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11-30 16:50:14| 人氣11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轉載)看到不順眼的事情很容易生氣,請問應如何克服?

引用來自於: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09/2179-a09_039

學佛釋疑(二)第39集~由 正鈞老師開示:看到不順眼的事情很容易生氣,請問應如何克服

學佛釋疑(二)影音連結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問候大家身體健康,精神愉快!

三乘菩提之學佛釋疑,今天要和大家談談,有人問到說:「學佛至今已經半年,看到不順眼的事情也很容易生氣,請問應當要如何克服?」

其實這個問題是很多人所共同有的狀況,而且還要加上一項叫作「看到不順眼的人」。就好像有人問說:「貪淫的心念很重,要如何克服、對治?」這個問題是類似的,只差在說所針對的煩惱狀況是不同的;也就是說,這兩個人的習氣是不同的。或許有人會說:「那麼我兩種狀況都有,那又要怎麼辦?」這往往也是現代人有可能會面臨的狀況。若是說兩種狀況都有,或者是說,甚至有三種乃至於是更多的狀況,那可以先對治比較嚴重的情形,當然也可以隨著現行狀況的不同而隨機作處理。首先,要先讚歎提問題的這位學人,因為一般人通常不一定會自己承認或者是觀察到自己有上述的問題,這表示說,這一位學人已經能夠去觀察到自己的問題,進一步也願意試著去改正它;這不妨是一件善行,所以是應當要隨喜而且要讚歎的!

說明瞋恚之法的意涵之前,因為「瞋」與「貪」往往是相隨而行的,所以就先略說貪的這個法;這是說眾生對於色、聲、香、味、觸這五塵,或者是財、色、名、食、睡這五欲的境界,產生了執著貪愛的心念。那瞋是說從自己喜愛相對的境界所生起;也就是說,對於違背自己的貪愛執著的境界,或者是說讓自己的貪愛執著的境界沒有辦法繼續現起,所以就產生了惱怒、厭惡等心念。所以瞋有時候是從不順心——也就是說從違逆自己面對的境界——而產生的。一般而言,欲界之中的貪的煩惱是深重的,所以有相對因為失去自己所喜歡的五欲境界而生出的瞋;色界的瞋,主要不在是因為對五欲而生起而言,主要是在講的是能否安住於禪定的境界而言,這是屬於法塵境界的貪;無色界一般而言就沒有瞋。

接下來說明我們可能產生瞋恚的情況。古來大德有提到三種情況:一種是叫作「非理瞋」,他不來惱,而自生瞋;這個情況是說,也許你正無事而閒坐,突然想起一件令你生氣的事情,因而不由自主地發起脾氣,就想找個人好好來訴說一頓。第二種叫作「順理瞋」,他人來惱,爾乃生瞋;譬如說:你或者是無事而閒坐,或者是正在忙著做某一件事情,可是某甲就是前來干擾你,讓你或者是沒有辦法享受清閒,或者是沒有辦法繼續作你想要作的事情,所以因而生起了瞋恚之心;又譬如說:你一向最討厭的某乙,如今在這種情況下不期而遇,本來心裡面還是一片祥和,如今卻因為某乙的出現而頓時生起了瞋恨的心。第三種稱作「諍論瞋」,己法言是,他法言非;正當兩人在討論事情的時候,也許是兩人的意見不同,雖然各有所長,但卻彼此自以為是、互不相讓;也許是你發覺說某甲的言論根本是錯的,卻又不採納你的說法,或者根本不讓你有進一步的解釋的機會,所以因為這樣的緣故而生起瞋恚的心。其次,我們可以從上述的說明中進一步瞭解說,會產生瞋恚的對象,有時候是因為人、有時候是因為事。因人的緣故,所以當自己不喜歡的某甲不管是做了善事、不管是做了惡事,你都有說詞,反正就是要把對方說成不對的狀況;甚至於說,某甲什麼事情也沒做,你看到他就是很討厭!因事的緣故,所以當自己不喜歡的某一件事情,不管是你喜歡的某甲做的,或者是你討厭的某乙做的,你一概都覺得不高興!也許只是說對兩者所產生不高興的程度有所不同而已。而所以有這些狀況,就是因為我們無始以來種到八識田裡面瞋恨的種子,今世遇到了緣而現行的緣故。因此,要消除掉這些習氣、消除掉這些種子,就得要在它現行的時候作一些對治;但這還是要在平常就熏習其相對的知見,再加上還要能夠覺察到瞋恚的現行,才能夠有所對治。

