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來自於:http://www.enlighten.org.tw/dharma/7/64
三乘菩提學佛釋疑第64集~由 正圜老師開示:佛教中的四悉檀是什麼?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正覺教團的電視弘法節目。目前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之學佛釋疑」單元,內容主要是針對,一般尚未學佛的知識分子以及初機學佛人希望瞭解的佛教基本常識,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疑難雜症,希望透過佛法的角度,知道應當如何來看待這些問題。我們特別為您蒐集許多社會大眾亟欲瞭解和探究的題目,由本會多位親教師在節目中為您一一解答,並且為大家講述這其中的真實道理,希望能為普羅大眾種下學習正法的因緣,歡迎您繼續收看。
今天我們所要探討的題目是:佛教中的四悉檀是什麼呢?
在探討這個題目之前,我們先來說一說,一個人如果想要開始學佛,成為佛弟子,應該從何入手呢?那就是應該要先歸依三寶,然後才能成為正式的佛弟子。三歸依的儀式很簡單,要件是應該要在寺院中,佛像前,由佛教的比丘或比丘尼見證,並且傳授三歸依,也就是歸依佛、歸依佛所說法、歸依住持佛法之賢聖僧和凡夫僧團;並且發起四宏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歸依完成以後,就成為佛法僧三寶弟子,這是成為佛弟子的首要工作。
在歸依三寶之前,還應該要先瞭解:什麼是三寶呢?三寶有什麼功德呢?所謂三寶,就是說法寶、佛寶和僧寶。在《蓮宗寶鑑》中有一首偈,具足說明了三寶的功德,偈中說:「十方薄伽梵,圓滿修多羅,大乘菩薩僧,功德難思議。」所謂「薄伽梵」就是指佛,不光是娑婆世界有 釋迦世尊,也不光是極樂世界有 阿彌陀佛,在十方無盡虛空的無量世界中,有無量諸佛,這都稱為佛。「修多羅」則是指佛法,也就是 佛所說的法,有修有證的菩薩,或有修有證的聲聞、緣覺所說的法,都叫作佛法。所謂「初中後善,甚深了義」,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四悉檀——世界悉檀、為人悉檀、對治悉檀和第一義悉檀。這四種悉檀包括世間、出世間一切法,所以說是圓滿修多羅。也就是說,從世間法一直到出世間究竟解脫的法,都圓滿的包括在佛法之中。
《大智度論》中,龍樹菩薩對於如何是四悉檀,有這樣的開示:【復次,佛欲說第一義悉檀相故,說是《般若波羅蜜經》。有四種悉檀:一者、世界悉檀,二者、各各為人悉檀,三者、對治悉檀,四者、第一義悉檀。四悉檀中,一切十二部經,八萬四千法藏,皆是實,無相違背。佛法中,有以世界悉檀故實,有以各各為人悉檀故實,有以對治悉檀故實,有以第一義悉檀故實。】(《大智度論》卷一)
龍樹菩薩說,世尊為了宣演第一義悉檀的法相,所以為眾生演說《般若波羅蜜經》,四悉檀包括了世界悉檀、為人悉檀、對治悉檀和第一義悉檀。這四種悉檀函蓋三藏十二部經、八萬四千法門,都是真實不虛;而這四悉檀總攝為第一義悉檀,都是《般若波羅蜜經》所含攝。
接
下來,我們就從世界悉檀來開始為大家說明,三界世間之成住壞空和五陰之生住異滅。所謂三界又名世間,三界包括了欲界六天和人間,色界十八天,以及
無色界四天,總稱為三界。欲界及色界名為器世間,是由粗硬的物質到微細的物質所形成的世間,是有形色的,可以接觸到的,所以稱為器世間;而無色界四天沒有
物質,純是精神世界,由於還沒有離開輪迴,不具備出世間智慧,所以名為世間;合此欲界、色界、無色界,總名為世間。此外,有情之身心也稱為世間,這個世間
含攝了四聖六凡等十個法界。
我們所居住的地球,以及這個太
陽系所屬的銀河系,都是由粗糙的物質所形成的世間。這個世間之上有欲界六天,第一天是四天王天,分由東西南北四大天王
所管轄。第二天是忉利天,也就是道教的玉皇大帝他的住處,這一天分為三十三天,中天是玉皇大帝所住,有善法堂;玉皇大帝就是我們所熟知的釋提桓因,常在善
