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日期:2005/4/17下午
演出地點:國家戲劇院
折目:〈白兔記.井台會〉、〈碧玉簪.送鳳冠〉、〈竇娥冤.斬娥〉、〈春香傳.端陽歌.愛歌〉
如果要我僅用一句話來形容,那麼「賞心悅目」這一詞便是再適合不過了。
從來不認為唸國文系的人就都該喜歡歌仔戲、國劇或是崑曲之類的,歌仔戲跟布袋戲我尚能接受,至於國劇則是在電視台每切到必立刻轉台。一來是步調太慢,二來是不知從何欣賞起,覺得好好一句話為什麼可以拖這麼長,不覺得煩嗎?總之就是興趣缺缺。
更不用說看那不知是N百年前拍的九歌音樂錄影帶,不打起精神堅持下去的話,真會讓人昏昏欲睡。至於雲門舞集拍的《九歌》,由於是戲劇形式表演,吸引人的程度便大為提高;特別是〈國殤〉雖然沒有什麼台詞,卻能從舞者手捧點點搖搖晃晃、明明滅滅的燈火,隨著韻律逐漸布列聚集,表達出鬱鬱蒼蒼的悲壯情感來。
所以我是懷著有點害怕的心態買這票的,怕會無聊。人在工作身不由己的狀況下狠心捨棄《陸游與唐琬》的全本大戲(悲劇故事總讓人咀嚼再三),而改買「經典折子戲」的票,想說看看剛學完的竇娥冤也不錯(其實16號的劇也很棒,有〈梁祝.十八相送〉、〈趙氏孤兒.奪子〉、〈白蛇傳.斷橋〉、〈西廂記.逼拷〉等等)。
沒時間抱著忐忑的心情前行(因為公車坐過頭了),直奔目的地,發現裡頭空位其實還不少,於是安心地觀賞。因為視角有點遠,不清楚演員身上是不是有無線麥克風,對於台詞是否為現場所唱存疑(應該是live吧)。
〈白兔記.井台會〉白兔記是四大名劇「荊劉拜殺」其中一齣,〈井台會〉又稱〈井邊會〉,描寫李三娘和咬臍郎在井邊相會的情景。兩個幕,前面演李三娘自訴悲苦情境以及小將軍意氣風發獵捕白兔的英姿,用紅衣和藍衣對比。此劇物件所要表達的意義是重要的,藉由白兔將兩者關係串聯在一起,我發現要演好動作並不難,困難的是在唱的方面,轉音非常多,而且在大跳特翻之後接續著要唱歌,氣要非常足夠。後面演的是藉由受傷的白兔兩人從陌生到相認的過程,即使礙於表演時需要的位置,演員仍盡量面朝觀眾;打光方式及道具的使用能蘊造出背景情境,時而寒冷,時而溫暖。另外,越劇也有所謂尖團音的分別,還有一些特殊字的唸法,不過這一切都有字幕相助,看戲時不必擔心。
〈碧玉簪.送鳳冠〉男主角因一封偽造的情書誤認準妻子不貞而冷漠待之,真相大白後悔恨不已,帶著高中狀元之身隨母親前去向準妻子賠罪(以上劇情取自簡介)的故事。背景跟擺設是十分華麗的亮黃色,演員的衣服也是。男主角一開始的姿態就非常卑微,極盡所能討好女主角,但女主角卻不為所動,主要的互動在對話以及肢體動作上(鳳冠推來推去),男女主角喜怒的神色也十分生動。劇情部份呢,就是要「盧」到女主角點頭原諒他的錯誤才算圓滿落幕,所以男主角就一直拗,拗到差點放棄要去當和尚,最後大家合力動之以情說之以禮方才喜氣洋洋的結束。
〈竇娥冤.斬娥〉在還沒看之前就臆測著:應該有劊子手出現吧?有行刑台嗎?會真的配合道具砍斷脖子嗎?那頭會不會滾來滾去?需不需要顏料…諸如此類異想天開的「斬娥」方式我想他們聽到會笑吧,不過不只有我一個人這樣猜(後來也有人提出相同的問題),所以「斬娥」這動作引起大家高度興趣。看過文本的人都知道蔡婆婆其實是一個腦筋不大靈光又膽小怕事、莫名奇妙不知道在怕什麼卻又想再嫁的人,而這裡大概是因為時間以及情節需要,把她變成和藹婉約的好婆婆,和竇娥的內心戲以及對唱都頗富情感。一開始是竇娥窩在行刑台前,身著一白一紅的水袖衣,拋出的紅袖預告著死亡的味道。舞台上也不時打著紅色的燈光,女主角獨白獨唱居多,為了怕婆婆見了她要行刑而傷心特別繞道而行的橋段也有演出,從這裡帶出兩人對唱時,竇娥無奈亦悲憤的執著。最後,終得是要被斬的,此時,六條粗鐵鍊從天而墜,伴隨六名健壯的行刑手,不斷圍繞、掙脫在竇娥身上,最後以染滿紅色顏料的長布下放結束整劇,象徵斬娥,也象徵竇娥三毒誓其中「血濺白練不落地半滴」的實現。雖然楊師淙銘說大旱三年的誓實在太毒了←這樣也才能顯示出她的清白嘛(雖然大旱三年會死更多人……)
〈春香傳.端陽歌.愛歌〉改良式的瓊瑤版愛情故事,佈景道具人物走位大排場的使用增添氣勢,(隨時會移動的兩座假城門還真是方便)。端午佳節才子佳人相遇,才子高高在上,佳人卻是身分微賤。女主角母親替她擔心將來是否也會步上她這孤單的後塵,幸而才子勸慰以執著坦誠,終成佳眷。熱鬧的歌舞劇表演方式,優雅又華美。特別是男主角帶著僮僕夜訪女主角所住的院落,和女主角丫環俏皮詼諧的對話,減緩了緊張的氣氛。男主角名為「李夢龍」,諧音「朦朧」,有象徵著遙不可得、倏忽即逝的感覺;劇中有兩首詩寫得很優美:「不寫詩和詞,秀帕寄心思;春蠶絲難盡,此心君可知?」、「一首絕妙詞,卿心我深知;情寫素羅帕,滿眼都是思。」不必言說而此情此感即在眉目之間的相知,問人間有幾?另外,在韻的應用上,這四首多押有悠長的韻攝如通、江、山、效、宕等等,通常會以一兩個韻部為主,偶有不押韻處。
表演完後演員謝幕,播放感謝音樂,不忘提醒大家他們是「從大陸來的浙江小百花越劇團」,這行銷…做得真俐落。看完以後雖然還是不會喜歡國劇,但至少可以接受越劇了。(p.s.其實這篇應該早點動筆的,時隔一個月多,很多感想早已溜之不回,無法殫記真是件可惜的事。)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