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8-15 14:44:42| 人氣2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轉載)宗通與說通第12集─說通概說(下)

引用:http://www.enlighten.org.tw/dharma/5/12

~宗通與說通第12集~由 正光老師開示: 說通概說(下)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前面兩集分別說明聲聞緣覺的人無我智、法無我智,都是在蘊處界以及在蘊處界所顯現的諸法上,作種種觀行而發起的智慧。其中聲聞是從四聖諦、四念處觀、八正道下手,觀察蘊處界虛妄,進而斷盡五上分結成阿羅漢;因為相信佛語開示,知道無餘涅槃有本際、如、真實我存住,知道入無餘涅槃並不是斷滅空,所以於內無恐懼,於外無恐懼,入無餘涅槃。緣覺是從十因緣、十二因緣觀行,知道有個識,這個識叫作入胎識,由於緣覺知道自己專精禪思,而自行了知入胎識存在,可是這個入胎識在哪裡——不知道;因為緣覺知道這個入胎識存在,所以入無餘涅槃並不是斷滅空,因此緣覺與聲聞一樣,於內無恐懼,於外無恐懼,入無餘涅槃

接下來談的是菩薩的人無我智及法無我智,請各位菩薩翻開 平實導師所著《宗通與說通》課本第52頁第1段第1行,書上是這麼寫著:【末為菩薩人無我智之說通者。菩薩人無我智與二乘人無我智,同中有異,異中有同。二乘人無我智唯依蘊處界之無常、苦、空、無我及緣起性空而作現觀,菩薩亦如是現觀,此是同者;異者謂菩薩親證如來秘藏——自心藏識,此是菩薩不共二乘、不通二乘法處,故名別教。

書中已經很清楚告訴我們:三乘菩提共通的地方是同觀蘊處界虛妄,因此可以斷盡見惑及思惑;三乘菩提不共的地方,就是菩薩證得了第八識,有了法身德及般若德,並以法身的立場來觀待諸法也是虛妄,有了極少分的法無我智,但不如地上菩薩法無我智深且廣。不過菩薩以人無我智以及極少分的法無我智為基礎,次第進修佛菩提道,未來可以圓滿人無我智、法無我智,而成為四智圓明的究竟佛。

然而,菩薩的人無我智與法無我智的發起,是因為找到如來藏而有。為什麼?因為菩薩用見聞覺知心,往離見聞覺知的方向,去找本來就離見聞覺知的第八識,于因緣成熟時一念相應慧找到第八識,因此有一種功德,這個功德叫作法身德;因為有了法身德,而發起的般若智慧的功德,這個功德叫作般若德;然後站在法身的立場,用般若的智慧來觀待蘊處界及諸法,都是剎那剎那變異的,所以是虛妄的,因此有了極少分的人無我智及法無我智。這兩種的智慧,卻不是二乘人所能了知的智慧。為什麼?因為菩薩發現蘊處界及諸法的生住異滅,都要有如來藏背後在支持,才有蘊處界及諸法的生住異滅現象出現;所以說,蘊處界及諸法都要以如來藏為因,然後借著種種緣,才有後來蘊處界及諸法出現。也就是說,如來藏是蘊處界及諸法的根源,不能外于如來藏,而有蘊處界及諸法存在。這可分三點來加以說明,來證明在《四阿含》中 佛已隱說有如來藏,只是不用「如來藏」這三個字而已。

第一點,聲聞人所知的四聖諦的「如如」。佛開示如下:【比丘白佛言:「世尊說苦聖諦,我悉受持,如如、不離如、不異如,真實、審諦、不顛倒,是聖所諦,是名苦聖諦。世尊說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如如、不離如、不異如,真實、審諦、不顛倒,是聖所諦,是為世尊說四聖諦,我悉受持。」】(《雜阿含經》卷十六)