接下來我們就簡單的說明一下「對治」的這個知見。首先,先從觀察到瞋心的過患,來減損我們瞋恚的心念,乃至可以把它消除掉。《大方廣佛華嚴經》裡面提到:「佛子!若菩薩摩訶薩,起一瞋恚心者,一切惡中無過此惡。何以故?佛子!菩薩摩訶薩起瞋恚心,則受百千障礙法門;何等百千?所謂受不見菩提障,不聞正法障,生不淨國障,生惡道障,生八難處障,多疾病障,多被謗毀障,生闇鈍趣障,失正念障,少智慧障,眼耳鼻舌身意等障,近惡知識障。」(《大方廣佛華嚴經》卷33)佛開示了很多,我們舉一些例子來作說明。佛說:菩薩假如起了一念瞋恚的心,就是等於自己開啟了百千障礙之門;而自己將來會因為果報而受不見菩提障、不聞正法障、生不淨國障等等等等。這還只是自身領受的惡果而已,而已經讓人家十分恐怖了!然而,因為對眾生生起瞋恚心的緣故,必然同時會與眾生結下惡緣;當然,要達到說「眾生無邊誓願度」的願,就更加遙遙無期了!因為,誰要來聽你說法、接受你的度化?因為一看到,就會生出厭惡之心的緣故。《佛遺教經》裡面也這麼說:「瞋恚之害,能破諸善法,壞好名聞,今世、後世,人不憙見。當知瞋心甚於猛火,常當防護,無令得入;劫功德賊,無過瞋恚。」(《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因為常生瞋恚之心的緣故,都還不用談到未來世的果報,今世就已經是人見人厭了!當然,傳出去的話都是壞名聲。因為種種善法的因緣,就在自己瞋恚的當時就被破壞掉了,乃至於一傳十、十傳百,真的就像猛火一樣,不但焚燒自己,也焚燒與眾生的善緣。又因為瞋惱眾生的緣故,不但難以被眾生包容,常常也會被人伺求長短而動輒得咎;未來世生活亦不得安穩,多諸眾人之所惱害。所以才說:「劫功德賊,無過瞋恚。」《大智度論》卷14裡面也提到說:「當觀瞋恚,其咎最深,三毒之中,無重此者;九十八使中,此為最堅;諸心病中,第一難治。瞋恚之人不知善,不知非善,不觀罪福,不知利害,不自憶念,當墮惡道。」(《大智度論》卷14)從經論中佛菩薩的開示,我們就可以瞭解說:瞋恚心念對我們的傷害有多大!包括它的果報會導致自己現世失去善緣而痛苦,還會死後當墮三惡道。假如你是從自己的身上看到這個果報,你一定會有刻骨銘心的痛,這當然不是我們所願意見到的。也許說寧可從別人已經曾經發生的經歷,來作為自己的借鏡;但是這也是要在你相信的狀況下,才能夠有所改變。

反過來,我們來看看離開瞋恚的好處。《正法念處經》卷60裡面提到說:「能捨瞋恚,眾人所愛,眾人樂見,人所信受,顏色清淨,其心寂靜,心不躁動,善淨深心,離身口過,離心熱惱,離惡道畏,離於怨憎,離惡名稱,離於憂惱,離怨家畏,離於惡人,惡口罵詈,離於悔畏,離惡聲畏,離無利畏,離於苦畏,離於慢畏,若人能離如是之畏,一切功德,皆悉具足,名稱普聞,得現在未來二世之樂。」(《正法念處經》卷60)那你看看,因為離開瞋恚的緣故,常常和顏悅色,再加上說眾生就已經比較容易跟你親近;而在這個過程中,自己的心念更加調柔之後,自己也受用到實質上離開瞋恚的利益,也就會發覺說,自己的慢心越來越減輕;因為不會因瞋恚而跟別人結怨,當然也就不用擔心說會受到報復,那就離開了種種的畏懼;慢慢的各種功德也可以具足,這個時候,不但是今世得到了利益,未來世還有更殊勝的果報等著呢!