法堂中講說佛法;中天的東西南北四方各有八天,共有三十二位天主,都歸中天玉皇大帝所管轄。四天王天及忉利天,和人間的關係非常的密切,天、人之間常有往來。再上去是第三天夜摩天。第四天是兜率陀天,分為內院和外院,內院由 彌勒菩薩住持弘法,彌勒菩薩將來會由兜率陀天下生人間而成佛。第五天是化樂天。第六天是他化自在天,從此以下乃至人間,總名為欲界。所謂欲界,是說這一界的有情,各分為男女兩性,有男女欲,所以名為欲界世間。
欲
界之上名為色界,共有十八天,初禪三天、二禪三天、三禪三天、四禪四天,四禪之上有五不還天,是三果及初地聖人捨報往生之住處,在五不還天當中捨
報時,便可以出離三界。四禪以下共有十三天,必須證得初禪到四禪而不退失的人,捨報以後才能往生。如果不見道而修斷五下分結者,仍然不能往生到五不還天;
五不還天之頂叫作色究竟天,報身佛還在這裏說法,唯有地上菩薩捨報以後,才能往生到色究竟天。這色界十八天都仍然有形色,所以名為色界;但因為全部有情都是中性身,不分男女性,不受男女欲,所以不名為欲界。
色究竟天以上還有四天,修定的人如果證得四空定,也就是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捨報以後便可以往生到這四天。這四天無形無色,純是精神的境界,住於定中;由於無形無色,所以名為無色界。
另外,還有十八地獄,和其他諸小地獄,也都包括在欲界之內。欲界、色界、無色界的有情,都不離生死輪迴,所以又稱為有情世間。
各位菩薩,
除了以上所說欲界、色界、無色界之三界世間以外,還有十法界的五陰,也叫作世間。每一個人的五陰都是一個世間,因此,人間道、傍生道、餓鬼道、修羅道、地
獄道,乃至四聖之住於三界而不取滅度者,都叫作世間,因為都有五陰的緣故。阿修羅則不單屬於一趣,而是散佈在五道之中,善惡不定;因為瞋心重的緣故,受無
酒的果報,所以又叫作無酒。以上天、人、阿修羅、地獄、鬼、畜生,總名為六種凡夫世間。
十法界除了以上所說六種凡夫世間以外,還有四聖法界。所謂四聖世間,就是指聲聞、緣覺、菩薩和佛法界;由於未入無餘涅槃,或不入無餘涅槃,常住三界廣度眾生,名為非世間非非世間,也就是,能出離世間,而卻常住不出。而佛地則是已經不生不滅,究竟涅槃,法身佛已證無住處涅槃,已經斷盡識種的流注,所以不應該說為世間;但是應身佛、化身佛和報身佛,仍然示現有色蘊及名,或現有色像,不斷的在人間、三界諸天及十方世界廣度眾生,所以也方便說為世間。
各位菩薩,以上所說四聖六凡十法界世間,其實都是唯心所成;即使是我們所住地球的粗硬世間,也是由有緣眾生如來藏中
所含藏的共業種子互相感應,才能在虛空中形成,使眾生得以在這世間受報,乃至繼續造業;所以說三界唯心,因此心就是世間。世尊在經中常為弟子們宣說三界二
十八天的境界相,以及往生三界的種種因由果報,希望弟子們能夠了知,三界所有境界都是幻有幻滅,不可貪愛,因而能夠發起出離心,努力的修行以離開三界之繫
縛。這都是屬於世界悉檀的範疇。
介紹完世界悉檀以
後,接下來我們繼續來說明對治悉檀。什麼叫作對治悉檀呢?所謂對治悉檀的意思是說,佛世尊為了弟子想要求出三界而不能成辦者,巧設
種種對治的方法,使他們能夠證得解脫果。同時,也使弟子們能夠以種種對治之法教導有緣眾生,同樣也能除掉愚迷而得到解脫。譬如貪欲重的人,貪吃的,就讓他
們觀察食物不淨,食物生處不淨;貪著男女欲的,就讓他們觀察淫欲不淨,觀察異性色身不淨,九孔惡露,或者作九想觀、白骨觀等;如果是貪愛自身,而執著色身
為我的,就讓他們觀察自身不淨、無常敗壞;如果是貪愛自心靈明覺了,而執著覺知心為我的人,就讓他們觀察自心念念無常,無常故空、空無故苦、苦故非我;如
果是貪愛各種覺受的人,就讓他們觀察五受無常變異,苦、空、無常、無我;乃至識陰亦復如是,觀其變異苦、空、無我。總合來說,瞋心重的就教他們修學慈心
觀,貪心重的就教他們修學不淨觀,愚癡重的就教他們修學十二因緣之緣起性空觀,所謂「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這種能夠針對個別過失重者,而予以治理
