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興衰有周期 ---海明---
前蘇聯學者沙波什尼克夫夫婦曾將他們有關人體節律的研究成果公布於眾。他們指出,人的一生中不斷發生的生理及心理變化,都不可避免地受制於人體生物節律。
大多數人七年為一個周期,少數人為八年。在每一周期內,人的健康、精力和才智都要經歷從旺盛到衰減的過程,可分為「健康穩定年齡」和「健康衰減年齡」兩個階段,對以七年為節律周期人來講,其健康衰減年齡分別為一、七、十四、二十一、二十八、三十五、四十二、四十九、五十六、六十三、七十、七十七、八十四、九十一歲……,即七的倍數;以八年為節律周期的人為一、八、十六、二十四、三十二、四十、四十八、五十六、六十四、七十二、八十、八十八、九十六歲……即八的倍數。
經過研究,他們還發現處於「健康衰減年齡」的人死亡率最高。在「健康衰減年齡」階段,人的心理和生理負擔急劇加重,突出表現在精神系統方面。人在這期間常表現為容易激動,心胸狹窄,憂慮多疑,甚至會導致嚴重後果。特別是三十五歲至五十歲常感情用事者,表現得尤其明顯。
一般說來「健康衰減年齡」平均持續一年,並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延長。這種過度速度還因人而異,主要受身體狀況、精神狀態和其他個人因素的制約。
有潔癖的人怕鬍子 ---楊仲揆---
在現代生活中,大家都發現一個怪現象:該有鬍子的中老年人,每天拚命刮鬍子,而且以不刮鬍子為不禮貌;不該有鬍子的青年少年,卻硬留鬍子,而且以留鬍子為時髦。我並不反對男人留鬍子,只是,留了就應該好好修剪,使它美化,和頭髮一樣,都應該修飾整潔。
古人很多是留鬍子的,古人留鬍子,都很考究,關雲長是有名的美髯公,他的鬍子是錦襄兜著的。我曾親見過的現代美髯公,計有于右任、畫家張大千和書法家劉延濤等。他們都是一把白髯,飄然若神仙中人,的確令人羨煞。
但古人也有討厭鬍子的,尤以有潔癖的人為然。
明代顏元慶著<<雲林遺事>>中,有一則談布衣名士元鎮的故事,頗為有趣:「同郡有富室,池館芙蓉盛開,邀雲林飲,庖人出饌,拂衣起,不可止。主人驚愕,叩其所以。曰:『庖人多髯鬚,多者不潔,吾何留焉!』坐客相顧哄堂。」
有潔癖的元鎮,見了滿嘴鬍子的廚師上菜,嚇得馬上起立逃席。理由是鬍子多的人一定不乾淨,這個理由妙得令人哄堂大笑。不過,憑良心講,假如同桌有人滿嘴鬍子如戟,亂如蓬麻,再加上一些零落的湯水飯粒和菜渣,點染其間,其髒亂污穢,的確也令人噁心欲吐。
鬍子可留,要留得淨潔而美。吃飯時,尤應注意不要污染。
農業分三色
農業分三色,即所謂「三色農業」:綠色農業、藍色農業和白色農業。
綠色農業-即傳統農業,它以水、土、肥為中心,取率作、栽培、育種等措施,以獲取農豐收。
藍色農業-是利用高科技開發海洋生物資源,發展水域農業,是創建人類社會的第二個農業。
白色農業-指微生物農業和生物細胞農業。它是一項生物技術工程。在白色農業的生產過程中,不會造成環境污染,白色農最易實現農業生產工廠合成化。
冰心愛攻瑰
冰心女士生前素愛玻瑰,無論冬夏,只要有就要在桌前插上一兩枚。
巴金先生九十壽誕時,冰心特意囑咐,她送給他的花籃要用九十朵亮麗的紅玻瑰組成做一個「壽」字,不能用別的花替代。
曾有人問冰心女士何以獨愛攻瑰?
她說,玻瑰不但有顏色,還有剌。剌代表花的風骨,人不能隨便摘採,別的花沒有刺,玻瑰是以刺聞名的。
一個人沒有刺,也就沒有風骨。巴金就是一個有風骨的人,他提倡講真話。
我一無所有,無權可奪、無霸可稱、無級可降,我也就不怕講真話,人有刺有風骨,才能剛正不阿。冰心的這一番話,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朝陽夕陽強度同
如果清晨和傍晚的氣象條件相同日出和日落的陽光強度應該是一樣的。可是我們總感覺朝陽比夕陽刺眼,這是為什麼?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有這樣的體驗:白天,當我們走進電影院,會感到裡面漆黑一團,過一會兒才能看到裡面的座位;當我們看完電影,從裡面出來時又會感到外面的光特別刺眼,過一會兒才能適應外面的亮度。朝陽比夕陽剌眼就是這個道理。清晨太陽突然映入眼廉使我們感到很剌眼。相反,到了傍晚,由於眼睛已經適應了白天的陽光強度,自然就不會感到夕陽剌眼了。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