假如這樣一而再、再而三地觀察思惟之下,還沒有辦法澆息瞋火的話,還有一種觀行可以作參考用來除去瞋恚,那也許可以稱為叫作「報恩觀」。觀什麼?「觀一切眾生無始以來於己有恩,云何復起瞋欲加之以苦,乃至欲生損害?」這個「一切眾生無始以來於己有恩」,一開始可能是難以接受的!譬如說:從有水果可以吃這件事情來看,有種水果的、有採水果的、有搬運水果的、賣水果的,有發明肥料的、製作肥料的、搬運肥料的、賣肥料的,有發明車子來載肥料、載水果的、有製作車子的,有開路的、鋪路的,有承辦這些種種事情的人員。這些林林總總只是舉例而言,說明了現代人取得某一種物質,所可能會有的互相間的關係,其實是說之不盡!也許你會覺得說:「我只是吃個水果,怎麼會有這麼複雜的因果關係?我頂多是付了錢買個水果,就這樣而已啊!」其實不用說得多複雜,首先我們就說我們要取得水果的過程,這樣說來其實並不過分。其次再說,假如沒有這個過程來配合,即使你有錢,恐怕你也買不到水果啊!不是嗎?那這樣,你是否可以接受說這些人他們都於自己是有恩的?雖然說自己是付了錢買水果,他們也都得到了相對的報酬,但卻也不能否認大家對自己是有恩惠的,而其實也是互有恩惠的。見到這一件事實之後,是不是「起瞋欲加以苦,欲生損害」的念頭就又淡薄了一點呢?此外,還有三種慈心觀,也就是眾生緣慈、法緣慈、無緣慈的觀行,也可以作為對治瞋恚的參考。不過這個部分在這裡我們就不多作說明了。

總而言之,就是要離「瞋」的過患,得到「離瞋」的安隱。難道你不是這樣想嗎?可是問題是:說歸說,做的時候有時候往往就是覺得力不從心,有時候甚至還會在心裡面總感覺有一個人在阻止自己不要起瞋。譬如說,有時候想說:「對方這麼過分!應該要教訓對方一下。」可是一轉眼又想說:「不要啦!現在我已經學佛了,要慈悲一點。」那反過來說,有時候也許想說:「這件事的怨仇真的是不共戴天,非報不可!」一下子又想:「不對!我已經受了菩薩戒,乃至殺父之仇亦不應報,於自他無益的緣故。」這種情況我們有時候叫作:「白天使跟黑魔鬼」。意思是說,正當我們在做某一件事情的同時,會因為我們的習氣的緣故,看起來好像同時又有一個人在反對你做那件事情;同時,因為習氣深淺差別的不同,也會導致你想要修正自己的過錯的快與慢。所以不是同樣一種方法,每一個人所能達到的效果都會一樣的。

又譬如說,瞋恚的法有四個過程,叫作瞋、恨、怨、惱;瞋,是說在心中生起了不悅的念頭;恨,是說心中進一步起了記恨的念頭,譬如說,有人常常起瞋以後,心裡面會這麼想,然後乃至口頭上會加一句說:「你給我記住!」這樣子就是已經達到恨的地歩了,當然記恨的時間長短,也表示出說這個人恨的程度的深與淺;怨呢?講的是瞋與恨的緣故,然後進一步想要設計來報復對方;乃至於說,已經開始進行報復的行動,就已經到了惱的階段,因為這樣就已經會惱害對方的緣故了。明白這個道理以後,我們就可以來觀察說,自己瞋恚的勢力在瞋、恨、怨、惱四種狀況裡面到達什麼樣的程度?一般而言,假如你能夠警覺到而自我反觀的情況之下,到恨的階段還是有可能發生,不過有的可能是氣得強烈,有的可能比較氣得小一點而已;但是一般而言,不會到怨跟惱的階段。而有了怨跟惱的階段的兩種情況的眾生,他們想要離開瞋恚的煩惱,當然就更不容易了!一般而言,這些都還不是開始學佛的人。現在假設說,你瞋恚的勢力也到了恨的階段,世俗話不是也勸勉我們說:「當一個人在盛怒之下,千萬不要冒然作出任何決定。」所以我們也可以試著去想說:「這件事情對我們自己傷害會到什麼樣程度?是不是還可以接受?也許是不是有可能只是一個誤會?」然後再加上上述的觀察思惟,反覆經過起瞋然後壓制乃至離瞋,不再有起瞋的這個一些階段。而要能夠有所成就,每一個人的狀況也不見得會是相同的,因為畢竟每一個人的習氣輕重是不同,而今世所要斷瞋的決心也是不同、努力也是不同,所以就不需要怎麼樣去比較了。

上述的狀況能夠一一了知,或者是已經得到初步的改善之後,我們再來看看:到底有瞋的是誰?當然是我!那我又是誰?我到底是不是真實的?但是這個部分是屬於事修的部分,就要請你去親近可以如實教導你的善知識了。

今天就說到這裡。阿彌陀佛!

 

台長: 菩提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