者,就稱為對治悉檀。
所以,佛有時說「但能除斷男女細滑觸,便得出離」;實際上,並不是唯斷貪欲便可以出離三界,而是因為某人其他的障礙都沒有,唯因貪欲所以輪迴生死,所以,只要讓他斷除貪欲,就可以成為阿羅漢。其他「唯令斷瞋及斷癡」,也都是同樣的道理,都是對治之權巧方便施設。菩薩們千萬不要以為 佛說法互相矛盾,因而毀謗 佛說法前後顛倒,而造下了謗 佛的地獄重罪。這個部分請大家要特別小心謹慎才好。
以上所說是對治悉檀,繼續說明為人悉檀。所謂為人悉檀,是說佛隨著眾生根性之差別,而施設種種不同的修行法門,
及開示種種不同的知見。眾生的根性千差萬別,無法一體適用,因此,必須要依人設教;也就是說,主旨雖然都一樣,但施教卻可以有種種的不同,這就叫作為人悉
檀。譬如舍利弗尊者有兩位弟子,其中一位出家以前是金師之子,舍利弗教他修不淨觀,另外一位弟子出家前是屠夫之子,舍利弗教他修數息觀,這兩位弟子久修而
劬勞無功;世尊知道以後,便讓他們兩個人互相對調修習的方法,金師之子改修數息觀,屠夫之子改修不淨觀,兩個人不久之後都成為阿羅漢了,這就是為人悉檀。
各位菩薩,在說完世界悉檀、對治悉檀和為人悉檀之後,我們繼續來說明第一義悉檀。
什麼叫作第一義悉檀呢?所謂第一義悉檀,是指大乘如來藏空性的中觀類智、地上菩薩的道種智和佛地的一切種智。也就是說,二乘相空以及緣起性空之法,都是 佛的方便施設權法,都不及法界實相,雖然共大乘菩薩法道,但不是究竟,不及第一義,因為都是依三界有為法而說而修的緣故。唯有大乘不共二乘之菩薩法道,才是依法界實相而說而修,因為能證空性真如佛性的緣故,所以說唯有大乘是第一義法;大乘的空性法函蓋了二乘相空諸法,因為包含了三界有為法之相空以及法界實相之空性。也就是說,二乘法其實是從佛法中方便分析而出,用來度化畏懼生死的人,使他們能夠現生實證無餘涅槃,並且能夠不畏生死,迴小向大,修學大乘成佛之道;所以說,二乘法本來就是佛菩提的局部內涵,不是究竟法。譬如《法華經》中說:「唯一佛乘,無二亦無三。」因此,第一義悉檀唯有在大乘法中才有,二乘法中則無。
近年來有些法師居士,崇尚二乘法,服膺應成派的中觀思想,排斥大乘唯識系的如來藏經典,他們異口同聲推崇四阿含,說四阿含是究竟說,是 佛陀親口所說;並且認為大乘唯識如來藏系諸經非 佛所說,認為唯識諸經是方便說,是不了義說。這些人悉皆執著緣起性空之無常斷滅法以為究竟,不承認有如來藏,不承認在無餘涅槃中有空性本際獨存。然而,真的是這樣嗎?其實不然!事實上,佛在四阿含中早已密意說有涅槃本際,說無餘涅槃不是斷滅,在無餘涅槃中有阿賴耶識空性不滅不生,所以名為涅槃;而二乘無學聖者,因為信佛語的緣故,所以捨報入涅槃,但不是斷滅,有本際獨存。
一切人如果沒有證得空性心阿賴耶識,任憑口說中道之理滔滔不絕,講得天花亂墜,其實都不離斷常兩邊;這樣的人必定會以遮遣一切名相為離「有」,以靈知心離諸名相不滅而離「無」,以靈知心不起語言影像而安住不動為「中道」,其實這都是戲論。為什麼是戲論呢?因為靈知心乃是一期生死所有,不能貫通三世,往世的靈知心死了以後,並不能來到這一世而入母胎;同樣的道理,這一世的靈知心死了,也不能去到下一世。所以,如果有人堅持認定靈知心是不生滅心、是中道心,那麼這個人就是具足我見者,正是自性見外道啊!
所以說,如來藏阿賴耶識才是般若經所說之空性,才是法界之實相,是無餘涅槃之本際,也是佛地大菩提果之根本,即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之法身;因此,只有找到如來藏的菩薩,才能真解第一義諦。我們綜觀 世尊所說法教,常因當機、當眾之不同,而有四悉檀之施設與建立,其實所說都是法同一味,都是第一義悉檀,都是唯一大乘成佛之法道。
各位菩薩,以上為各位說明四種悉檀。
今天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就說到這裏。非常謝謝您的收看!
阿彌陀佛!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