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來自於:http://www.enlighten.org.tw/dharma/8/100
菩薩正行第100集~~由 正鈞老師開示:菩薩具足福智莊嚴之後所生的相貌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問候大家身體健康,精神愉快!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今天和大家談談:菩薩具足福智莊嚴之後所生的法相。
上次說到,菩薩具足福智莊嚴之後所生的七個法相中,談到第五個法相:獲菩提心。講的是在親證了佛菩提道的時候,也會分證解脫果,而這兩者其實是匯歸於唯一佛乘之中的。接下來談談第六個法相是:心不放逸。因為菩薩有了上次所說的自知罪過,一ㄧ直到獲菩提心的功德,所以能夠自我督促而繼續地向前邁進。為什麼這麼說?當菩薩有了獲菩提心的功德之後,他又看見了自己另外一方面的罪過——包括貪愛五欲法、寶愛五蘊身等,這才使得自己生生世世不離三界生死苦,也常常與眾生因故而產生種種的爭執。然而從如來藏角度來看,原本眾生與我是平等平等,所以就進一步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慢慢地就離開會說人過錯的煩惱;同時他也會看到:樂瞻病人、樂施貧人,都是菩薩所應當修集的福德資糧;然而,此時由於親見萬法所依的第八識,對因果的道理生起了進一步的信心,所以所修的福德就更加勝妙,因而知道更應該勤行精進。所以之能夠生起心不放逸的法相,正是因為前面所說的原因,當然進一步也就會:一切時中常至心修六波羅蜜。
知道菩薩摩訶薩具足福智莊嚴所生的七種法相之後,接下來,世尊在《優婆塞戒經》之中,又接著開示說:「善男子!復有七相;何等為七?一者樂化怨讎,二者化時不厭,三者要令成熟解脫,四者盡己所知世語世事以化眾生、心不貪著,五者能忍一切惡事,六者終不宣說他人所不喜事,七者見破戒者及弊惡人、心不瞋恚、常生憐愍。善男子!菩薩摩訶薩知是七相,則能自利及利益他。」(《優婆塞戒經》卷2)除了前面所說的七種法相之外,世尊接著又開示:具足福智莊嚴的菩薩摩訶薩還有七種法相:第一個是樂化怨讎。既然菩薩利益眾生是多方面的,就好像說菩薩戒的內涵是分為三個大部分——叫作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其中就說明了菩薩應
該不但要去能夠幫助有緣的眾生,還要不去做會傷害有情的事;因為誰也不希望在世世修福的過程中,不小心與眾生結下了怨仇,未來世雖然受用了一分福業,卻也
要酬償這一分的怨仇!不如說在可以化解的時候,就趕快去把它化解;這樣子的話,將來成就佛道的速度就會比較快一些。知道這個道理之後,當然就是不隨意去結
怨仇;有了仇,就趕快化解。
第二個法相是化時不
厭。意思是說,度化眾生,心不疲厭。但這並不是一下子或者是一、二世就可以成就的,往往在開始度化眾生的時候,是非常勇猛的;也
許就在這個過程中感覺到說:眾生真的是不容易調伏啊!自己又不想從他們那邊獲得錢財的供養,甚至於是自己又要花上金錢、投資心力,好能夠把勝妙的法去供養
眾生,卻有時候還會被恩將仇報!想想說:這樣化導眾生迴向正道的事,尤其是在這一個娑婆世界,真的是不容易啊!但是心念一轉,還得要繼續下去啊!因為往昔
已經在 佛前發了「眾生無邊誓願度」的願,難不成還要退回去自修自了嗎?自己在深心之中也不允許自己這麼作的啊!所以這種化時不厭,是菩薩福智莊嚴之後所顯示出來的另一種法相。
