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來自於: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09/2093-a09_014
學佛釋疑(二)第14集~由 正偉老師開示:什麼是「法」?(四) -- 內法與外法(上)
各位電視機前的菩薩:
阿彌陀佛!
先問候大家:色身康泰否?少病少惱否?游步輕利否?眾生易度否?
各位現在所收看的節目是佛教正覺同修會為各位準備的「三乘菩提之學佛釋疑(二)」的課程。我們將一般初機的學佛大眾常會感到困惑的問題,將其分門別類,用簡單易懂的說法,把它們一項一項地演述出來。
前面一集的節目中我們談到了佛教中所說的「法」,是指三界中一切的事物統統都是法,而法也是五蘊——又叫作五陰。對我們個人來說,所有一切的法都是由我們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及意識所感知而形成的。也就是得由我們的眼根觸色塵生眼識才能了別光線;耳朵觸聲塵生耳識了別聲音;鼻根觸香塵生鼻識了別氣味;舌根觸味塵生舌識而了別味道;身根觸觸塵生身識了別冷、熱、痛、養等等;意根觸法塵生心意識了別六塵種種的諸法。也就是說我們從胎兒時期開始,我們所知道的一切法,都是經由我們的六識所攝取、所了別的。
請各位想想看,我們這一生當中有沒有什麼法不是透過六識?也就是我們有沒有曾經有一個經驗,不是經由眼、耳、鼻、舌、身、意識運作而成就的,想想看有沒有?你說:「有!有!有!我那一天看到了一個東西,不是用眼睛看的。」再仔細聽一次「我看到了一個東西,不是用眼睛看的。」看到,已經是眼識的境界了,所以有沒有用眼睛?有嘛!或者你說:「我聽到了一個聲音,不是用耳朵聽的。」我聽到一個聲音,既然是聽到,那就已經是耳識的境界了。可能你會說:「不是!不是!我看到一個東西、我聽到一個聲音,是我心裏看到、聽到,不是用眼睛、耳朵看到、聽到的。」OK!那既然是心裏了知了一個境界,那就是意識感知到「我知道了」這一個法;知道,就是意識的境界。所以一切的法終究是離不開六識境界的。想一想看!同不同意呢?所以,別人的法我們看不見、摸不到,當我們看得見、摸得到、能體會的時候,就已經是我們自己的法了。所以法是什麼?法就是我們六識所成的境界,而這個六個識所成的境界都必須各有其根、塵、識三者和合的運作。比方說眼睛要能看得到東西,必須要有眼根、有色塵、有眼識,三者之間少任何一個條件,我們就看不見了;同理,耳朵要能夠聽得到聲音,必須有耳根、聲塵、耳識,這三者也是缺一不可;這叫作三束蘆法,也就是說根、塵、識三者一定要並存和合運作的時候,我們才能夠了別。所以每一個識必有其根塵識三個條件,所以六個識都各有各的根、塵、識,總共就是六乘以三共十八個法,而這十八個法呢?法法各有其界限,法和法之間並沒有重複之處;比方說眼根不是色塵、色塵不是眼識、眼識不是眼根,它們之間沒有任何重複的地方,同一聚的根塵識各有其界限,更何況是不同聚的法之間更沒有重複的地方。比方說眼根不是耳根,眼根與耳根之間沒有重複的地方,眼識不是耳識、眼識不是耳根、眼識不是聲塵。如此不同聚的法互相比較,完全沒有重複的地方,所以六個識所蘊含的十八個法各各不同,彼此各有其界限,因此我們就把這樣的十八個法叫作十八界。所以,同樣的問題講到了這一邊,什麼是法呢?法就是十八界。大家可以再進一步地想一想,前面我們都已經同意了,一切我們個人所經驗的世界,都是由自己的六個識的功能運作而成的,而這六個識的內涵就是十八界;所以可以這樣子說:我們的世界——我們的法就是十八界。
