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7-04 10:21:09| 人氣18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轉帖──戴愛蓮先生關於舞蹈考級的評論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戴愛蓮 〈芭蕾考級之我見〉


最近,讀了《中國藝術報》上一篇題為《該不該引進國外芭蕾考級》(以下簡稱“該”文)的文章,頗感興趣。身為舞界同仁,本人亦習舞多年,自信對芭蕾藝術也有一定的認識。對此問題,我的觀點似與《該》文不同,不妨“拿將”出來,與諸公榷之。


首先,舞蹈學院引進芭蕾考級制度,乃公德之舉。芭蕾,作為世界舞蹈藝術的精華,其典範性、科學性和體系化的水平,是首屈一指的。其中,規範化,是其價值體現的重要標幟;而考級制,又是實現其規範化的核心手段,也是衡量一地、一處芭蕾發展狀況的尺度。


考級制度中,教員的資格認定,是個重要的環節。要締造傑出的芭蕾演員,教員的質量是個本質性的問題。好演員並不一定是好教員!在國際上,芭蕾教員一定是要有資格認證的,每位受聘者,都須在相關的《舞蹈》雜誌上,刊出各自的資格證書,才能得到學員的信任。這也是各類舞校得以運行的基本條件。然而這一點,恰恰是我國的芭蕾教學亟待完善的內容:一方面,我們的教員缺乏統一的指標認定,各行其是,“流派”眾多;另一方面,教師水平參差不齊。引進考級制度的目的,就是要在培養教員、提高教學質量的基礎上,實現芭蕾藝術統一的規範標準,使我們的舞蹈教育邁入世界先進行列。


其次,懂得關懷學生、愛護學生,是一個合格芭蕾教員必備的素質。芭蕾訓練,是以人體解剖學為基礎的,是依照人體結構形成的一整套科學的訓練體系。人體是舞蹈的工具,因此必須愛護之,而且應達到無微不至的程度;同時,還需要量才使用,尤如製作提琴的木頭,一定要找合適的材料,才能挑選來用。


不可否認,芭蕾教育,是一件十分嚴謹、細緻、精確的事情,有它特別的規律性,來不得絲毫的隨意 我真擔心,我們國內居然有那麼多人在教芭蕾?他們當中,真正具備教學資格的究竟能佔多大比例?如果他們不“懂行”,或不小心,是會傷了孩子們的身體的,那將是一種相當可悲的後果!


基於此,我認為,應該歡迎英國皇家舞蹈學院的芭蕾考級制到中國來,目的是專門培訓我們的教員,提高整個芭蕾教學的水平。


成立於1920年的英國皇家舞蹈學院。在世界芭蕾史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至今仍在不斷進取之中。作為芭蕾藝術的一個重要方面,它為“英國芭蕾”培育了─代代優秀的芭蕾藝術家但一個階段內,學院為了擴大招生。教學質量曾出現“滑坡”。這主要是決策層出了問題: 80年代後,學院做了“11年規劃”,領導者易人。政策納入正軌,使其逐漸恢復了生機它的芭蕾考級制度,已經確立了世界聲譽。即使是以培養學員著稱的英國皇家芭蕾學校,也有為期三年的教員訓練班,專門培養教員:而它的演員班。同樣要安排─年的教員訓練課程的東西相當多。


中國芭蕾的真正發展,始於五十年代。北京舞蹈學校建立時,聘請蘇聯專家開辦過─個為期五個月的教員訓練班。當時,總政歌舞團等部隊系統也請過─位匈牙利專家來教芭蕾,我有幸去看課,感覺他的水平高於蘇聯專家。


當時,北京舞蹈學校的芭蕾教學大綱存在不少問題:給二年級學生安排的課程,實際上應該是四年級畢業後才能完成的。因為人體的肌肉,只有具備了“鋼”的素質。亦即具備廠─定的韌度──力度和軟度,才能達到完成芭蕾技巧所必須的條件,否則,就會違背人體的基本構造,造成各種不良影響。所以,當時無法避免地出現了兩個問題:(1)職業病。 許多孩子“平足”,這表明,我們的芭蕾“外開”訓練不是從胯部做起的,而是從“擰腳腕子”實現的,並非真正的“外開”,由此便形成了一系列反科學的“毛病”,許多膝傷、扭傷、脫位等,都源於此。(2)二年級的學生,正處於生長期,正是“長骨頭”的時候,但因課程負擔過重,影響了他們的正常發育,造成很多孩子不“長個兒”,尤其是男班孩子.這些“後遺症”都不是偶然發生的,但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我們的“見識”不廣,知識有限。


熟知芭蕾歷史的人自然曉得,芭蕾源於意大利,又在法國中興。到本世紀前半葉輝煌於蘇俄,如今已遍地開花。就基礎而言,它不外呼“切凱蒂”和“布農維爾”兩大體系,分別繼承了意大利與法國的芭蕾傳統。英國皇家芭蕾舞團的演員,多出自“切凱蒂”的門下,而切氏更是俄羅斯芭蕾的奠基人。實質上,在世界芭蕾領域裏,本無所謂“英國派”或“俄羅斯派”的硬性分辨,基礎都是共同的。所異者,不過“風格”而已。


