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要求員工的工作態度、做事的彈性、協商的空間以前,主管們是否也檢視了自己的工作態度、彈性,還有協商的空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繼「誰鳥我?」後,昨日感受到主管們對我的輕視。
手舞足蹈地在眾同事面前轉述那位出養人說:「院長您會親自出馬吧?不要派那個『小妹妹』過來,她什麼都不懂!」
是要嘲笑員工,或是挺員工,在那一刻真的充分感受到了。
或許主管可以對出養人說:「我們的社工員確實沒有決定權,但她並非什麼都不懂!」而不是在那邊嘻嘻哈哈。
是平常擁有太多的支配權而矇蔽了眼,忘記本院的機制:第一線的社工員都要回去請主管評估,然後再回覆案家!
還好昨日下班後與同事們聚餐、互吐苦水,也不覺得自己有多挫折了。
今日不知哪來的勇氣,將一切的不合理全盤托出。
或許是同事昨日說:「小貝,很屌,是個狠角色。」
或許也嚥不下被嘲笑的屈辱,還有揮之不去的OS.「笑三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後來此案由院長要親自帶我出馬,原約定今日再訪,但出了變數,要改到明日,但我已與其他案家有約。
所以我先與第一線主管討論,我表達了:對我而言,每個案都很重要,我既已與其他案家有約,那麼那個時段我就無法參與「誰鳥我案」。
組長竟回答:「那妳就學不到東西。」
可能就這句話吧!我整個發火,把「誰鳥我案」的失敗點,我的無力處又敘說了一遍,不知哪來的自信,或許是自尊吧!我反問「怎麼會學不到東西?」
我清楚「誰鳥我案」的失敗處,換做任何一個社工,都會告訴案家「我得回去告訴我的主管們,請他們決定後,我再回覆你。」主管們到底有沒有看見我們的無力處?
那個當下她回覆我那句話的用意是要我配合院長的時間,暗示「誰鳥我案」較重要,卻不去問我為什麼我做這樣的決定,若我不極力為我已約好的案家爭取,她亦不會與院長溝通,而是會叫我要「配合」院長。
在我極力爭取過後,雖然沒有得到任何的支持......
但至少得到與院長溝通的平台。
終於我等到了這句話:「妳進來工作這段期間的困難是什麼?」
我告訴她,「誰鳥我案」我根本沒有任何籌碼去滿足案家的需求,在電話聯絡要約家訪時,案家就告訴我她不需要家訪,她只想馬上知道何時可以安置baby,我也回覆組長,詢問該如何是好,她仍然只給我一個訊息是「先去家訪。」家訪完才能評估,經主管們決定後,再給她回覆,也沒有告訴我早就有床位在等baby了......
後來,終於有聽到我想聽的答覆,院長說我既然是一線社工,一定會比組長清楚案況,所以......簡單說就是我可以有我自己的判斷,而不用一定要遵從組長下指令。
另外,院長也有詢問我原本的安排,及是否有可以協調家訪的時間。
終於有一種被尊重是一個social worker的感覺了。
我不會因為「誰鳥我案」是院長接的就覺得特別重要,對我而言,每個案都很重要,只是究竟主管們有沒有尊重社工員的工作方式?有沒有花心思去理解社工員會這樣做的理由?或是直接下一些指令,明示或暗示我們應該怎麼做,而沒有任何討論的空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很多時候,訊息到組長那邊就中斷了,她要我們犧牲自己,然後說這就是社工,社工就是會有很多挫折,她的說法沒有任何信服力,沒有協商的空間,溝通的機制僵化而沒有彈性。
如果有一天我是第一線督導,不要忘了多同理第一線的社工,然後給予他們更多的支持和肯定。
文章定位:
人氣(70) | 回應(0)| 推薦 (
0)|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