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血」的日語=「献血(けんけつ)」,照字面上的意思來看的話,好像是把血獻給什麼人似的;明明是把血抽出來提供給需要的人使用,在日語上感覺就很像原始祭典似的把溫熱的鮮血獻給祭拜對象……囧……
○。O○。oO○o O。。○o O o○。o。Oo○。O○。oO○○。O○。o○。O
打從認識學姊S後,絕大多數的週末時間都是跟S學姊到處亂晃來打發時間。沒有交通工具的我們最常利用的就是地下鐵和公車,而且非常巧合地,從去年(2006年)的四月份開始,每個月的8日、每週六‧日、以及假日,名古屋市內─「地下鐵和公車通用一日券」從過去的840日圓降價到600日圓;這對我跟學姊來說簡直是天大的好消息。每週末購買一日券似乎已成為我跟S學姊的例行公事,真覺得名古屋市交通局應該頒張VIP卡給我們。
而我們最常去的地方就是名古屋的「榮(さかえ)」;因為那邊有最大的書店和好吃的定食-「石河」(註1)。
名古屋的「榮(さかえ)」大概就等於台北之於「東區」的感覺,一些著名的大型百貨公司,甚至於專屬年輕人的購物中心,龐大的地下街都在這邊。而且在去年11月中左右,在這邊還新開了一家「ロボットミュージアム(機器人博物館)(註2)」,入場券要日幣1200(約台幣四百多);裡面不例外地附設紀念品販賣部,不過光是販賣部就很值得一逛,裡面除了有展示最新型的機器人玩具,還有「鉄腕アドム(原子小金剛)」的週邊商品,從食物到家電應有盡有,重點是逛販賣部‧不‧用‧錢!!!(好的,工商時間結束……名古屋市交通局和機器人館付我的廣告費,上述的文字應該足夠了……)不過,因為一切的開始都跟「機器人博物館」脫不了關係,所以不得不介紹一下它。
去年11月的某天,我們依照往常買了一日券,且照例搭公車來到了「榮」這個地方;剛好那天時間有點早還不是午餐時間,我們就跑去參觀了一下「機器人博物館」的販賣部,也順便跟門口的兩尊機器人門神們照相。之後,12月的某個週末我跟S學姊又來到了「榮」,本來打算直接去吃飯的,剛好眼尖的我看到對面的機器人館前面的那兩尊門神換上聖誕裝,喜歡照相的我當然二話不說拉著S學姊要到對面去照它們。到了對面照完像後,就被兩個穿著紅十字會背心的歐巴桑圍住,要我們響應前面廣場的捐血活動。
在台灣我本身就有在捐血,來日本後其實還瞞想利用捐血的機會看看日本跟台灣有沒有差異,只是一直沒有機會;而那天剛好她們在找人捐,於是我馬上答應去捐血。S學姊看我二話不說又要衝了,倒是有點小吃驚似的,不過當時的我已經滿腦子都是「捐血!捐血!捐血!」,來這邊的目的-「吃‧午‧餐」早就被我拋到腦後去了,同行的S學姊彷彿是被我拋棄的○○(自己填)一樣,頓時隱形消失了!
來到流動捐血車前的攤位,填好資料後就坐在石油暖爐前等著上車捐血,旁邊還有提供罐裝的熱茶供我們飲用以補充水分。上車後,先量血壓以及確認一些資料上的問題後,緊接著就是測量血紅素。在台灣的話,通常都是用針在手指頭第一節手心側戳個小洞,然後用擠出幾滴血來做測試;而日本的話,竟然用針筒插入手臂的血管抽了一小筒血……真不知道抽那麼多要幹嘛!?檢查OK後,在台灣會問你說要用哪隻手捐,而日本則是指定你得用哪手捐,她要我用左手捐。
捐血車的配備基本上跟台灣差不了多少,只是座位的話明顯比台灣少,台灣的話一台車好像有四張或五張捐血椅,而日本的只有三個。而且捐血條件男女生都得50kg以上,可捐的血量分別是400cc和200cc,不知道是日本人比較怕死還是台灣人太猛了!之後的捐血程序就跟台灣沒什麼兩樣,唯一的差別就是,台灣的話會要你不停的握拳放鬆‧握拳放鬆,而日本的話則是不舒服的話可以握拳然後在放鬆一下;然後旁邊有一台機器,集血袋就放在裡面,機器會左右搖晃方便血液流動,台灣的話好像沒有這樣-通常都只是把血袋掛在椅子側面。捐完血後,護士要我下車到另外一台車上休息吃餅乾喝飲料,自由休息到我想走為止……。不過,我只是稍微休息一下,喝瓶柳橙汁後就跟S學姊跑去吃午餐了!
後記:
為了拍照而大失「血」。但是也因此多了一張卡……,拿到一張很像超市集點卡的捐血卡,上面還清楚地標示捐了幾次,下次可以捐血的時間日期。
PS:
1.「いし河(石河)」:詳細介紹可參考「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ayumi1125/3/1275392299/20061111063431/」
2.機器人博物館:「
http://www.robot-museum.net/index.php」
3.圖一:很像集點卡的捐血卡。
圖二:「機器人博物館」前的兩尊門神。著裝前和著裝後。就是為了拍著裝後,而大失「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