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11-24 10:52:56| 人氣20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訪“桃李杯”舞賽三位金獎得主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圖為 徐丹青《回憶》
文:SOHU記者張藝

在本屆高手林立的“桃李杯”青少年舞蹈比賽中,上海的3位女孩奪得了芭蕾舞和中國舞項目的3個金獎。她們都是在校學生,分別來自上海戲劇學院戲曲舞蹈分院以及上海戲劇學院附屬舞蹈學校。昨天,記者來到她們中間,探究幾朵“芬芳桃李”背後的故事。

  張靜

  (芭蕾舞青年組金獎得主)

  孤傲冷艷的氣質,修長挺拔的身段,溢彩流光的裙飾,在“桃李杯”芭蕾舞青年組比賽中,拿著手鼓的“艾絲梅拉達”一出場,就引起了臺下觀眾的陣陣喝彩。其實,舞臺上光彩照人的“艾絲梅拉達”在臺下是個文靜秀氣的姑娘,一如她的名字──張靜。

  作為一名上海戲劇學院戲曲舞蹈分院的大三學生,在眾多來自專業舞團、有著多年舞臺經驗的參賽者中拔得頭籌,實在很不容易。但張靜卻依然平靜,她告訴記者,“這次獲獎只是實現了我努力爭取的目標”。

  在指導老師朱美麗的印象裏,張靜是一個很能吃苦的上海姑娘。為了保持良好的身段,在集訓的3個月中,她拒絕了環境舒適的學校寢室,堅持每天早晨隨著父親的自行車,從龍華的家跑到學校,又在晚上自己擠車回家。

  在成都第一次走臺,因為對燈光、場地不適應,張靜一時跟不上節奏,是指導老師把她給罵醒了。在老師的罵聲中她哭得很委屈,哭完以後擦把臉,上臺繼續練,終於找回了平日的感覺。“為了這次比賽,朱老師為我設計了十幾套服裝,平時還細心照顧我,真像我的媽媽一樣。”張靜十分靦腆地笑了,露出兩個深深的酒窩。

  徐丹青

  (芭蕾舞少年甲組金獎得主)
16歲的徐丹青又一次獲得了冠軍──第七界桃李杯芭蕾少年組一等獎,秀氣文弱的面孔,配上1‧68米的纖細身材,徐丹青並不搶眼,但她特有的文秀氣質,就像冬日裏的湖水清冽柔美,讓人記住了這個來自上海的女孩。徐丹青說自己從小性格都是柔柔的、慢慢的,“好像天生就是跳古典芭蕾的命”,進校7年,自己也最喜歡古典派的優雅舒緩。
  在舞蹈學校看到徐丹青,覺得她比上次見面時更瘦了。有過國際比賽經驗的她,說起這次比賽時一臉的認真:“國際比賽壓力固然很大,但如今中國的芭蕾事業發展很快,我在這次比賽中並不佔優勢。”

  剛到成都時,由於賽事節奏緊張,而且吃不慣辣的東西,徐丹青有一陣很不適應。不過她很快調整了情緒,在基訓課和舞臺比賽中表現出色。“幸好我馬上就習慣了,現在開始喜歡吃辣了。”徐丹青白淨的臉上滿是孩子氣。

  父母為她取名“丹青”,希望她在畫畫上有所成就。但丹青自小卻獨愛跳舞,於是為了鍛煉她的膽子,父母將她送進了“東方小伙伴藝術團”。此後,她不僅因為跳舞得到出國深造的機會,而且她表演的現代舞《回憶》還獲得了洛桑比賽的現代舞單項獎。

  徐丹青並不滿足於現狀,她即將前往澳大利亞墨爾本國家芭蕾舞團附屬舞蹈學校深造。而她給自己定下的目標是:“向自己崇拜的蔡麗君老師看齊。”

  單文霞

  (中國舞少年乙組金獎得主)

  說起自己得的這個金獎,單文霞忽閃著大眼睛,第一句話就是:“我真是沒有想到。”確實,中國舞少年乙組的參賽選手是本屆“桃李杯”所有組別中最多的,共有90名。無論是來自外地的選手,還是自己的同學,都是實力很強的競爭對手,“我能得獎純屬意外。”她說。

  其實,單文霞能與舞蹈結緣應該也是個意外。她小時候走路有些內八字,因而母親把她送去學舞,想矯正一下她的走姿。豈料小文霞一聽到音樂就手舞足蹈起來,從此便與舞蹈結下不解之緣。

  在這次比賽中,她表演的劇目是由侗睿睿編導的《如夢年華》,早在一年前就開始著手準備了。“經過6個星期的集訓,誰知道一踏上舞臺還是雙腿發軟。”單文霞不好意思地笑了。

台長: 舞影
人氣(20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校園社團(社團、班級、校友會、同學會)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