解釋如下:【比丘向 佛稟白:「世尊所說的苦聖諦,身為弟子的我完全受持,因為苦聖諦都是如如不動的,它不能離開如,如果離開如就沒有苦聖諦可言;可是苦聖諦也不異於如,因為它是如的局部體性,攝屬於如,所以它就是如啊;而且它是真實、審諦、沒有顛倒的,是聖人所說的真實道理,是名苦聖諦。世尊所說的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聖諦也是這樣,都是如如不動的,它不能離開如,也不異於如,是聖人所說的真實道理,是為世尊所說的四聖諦,身為弟子的我,完全接受世尊的教導。」】從經中開示可以證明,這個「如」就是 佛所說的如來藏,如果沒有這個如來藏,還有四聖諦存在嗎?由此可知,聲聞人所觀察的四聖諦,都要以如來藏為因,才能從如來藏流注四聖諦這些法可以為聲聞人所熏習,而且菩薩也可以現觀如來藏存在。

因為這個道理,世尊就在這位比丘說完後讚歎,說如是言:【(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真實持我所說四聖諦,如如、不離如、不異如,真實、審諦、不顛倒,是名比丘真實持我四聖諦。」】(《雜阿含經》卷十六)也就是說,這位比丘真實瞭解 世尊所說的四聖諦背後那個如,也就是如來藏,所以 世尊讚歎這位比丘真實而且沒有錯誤地受持四聖諦;以此類推,四聖諦既如是,四念處觀、八正道等,也是如如、不離如、不異如,真實、審諦、不顛倒。

第二點,非我、非異我、不相在。如經中開示:【是故,比丘!所有諸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皆非我、非異我、不相在。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雜阿含經》卷三)解釋如下:【所以比丘!種種的物質,包括過去的物質、未來的物質、現在的物質,內在的物質、外在的物質,細的物質、粗的物質,不好看的物質、好看的物質,遠的物質、近的物質,這一切的物質都不是真實我,也不異於真實我,物質與真實我是和合運作的,所以不是同一個;物質的色法既如是,受、想、行、識也是這樣的道理,它不是真實我,也不異於真實我,它們是和合運作的,所以說不相在。】

或許有人會懷疑,色法本來就不是真實我,為什麼它不異於真實我?這是因為所有的色法,都是眾生有所需求,因此如來藏就借著種種緣而變現出來的,它本來就是如來藏的局部體性,攝屬於如來藏,所以它就是真實我。這個道理就好像手是手、身體是身體,雖然手不是身體,但是手是身體的一部分,攝屬於身體,所以說手就是身體啊。既然色法既如是,其它四種——識陰、受陰、想陰、行陰,也是這個道理,它不是真實我,也不異於真實我,它們是和合運作的,所以說不相在。

從上面分析結果知道,這個真實我就是在講如來藏,如果沒有這個真實我的如來藏存在,還會有四大種的色法存在嗎?既然沒有色法存在,還會有你這個人存在嗎?既然沒有你這個人存在,還會有後來的識陰、受陰、想陰、行陰存在嗎?所以說,吾人的五陰都離不開如來藏,這五陰都是以如來藏為因,借著種種緣而出現的。以此類推,五陰既如是,六入、十二處、十八界以及諸法也都是非我、非異我、不相在。同樣的道理,世尊在《阿含經》也說「苦之本際」,你也知道眾苦所依止的本際就是如來藏,因為苦非我、非異我、不相在啊!

第三點,佛在《阿含經》明白指出有入胎識。如經中開示:【「阿難!『緣識有名色』,此為何義?若識不入母胎者,有名色不?」答曰:「無也!」「若識入胎不出者,有名色不?」答曰:「無也!」「若識出胎,嬰孩壞敗,名色得增長不?」答曰:「無也!」「阿難!若無識者,有名色不?」答曰:「無也!」「阿難!我以是緣,知名色由識,緣識有名色,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長阿含經》卷十)

這段經文比較長,也比較難懂,請各位菩薩耐心聽完解釋後,就會明瞭 佛在阿含中早已隱說入胎識這個道理,只是很多人不知道衪就是入胎識如來藏而已。解釋如下:【佛問阿難:「『緣于識而有名色』的真正道理是什麼?如果這個識不入母胎,會有名色出現嗎?」阿難答曰:「不會有名色出現!」「如果這個識入胎後,因為某些因素而無法出胎,還會有名色存在嗎?」阿難答曰:「不會有名色存在!」「如果這個識中途離開胎身,導致嬰兒色身敗壞,名色可以增長嗎?」阿難答曰:「不會有名色增長!」「阿難!如果沒有這個識,還會有名色存在嗎?」阿難答曰:「不會有名色存在!」「阿難!因為這樣的緣故,知道名色出現都是因為這個識,因為有這個識存在,才會有名色出現,我所說的真實道理就是這樣啊!」】從 世尊開示中得知,這個識就是入胎識。因為有入胎識入胎、住胎、出胎,才使得名色出現、增長與消滅;也唯有這個入胎識才能貫通三世,使得每一世的名色出現、增長乃至消滅。