第三個法相是:要令成熟解脫。常常又會想到一個問題,自己今天在佛菩提道上能夠有這樣的受用,一定是已經受到 世尊生生世世以來,乃至是長劫的眷顧與攝受。想到這裡就知道說,這樣的恩惠是很難得以回報的!所以就只能盡自己的力量,在不違反法毘奈耶的教戒之下,怎麼樣可以教導有緣的眾生也能夠快速地在佛菩提道的路程上大步前進。再加上說,護持正法繼續在人間弘傳,也真的需要很多人力,而這正也是這一些有緣的菩薩可以投入這個行列,也好為他們自己累積廣大福德資糧的時候;所以一方面隨著 平實導師一步一步往上走,一方面也衷心地希望說:有緣的菩薩在正法的道場修學的因緣能夠快速地成熟。所以在這樣的前提下,就有了第四個法相:盡己所知世語世事以化眾生、心不貪著。因為菩薩在度眾的階段中,有一個事情他是非常明白的,那就是利他自利;看起來似乎只是自己一直在為眾生付出,可是就正當在為眾生付出的同時,自己的福德增長了、智慧增上了;而這也是菩薩六度之中,福智互相增進、互相含攝的道理。當菩薩更
深一層明白這個道理之後,當然一定是會「盡己所知世語世事以化眾生、心不貪著」。但是這裡有一個前提,就是應當是要以正知正見化導眾生、令入正道。當然,
這樣的過程之中,一定會遇到種種的惡事,譬如說,有些人是以挑戰的心態來聽法,他也許故意用一個很深奧的問題來問,目的只是要掂掂你的斤兩,好看你出糗。
但是菩薩知道說,自己離無所不知的境界還早得很呢!不知道的事情就明白地表示出來,這並沒有什麼丟臉之處;同時,其實「臉」是應該早一點丟才對,他這樣來幫助你丟臉,反過來說還真的要感謝他!有時候想想,平實導師今世以來弘法的過程之中,一心想要把勝妙的法給眾生,也無可奈何遭受到多方的謾罵等,甚至於還會被告上法院去!可是卻依然不改初衷,也對眾生完全沒有怨恨之心;這樣子能忍一切惡事,真的是我們修學佛法的最好榜樣;這就是菩薩福智莊嚴之後,所顯示出來的第五種法相。
第六個法相是:終不宣說他人所不喜事。這個部分,在世間法上就已經是不容易做到的;設想:往往互相之間結了怨仇之後,就是要想方設法使對方在眾人面前出糗,好達到報仇的目的。可是菩薩在之前的修學過程中,已經發起了「樂化怨讎」的法相,所以此時不再會有想要報仇雪恥的心態,對於眾生不喜歡別人提起的事情,都會閉口不談;一者是顧及到對方的心態,一者是在潛移默化之中,眾生才會慢慢認定說:菩薩才是可以相信的人,乃至說是可以為之依止的對象。這樣就又度化了一個眾生,攝受了一分佛國淨土。
所以在這一種情況之下,接著就會有第七個法相:見破戒者及弊惡人,心不瞋恚、常生憐愍。即使眾生已經破戒犯律,心性也是弊惡之人,但都應該以慈悲的心來攝受對方,乃至方便教導對方如何懺悔滅罪;因為此時菩薩的心量是更加廣大,心性也是更加調柔。世間法之中,固然常常會有仇報仇,但不乏也有以德報怨的情況,菩薩怎麼反而不如世間人呢?而且用什麼方法才能接引眾生進入正法之中,菩薩當然也是知道的,就因為一世一世度化眾生的過程之中,面對種種心性的眾生,而使得菩薩一次又一次地深入觀察這些法相,知道了這些法相互相間的關係以及發起的次第,終於也能夠發起這些法相。這樣子的菩薩,當然是已經早就開始在自莊嚴,同時又有種種善巧的方便可以他莊嚴的。