瞭解了這一點之後,我們再更進一步地來探究:佛說有內法、有外法,這是什麼意思呢?比方說2013年3月15號英國的每日郵報報導了一則消息說,塞爾維亞有一位28歲在法庭工作的職員Danilovic這個女士,她患有一種天生的缺陷,所以從小她看到的世界就顛倒了180度,與常人所見的世界剛好是上下顛倒,所以小時候她為了適應學校老師的教學,她就把課本倒過來看,新聞圖片上面這張照片,顯示的是Danilovic這個女士她正在看著報紙,只不過她看的報紙是上下顛倒的,這是怎麼回事呢?讀過中學物理、中學生物的觀眾可以回想看看,我們的眼球好像是一塊凸透鏡,外界的影像最後會呈現在視網膜上,視網膜上的影像是顛倒的,但是傳到大腦以後,在大腦的視覺成像區,會把它轉正。而這一位塞爾維亞的女士就是腦子裏面這個功能出了問題,所以她沒有辦法把影像反轉為正,因此她看到的世界與我們所見的世界是上下顛倒的,其實她所見的世界反而是忠實的反映了她視網膜中所成像的世界。因此我們簡單的這樣子說,比方說我們看到了一朵蓮花,這一朵蓮花所放出來的光,進入我們的眼睛,這個光就叫外色塵;最後這個光它會在我們的腦中成像,所以我們所看見的蓮花,已經不是原本的外色塵了,而是腦中的影像,在我們腦子裏面這個蓮花就是內色塵;所以外色塵是色法,而內色塵則是心法。仔細想一想,其實我們從來沒有看見過外色塵,連一點點都沒有看過,因為我們所見的永遠是自己腦子裏面的內色塵;同理,我們聽到的是內聲塵,我們聞到的是內香塵,乃至我們能思、能量所相關的法塵本身就是在內而不在外。這個部分如果能夠好好地去思惟而能現觀,也就是現前觀察自己的外法與內法,在十八界當中一一地去作細行的現觀,直到現觀成就,而非只是意識心在那邊思量,就可以證得聲聞的須陀洹初果。
我們來看下面這一段經文,《雜阿含經》第892號:爾時,佛告諸比丘:「有內六入處。雲何為六?謂眼內入處,耳、鼻、舌、身、意內入處。」(《雜阿含經》卷31)那個時候
世尊就告訴了比丘們:比丘啊!有內六入處這樣的法,是哪六個呢?就是眼內入處、耳內入處、鼻內入處、舌內入處、身內入處及意的內入處。如果能夠「於此六法觀察忍」,意思是說如果能夠對於這六個內入法,詳加觀行,得到了智慧而能安忍,「名為信行」這就叫作對於六法有了真實的信的這個行為;這樣的人「超升離生」,意思是說:如果對於這樣的六法有了信行,未來就可「離凡夫地」,這是超升于一般的眾生、異生凡夫,他離開了凡夫的智慧;「未得須陀洹果,乃至未命終要得須陀洹果」。如果還沒有證得初果的人,乃至到自己還沒有命終之前,不斷的對這樣的六內法觀行而能生起智慧、生忍的話,則這個人他終究一定會得到初果須陀洹果。「若此諸法增上觀察忍,名為法行」,如果對這樣的六個法能夠增上的觀行,而生起智慧、生起忍,則可名為正法之行。「超升離生,離凡夫地,未得須陀洹果,乃至未命終要得須陀洹果。」(《雜阿含經》卷31)這樣的人能夠超升於凡夫的境界,離開了欲界生、離開了凡夫的境界,還沒有證得初果的人,只要在命終之前不斷地這樣子現行觀察,如果生起智慧、能夠得忍,那他終究會得到須陀洹果。「若此諸法如實正智觀察」,如果能夠對這樣的六個法,如實的依照正確的智慧而觀行,生起了如實的智慧,這樣的話就會「三結已盡已知,謂身見、戒取、 疑,是名須陀洹。」(《雜阿含經》卷31)這樣的人他證得了初果,所以他的三縛結會盡了——會斷了,而且他會很清楚的知道證得初果須陀洹的內容。