接著 佛又開示:【「阿難!『緣名色有識』,此為何義?若識不住名色,則識無住處。若無住處,寧有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否?」答曰:「無也!」「阿難!若無名色,寧有識不?」答曰:「無也!」「阿難!我以此緣,知識由名色,緣名色有識。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長阿含經》卷十)

解釋如下:【「阿難!『緣於名色而有識』的真正道理是什麼?若識不住於名色,則識無所住。若識無所住,還會有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嗎?」阿難答曰:「不會有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出現!」「阿難!如果沒有名色,還會有識陰六識出現嗎?」阿難答曰:「不會有識陰六識出現!」「阿難!因為這樣的緣故,想要知道這個識所在,一定要有名色配合,才能知道這個識所在之處。我所說的真實道理就是這樣啊!」】從經文開示可知,這個識就是入胎識。如果這個入胎識不出生名色,祂則處於無餘涅槃境界中,也就是沒有六根、六塵、六識,極寂靜的境界中,菩薩又如何能夠現前觀察呢?因為有入胎識出生了名色,所以祂才能為明心的菩薩所覷見,現前觀察祂本來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而成為真實義菩薩

綜合上面所說,得到兩個結論如下:

第一點,《阿含經》所說的無餘涅槃本際,非我、非異我、不相在的我,如如、不離如、不異如的如,齊識而還不能過彼的識,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識,都是指入胎識,都是指同一個心——如來藏阿賴耶識。因為有這個入胎識、如來藏、阿賴耶識,才會有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名色不斷地出現、增長以及消滅,所以在《阿含經》佛已經隱說入胎識,不是沒有說過。因此,學佛人只要把握名色、蘊處界及諸法背後這個入胎識存在,就不會被惡知識誤導,而與三乘菩提愈走愈遠了。如果各位菩薩想要更詳細了知 佛在《阿含經》隱說入胎識如來藏的道理,請自行請購 平實導師所著的《阿含正義——唯識學探源》就可了知,在這裡就不詳細說明了。

第二點,既然知道有個入胎識,祂一定是蘊處界及萬法的根源,吾人所了知的一切法都是以祂為依止;所以在唯識學中,入胎識的另一個名稱名為「所知依」。譬如聲聞的四聖諦、四念住觀、八正道乃至三十七道品等等,都是入胎識在背後支持著,才有這些法出現;因為有這些法出現,才能夠依此修聲聞解脫道。又譬如緣覺的十因緣、十二因緣的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生、老、病、死、憂、悲、苦惱,都是入胎識在背後配合成就的;如果沒有這個入胎識,根本就不會有十因緣、十二因緣存在,更不用說往後能夠斷結成為辟支佛、捨壽後可以入無餘涅槃

然而,聲聞相信佛語開示,知道有個真實我存在,可是這個真實我究竟在哪裡?不知道!緣覺透過十因緣知道有個識,這個識叫作入胎識,可是祂在哪裡?不知道!由此可知,二乘人根本不知道真實我入胎識在哪裡;既然連祂在哪裡都不知道,更不用說要實證祂了。所以 佛在《阿含經》中,僅為二乘人開示如何斷我見、我所執、我執,舍壽後可以入無餘涅槃,並沒有很詳細說明真實我入胎識的種種內涵,更不用說要實證祂了。

可是,佛對菩薩卻不然。為什麼?因為菩薩要廣度無量無邊無數的眾生,不斷地用正法攝受眾生,來成就自己三大無量數劫後的佛國淨土;所以 佛要為菩薩很詳細、很深入說明如來藏的種種內涵及體性,並且為菩薩說明菩薩五十二階位,告訴菩薩應該如何修行、如何精進;並且要一一經歷及親證五十二階位所必須具足的條件,譬如定力、慧力、福德等等,待這些因緣都具足了,最後身菩薩誕生人間,於菩提座下一手按地明心,於夜後分,夜睹明星眼見佛性,成為四智圓明的究竟佛。因此,佛對菩薩很詳細解說入胎識種種內涵及體性,這樣才能讓菩薩未來成就佛道。

從這裡可以證明,佛法有兩個主要道:佛菩提道以及二乘的解脫道。其中二乘的解脫道,乃是 佛為二乘人從佛菩提道特別析出來的法,所以二乘解脫道乃是佛菩提道的副產品。因為二乘法小,故名小乘;菩薩法大,名為大乘,也就是這個道理啊!

