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8-08 17:10:54| 人氣3,003|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4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排灣的古樓傳說

    排灣文化中,以家屋作為基本社會單位,及頭目制度的階級社會最為特色。和過去排灣族家屋研究相對照之下,家仍是他們重要的核心價值。家屋內的分工則從夫妻為一體的共同操持家務,轉變為男主外、女主內的現象。但比起性別,長嗣的責任是人們更關心的。因此長嗣仍是受到尊重,同胞亦是人們指稱彼此關係的詞彙。頭目則被看作部落的長嗣,是整個部落的起源,起源論述便成為各頭目家族強調自己地位的方式,並由長嗣來繼承位置。但本文更進一步指出,通婚或是個人能力其實都有讓權力地位改變的可能性。

1437470623109.jpg





古樓部落(Kuljaljau)在居民口傳上,他們的祖先是自臺灣東部往西部定居而建立的部落。在最早的時期可上溯最早的居住地是在 Kurasaru舊社;後來有三位青年在一個機會裡離開部落,在巡視獵區以及尋找要新建房屋的地點時,因為獵狗的指引到達某一處,獵狗便低吼著不肯離去,於是就在該處見了第一棟房子,此地也就被稱為Kuljaljau社(舊古樓)。所蓋的第一棟房子也取名為Girhing。後來,三兄弟意見不合,決定分家,各自建立房屋居住;但三人仍並排建屋,老二的家屋取名為Qamulil;老三取家屋名為Radan。這三個家名,正是舊古樓傳統上三個主要頭目家系的名稱,從此也開拓了舊古樓日後雄厚的聲勢地位。

 

  古樓在日後的發展,部落聲勢日益壯大、人口倍增,據說最盛時期的戶數曾達四百多戶。當時日本治臺時期,為分化其勢力,所以採取鼓勵的態度將他們分批遷往他處,依據村民記憶在這時期共有五次重要的遷移,依時間先後分別是:

 

(1)第一批遷往臺東縣太麻里鄉新興村,由頭目Gurugurh領導的族人。

(2)第二批遷往臺東縣金峰鄉賓茂村,由頭目Girhing家領導。

(3)第三批於1940年,由Radan家頭目領導遷往臺東縣達仁鄉的東高社。之後又於1952年再遷下至土坂村,另有一批分開遷至南田村。

(4)在舊古樓時期,陸續有些家戶遷到高見社,戶數漸達百戶。因此在1950年獨立設為高見村;到1960年又遷至力里溪北岸。1962年與白鷺村合併為南和村。

(5)最後一批是留在舊古樓的居民,在1957年由政府的安排下,一起遷到現在的古樓村(Kuljaljau)。

 

  屏東縣來義鄉古樓村可說是五年祖靈祭(maljeveq)祭儀與歌謠保存得最完整的村落,也是五年祖靈祭起源地之一,流傳著祖先Ljemedj到神靈界學習五年祭等祭儀,把小米等作物種苗帶到人間,並與女神Drenge結婚,然後派遣子女來人間傳授祭儀的「真實傳說」(tjaucikel)。古樓排灣族人對祖先以及故居的緬思之情也充分表達於古調歌謠中。先祖由東部遷移而來,在定居的第一個聚落Kurasa時期便流傳的曲調ulung tjavari,歌詞中提到芳香的、代表女子的tjavari樹的種子散布在林野。祖先後來建立了古樓村,在山上的村落居住了數百年,才於1957年左右遷移到屏東縣來義鄉的古樓現址。村人對古樓故居魂牽夢繫,深刻的思念在「古樓思戀曲」中表露無遺。無論是五年祭歌舞、unanasi和uinsatseqalj等一般性歌舞、或山野傳唱的情歌、以及暗夜中追求女子的笛聲等,都在古樓人的心頭縈繞,永難磨滅。

 

參考資料來源【臺灣原住民歷史語言文化大辭典網路版】

台長: beya
人氣(3,003) | 回應(2)| 推薦 (4)|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 個人分類: 名人時錄 |
此分類下一篇:想念
此分類上一篇:一個懂得拒絕的人

慕松
謝謝排灣歷史之分享~
週一平安吉祥~
午安!~
^_^
2015-12-21 11:28:18
慕松
好友午安~
耶誕快樂!~
午餐愉快!~
^_^
2015-12-24 12:30:39
版主回應
Thanks
2016-01-08 21:58:5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