窮夫妻不因為自己貧窮而灰心喪志,反而想盡辦法找出物品來布施,以自己僅有微少的物品來布施,真的很難得!不僅後來九十一個大劫世世端正、身體金色,而且還證得大阿羅漢果報。第四、至心施,得財寶豐饒。由於貧窮夫妻很恭敬布施,往後有很多劫成為有錢人,不再受貧窮果報。第五、自手施,未來自己能用。由於貧窮夫妻兩人親手布施給眾僧,眾僧一一取水洗缽、飲水等等,使得自己有福德來莊嚴,死後生忉利天,九十一個大劫世世端正、身體金色,自己能夠受用,不是他人所能侵奪的。第六、信心施,眷屬和樂愛念。由於貧窮夫妻相信,布施給清淨僧人有無量無邊的果報,所以與妻子共同商議一起布施,二人將微少之物拿來布施,使得夫妻二人和樂愛念布施,因而成就殊勝的布施果報。第七、時節施,須物隨得。由於貧窮夫妻看到眾僧到村莊接受大眾布施供養,如果當時沒有物品可以布施而喪失布施的機會,還會有死後生忉利天及九十一個大劫世世端正、身體金色等殊勝果報嗎?乃至未來可以證得應真阿羅漢嗎?顯然沒有嘛!就是因為貧窮夫妻遇到可以種福田的好機會,不願意放棄,想盡辦法找出少物來布施,所以世世才能成為有錢人,享受有錢人的果報。第八、如法求物施,五家不能侵。由於貧窮夫妻所得的物品是自己的財物,是如法得來的財物來布施,而不是用偷、搶、拐、騙的財物來布施,使得五家—國王、盜賊、水、火、惡子—不能侵奪當世的財寶。第九、施已不悔,不得癡貧報。由於貧窮夫妻相信布施的因果,如果今世遇到殊勝的因緣而沒有布施,來世豈不是更加貧窮及愚癡嗎?由於樂於將自己少物布施而不後悔,所以死後生忉利天,九十一個大劫世世端正,以及在佛世證得大阿羅漢,遠離愚癡及貧窮的果報。除了上面所說種種果報以外,還有其他種種布施的果報,限於時間的關係,無法一一詳細說明,如果電視機前面的菩薩想知道布施還有哪些果報,可以到正覺同修會共修,後學相信:可以讓大眾在布施度有所成就。
以上所說種種的布施,是偏重在事相上,並不是以真心的實際理地來觀待布施這件事。接下來,以真心的實際理地來說布施的真實內涵。佛在《金剛經》曾開示:「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佛已經很清楚開示:真心的實際理地沒有十八界存在,亦即真心的實際理地沒有六根、六塵、六識存在,既然沒有所了知的十八界存在,還會有布施這件事嗎?當然沒有嘛!所以 佛才會說:「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如果菩薩能夠親證自心如來的真如性,並轉依祂而布施,當他布施的時候會發現:沒有布施的人,也沒有所布施的人,更沒有所布施之物。這樣離於諸相的布施,才是真正的布施,才是真正的三輪體空;否則都是在意識思惟想像作三輪體空的布施,都是言不及義的戲論。真正的三輪體空,是以真心的實際理地來觀待布施這件事,根本沒有能施者、所施者以及所施物,卻不妨礙事相上有三施。這告訴大眾:真正的布施不僅理上可以成立,而且事相上也可以成立,理不礙事、事不妨理,理事圓融!能夠這樣觀待布施這件事,才是真正的布施,其福德當然不可思量。
綜合上面所說作個總結:布施有三種,財施、法施、無畏施。佛弟子應該布施給真正的出家人,因為布施給真正的出家人,是在種福田,有無量無邊的福德。反之,佛弟子不應該布施給依附佛門的常見外道、斷見外道以及邪淫外道,因為這些外道都是假名出家人,不是真正的出家僧人;布施給他們,就是在毒田作布施,而不是在福田作布施,未來所獲得的果實都是毒果,不是甜蜜的果實,不僅會戕害自己的法身慧命,而且還造作破佛正法的重罪,與破佛正法的人成就共業,未來要受不可愛的異熟果報。像這樣的布施,使得自己成佛之道紆曲而多走了許多冤枉路,豈不哀哉!又布施有種種果報,身為佛弟子應該要知道,只有真正的福德可種,應該努力去種,因為在福田作布施,有無量無邊的福德。此外,前面所說的種種布施的法相,偏重在事相上;佛弟子應該了知:真正的布施,是以真心的實際理地來觀待布施這件事,既沒有能施者,也沒有所施者,更沒有所施物;能夠這樣看待,才是真正的三輪體空,才是真正的布施者。
說到這裡,時間剛好到了,今天就講到這裡。敬請各位菩薩下次繼續收看。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