然而,成佛最基本的條件是要明心見性,未來才有可能成就佛道;如果連明心見性也沒有,根本不可能成就佛道。如果菩薩明心了,有了三德——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有了極少分的人無我智、法無我智,能為人解說三乘菩提種種內涵。其中人無我智是觀察蘊處界虛妄所發起的智慧;法無我智是菩薩明心了,站在如來藏立場來觀待諸法,都是以如來藏為因,借著種種緣而從如來藏出生的,所以諸法都是虛妄的,菩薩能夠這樣觀察諸法虛妄而發起了智慧,名為法無我智。但是,不論菩薩的人無我智、法無我智,都不是二乘人所能了知,因為二乘人不知道蘊處界及諸法都是從如來藏來,菩薩卻能了知蘊處界及諸法都是從如來藏出生;所以二乘人的智慧根本無法與菩薩相提並論,所以二乘人在菩薩面前根本沒有說話的餘地。此外,二乘人沒有菩薩的法身德,凡是菩薩在演說如來藏妙法的時候,二乘人根本沒有插嘴的餘地,也不敢反駁,只能乖乖的聽菩薩說法。譬如菩薩說:二乘人要斷盡煩惱後,才能證菩提;可是菩薩不必斷煩惱,就可以證菩提,而且還可以現前觀察無餘涅槃的本際如何如何。這樣的道理二乘人根本無法理解,因為這樣的說法完全超過他們所知所見。此外,當阿羅漢入無餘涅槃名為證菩提,可是菩薩卻說:「阿羅漢根本沒有證涅槃。」為什麼?因為阿羅漢入無餘涅槃,六根、六塵、六識都滅了,有誰證涅槃?有誰證菩提?根本沒有人證涅槃,也沒有人證菩提。當菩薩提出這樣的看法時,阿羅漢也不敢反駁,因為他們都很清楚了知,自己的六根、六塵、六識都滅了,哪有證涅槃?哪有證菩提?所以二乘人在菩薩面前,只能乖乖聽菩薩說法了。然而菩薩明心後,不應該得少為足,應該繼續進修,繼續去圓滿具足人無我智及法無我智,這樣才能在三大無量數劫後成就四智圓明的究竟佛。

說到這裡,時間也快到了,因此作個總結:菩薩明心後能為人解說人無我智及法無我智,這包括三乘菩提在內,因為佛菩提的範圍既深且廣,它包含了二乘菩提在內;所以說二乘菩提乃是佛菩提的副產品,是 佛從佛菩提中析出二乘菩提來為二乘人解說,而且是隱說入胎識、如來藏。只因為二乘人不必證如來藏的緣故,所以 佛只告訴他們如何斷我見、我所執、我執,捨壽後願意自我消失,願意滅盡自己的蘊處界,永遠不在三界出現而入涅槃;可是,佛對菩薩卻不然,一定會很詳細說明如來藏種種體性與內涵,可以讓菩薩親證及領受。由於菩薩明心的結果,發起了極少分的人無我智及法無我智,可以為人解說三乘菩提內涵,譬如無餘涅槃本際、我、如等等,就是指入胎識、如來藏,又譬如齊識而還、不能過彼的識,以及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識,也都是在講入胎識;並且於明心後發起了兩種極少分的智慧為基礎,次第進修,去圓滿具足成佛所需要的人無我智及法無我智,於三大無量數劫後,成為四智圓明的究竟佛。能夠這樣為人解說三乘菩提種種內涵,這就是說通啊!

說到這裡時間到了,就此結束。下一集將繼續「第四節、法師與僧寶」,敬請各位菩薩繼續收看。

阿彌陀佛! 

台長: 菩提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