斷的是哪三個結呢?就是第一個身見,對於十八界法當中,一一法把它拿來認為這是真實我的身體、我可以依靠的功能。身見斷了,就意味他不會在十八界法當中,再去選取一個法當作是自己真實的我、真實的依歸,不會這樣子了。由於身見斷了、由於真實的證得了初果,所以他會知道求證解脫道的路上——證得初果的路上,何者當作?何者不當作?所以對於別人在所施設的一些戒律上面,他會去判斷這樣的戒律到底跟求證解脫果、到底跟證得須陀洹果有沒有關係?譬如說,如果人家施設了一個戒,說:「如果你要能夠得到解脫成就,你每天必須要修六座的法,每一座要一個小時,只要有一天懈怠沒有修滿六座,那你就得一切重來,那你就永遠沒有辦法證得初果。」當初果的菩薩聽到人家這樣子講,他就會知道:「不對!你所施設的這個戒律,與斷身見、與斷我見、與成就初果兩者之間並沒有必然的相關性。並不是像你所說的如果一天修不滿六座法就無法成就初果,如果一天修滿六座法就能成就初果,這兩者之間是沒有關係的。」所以當人家施設這樣的戒,在講這樣的戒律的時候,他就會知道:不對!這是錯誤的戒。因此這一位修行人他就已經斷了戒取見,他知道何者是正戒、何者是錯誤的施設。也因為這一位修行人他真實的斷了身見、我見,所以他就會知道,當別人在說法的時候,他可以從對方說法的內容來判斷對方所講是否為真正解脫的道理,對方所說的是不是能夠讓我們證得初果,乃至於對方自己是不是已經證得初果了。所以從此之後當別人在說法的時候,他聽到了,他不會再去懷疑說到底這個人是有證初果或者沒有證初果的問題,他知道了他不會再被騙了,所以就說他對於疑見已斷,于諸方大師不再有疑,于諸方大師所說的法不再有疑。有些人常常說:這個斷我見,有沒有斷我見、有沒有證悟?憑什麼你們正覺講堂說聽人家講幾句話就可以判斷的!事實上就是如此,佛也是如此的開示,因為一位真正斷我見——真正證得初果的人,的確他聽別人講法只要講一小段,他就知道這一位大師到底他自己有沒有證得初果,以及他所開示的法是不是引導我們邁向解脫道路的法。
這樣的一位證得初果的人,是名須陀洹,這樣的初果須陀洹人他不「墮決定惡趣」,意思是說他未來決定不會再墮入三惡道當中了;反而「定趣三菩提」,他一定是邁向修行菩提之道;這樣子初果的人再晚、再遲、再懈怠「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他最多再經歷七次的人間、天上來往的往生,然後就可以究竟苦邊,也就是證得阿羅漢能夠入涅了。「此等諸法正智觀察,不起諸漏,離欲解脫,名阿羅漢。」(《雜阿含經》卷31)像這樣子觀察現前諸法,以正確的智慧去觀察、去修行,直到身上所有的漏失都已經盡了——不起諸漏,當然離欲了、離三界了——解脫於三界,這樣的人就叫作阿羅漢。意思是說,從初果依循著這樣的修行之道繼續往前修行,他可以歷經二果、三果然後到達四果阿羅漢。這樣的阿羅漢呢?他的「諸漏已盡」,在解脫道上他沒有什麼漏失,因為他所有的漏失都已經窮盡了;「所作已作」,在解脫道的修行上所應該修行的、所應該做到的,他都已經做到了;「離諸重擔,逮得己利」,這樣的一位阿羅漢呢?他已經離開了三界之法,所以他離開了三界當中所有法的系縛,他達到了自己在解脫道上最大的利益了,也就是能夠離開三界、能夠入涅盤了;「盡諸有結,正智心善解脫」,這樣的一位阿羅漢呢?他對於三界有之結已經全部窮盡了,可以說這樣的阿羅漢是得到了解脫道的正確智慧,這一位阿羅漢「心」從此善於解脫,能夠離開三界——解脫於三界。
同樣的道理在 彌勒菩薩的《辨法法性論》裏面也講到。這一些內相分、外相分的道理可以這樣子說:眾生的世界裏面,共同的部分是外所取的外相分,這個外相分可以說它是依止於能取之識,因為所取的外相分離開了能取的識,也就沒有意義了;眾生各個不同的則是在心中所顯現之內相分。這個道理在平實導師剛出來弘法的時候,整個佛教界難可得聞,而今日在平實導師的書裏面卻完全的將它揭露。
好!那我們今天時間關係,先到這一邊,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