最後,世尊把從「云何菩薩自他莊嚴」起這一段的開示,作了一個結論:「善男子!菩薩二種: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薩為二莊嚴,是不為難;在家修集,是乃為難;何以故?在家多有諸惡因緣所纏繞故。」(《優婆塞戒經》卷2)佛法上有所謂的四悉檀,世尊的開示中,有時候是針對某些人,有時候是在事相上或者是在義理上來說明,而更常常的是事相上、義理上都同時兼顧。可是,一般眾生往往只看到事相上的層面,就執取經文片面的意涵,有時候就稱為這種情況叫作依文解義。從字面上的意思看來,在家的菩薩要修集福智莊嚴,是要比出家的菩薩更來得困難,佛世的時候不妨也是這樣;因為出家的菩薩能夠作勝妙的法布施,那麼樣來修集福智莊嚴是很快速的;反觀現在的狀況,一般的在家菩薩一旦想要學法、修法的時候,就有可能家中的家親眷屬會給予種種的阻礙,所以才說「多有諸惡因緣所纏繞故」。可是,這裡 世尊所說的對象是「在家、出家菩薩」,是不是跟我們一般所認定的「在家、出家人」是一樣的呢?而「出家」一詞的意涵,在經典中的開示又是什麼呢?舉例來說,《維摩詰所說經》卷上之中,當佛告羅睺羅:「汝行詣維摩詰菩薩問疾。」而羅睺羅回答說他不堪去探望維摩詰菩薩的病情時,有一段經文是這樣的:【於是維摩詰語諸長者子:「汝等於正法中宜共出家,所以者何?佛世難值。」諸長者子言:「居士!我聞佛言:父母不聽,不得出家。」維摩詰言:「然汝等便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即具足。」爾時三十二長者子,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維摩詰所說經》卷1)這一段經文之前,維摩詰菩薩先為羅睺羅尊者開示「出家」一詞的真正意涵,因為經文比較長,就請諸位看官自行查閱了。當然,假如要把那樣的義理拿來看現在所謂的出家,只恐怕是尺度太高了一點,但是這卻是維摩詰菩薩所開示的「出家」的正理。維摩詰菩薩勸語諸長者子,要他們在正法中出家,可是諸長者子卻往事相上聽取,所以才會有「父母不聽,不得出家。」這何嘗不也是諸惡因緣所纏繞嗎?維摩詰菩薩立即將他們導向佛法中的真正義理上,所以說:「汝等便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即具足。」能夠真正發起無上正等正覺之心,乃至是親證自心如來,轉依了祂本來清淨的體性,這才是真正的出家,因為每一個人的如來藏之中,本然就是具足一切法的緣故。所以說,真正出家的功德是要從解脫道,乃至是應當講說是從佛菩提道
的親證上來談。先從最基本的親證解脫道「斷我見」來說,當你對蘊處界是虛妄這一點已經有了第一分的心得決定,試問:你難道不會對外在的色、聲、香、味、觸
等法,乃至是對自身所擁有的名聞利養等的貪著會減輕了一部分嗎?所以,當證得這樣初分的出家法,本來在家時因為對五欲的貪著、因為於正法信心的不具足,所產生的多有諸惡因緣所纏繞的這些種種障礙,是不是也就離開了一分呢?這個時候,不管你所現的是世間法中的什麼樣的身相,以這樣的智慧來作法布施,以這樣的心境來作財布施等,難道不是更「為二莊嚴,是不為難」嗎?更何況說,若是菩薩從證自心如來開始,所得的智莊嚴已經不是二乘人之所能夠思議,在這樣情況下,以殊勝的智慧作為自莊嚴的起步,為眾說法、信心布施,得一分他莊嚴,輾轉更得自他莊嚴;也都
是因為自己在過去時劫,自己為自己所造作而產生的多有諸惡因緣所纏繞的這一種情況,此時自己也已經了知說:應當如何去解縛了。
這樣子再回頭來看「菩薩二種:一者在家、一者出家。」其實 世尊這一大段經文所開示的對象是菩薩摩訶薩,所以當然不需要把經文中的「在家、出家」單純只以一般的外相來作區分與判別,而真正的出家菩薩為二莊嚴,自然是不為難了。
今天就說到這裡。
阿彌陀佛!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