中國芭蕾,本來就是“舶來品”,法國、俄國、英國的歷史都比我們長;我們的學生,都以能夠出國深造、考試、比賽為榮.卻為何接受不了一種外來的芭蕾考級制?英國皇家芭蕾舞團,很早就以皇家舞院的系統培養教員了,該團訪華時,曾向中方徵求過派教員赴英培訓的意見。實際上,芭蕾在中國的歷史不長,有眾多學術問題亟待解決,需要海內外各種力量的有益幫助。對它來說,“開放”應該是一種永恆的態度。記得五十年代,我曾看過上海舞校胡蓉蓉帶的芭蕾班的課,當時我認為,它定會超過北京舞院。改革開放後,國際交流得以空前繁榮,我們的眼界開闊了。北京舞院聘請了許多外國專家授課,教學水平有了長足進步,重新樹立了自己的“芭蕾形象”,得到了好評。可見,一個國家芭蕾水平的高低,關鍵在教員質量。


80年代初,我在瑞典舞蹈博物館,參觀過一個名為“蘇聯芭蕾歷史二


百年”的展覽,場面很壯觀,但也很遺憾!因為該展覽隻字未提兩個奠基人的名字,也就是說,這個展覽沒有反映出蘇聯芭蕾真實而客觀的歷史來源。這兩個名字,一位是瑞典人,克里斯迪安‧約翰松,作為“布農維爾”芭蕾體系的忠實信徒(當然,布農維爾也是繼承了芭蕾的“法國傳統”的),他一直活躍於俄國芭蕾舞壇,是蘇俄芭蕾的一位主要“建築人”;另一位“建構者”,便是切凱蒂,從十九世紀下半葉起,這位意大利人就在彼得堡任教、演出,俄羅斯及世界上幾乎所有最好的芭蕾演員,瓦崗諾娃、尼克萊‧列加特、尼金斯基、福金、裏法爾、安東‧道林,大都出自他的門下,他是芭蕾史上“最偉大的教員之一”,也是馳名世界的“佳吉列夫芭蕾舞團”的芭蕾大師。我很奇怪,展覽為什麼不提他們?也許因為他們不是俄國人的緣故吧!但俄羅斯芭蕾的確又是因他們而興盛起來的。


我很欣慰,《該》文提到了澳大利亞芭蕾的優長之處,而據我所知,澳大利亞芭蕾舞團的創始人,也是出自英國芭蕾大師克拉斯克的門下。聲名日漸的加拿大芭蕾舞團,同樣是宗法古典芭蕾傳統的團體。芭蕾,是迄今為止最科學的舞蹈訓練體系,由於以切凱蒂為代表的大師們的努力,使這套系統達到了幾近完美的程度,因而多少年來,芭蕾的基礎訓練始終延續著這個源於意大利和法國的古典傳統。英國皇家舞蹈學院,至今在教學中,還保留著切凱蒂的教程。當然,芭蕾作為世界性的藝術,傳播四方,自然要受到不同民族,地區、文化的影響,並在與之融合的過程中,產生新的風格樣式,俄羅斯芭蕾,就是很好的例證之一。


總之,不論派別怎樣,先要看教員如何、教學大綱是否科學?英國皇家舞院也聘請俄國教員任教,主要關注於他們個人的教學水平.我國專業芭蕾教育初期,從蘇聯聘請的基礎芭蕾教學專家有問題,只教了五個月,卻六下了不少毛病,這直接導致了當時舞校的教學大綱不科學。


英國皇家舞院的芭蕾考級,先以教員為對象.他們不僅要學習解剖學,還須學習如何嚴格地對待音樂,如何將芭蕾當做‧綜合藝術’認識.今天,我們的芭蕾市場繁榮了,人們的芭蕾欲望大增,各種芭蕾教育的機會大長,教員奇缺,這是好事!我們需要來自八方的有識之士,只要可以幫助我們的芭蕾事業提高與發展,就不應排斥“外來因素”。閉關自守,不是“國際藝術”的品格,


同時,外考入華,更能創造“競爭機制”,有利於儘快改善我們的教學狀態,增強競爭力,促進我們事業的健康發展.這對我們沒有害處,不能以“狹隘民族主義”的視點看問題。


關於芭蕾職業病的形成,原因很多。但在三、四十年代,芭蕾教學中是沒有聽過這個名詞的。這說明,現在的教育忽視了基礎訓練的科學性和正確性。芭蕾訓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快馬加鞭”、一蹴而就,否則,只能增加演員的“無謂勞動”,縮短他們的藝術壽命。


1986年,中央芭蕾舞團訪美演出,演員班底全部採自北京舞蹈學院,因為我們當時的專業芭蕾教育水平有了極大提高,培養了一批具備相當藝術造詣且享有國際聲譽的演員,因此,這次演出獲得了成功。今天,國人對芭蕾的認識又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普及性的芭蕾教育需求增長迅速,在這種時刻,各種類型的教育方法和高水平平的教員都是我們所需要的,不必顧及派別的來源。


眾所週知,芭蕾教員到世界各地都是可以教學的,不存在什麼固定派別,中國學生不可能全部出國留學。既然如此,人家主動上門“面授機宜”我們自可“坐享其成”有何損失呢?此外,我們應該多讀些舞蹈的歷史,搞清我們的依憑和應走的路,最好不要盲目“內收”。


至於芭蕾的“中國派”,我並不認為它存在,真的要想成為一個派別,我認為,必須要有足以構成體系的演齣劇目。這方面,我們似乎並不完備。若一定要說,存在芭蕾的“中國派”,我也認可。因為,我們舞院、舞校培養的“中國古典舞”專業的學生,是可以勝任芭蕾舞演員的角色的.這說明,我們的古典舞系統中包含了芭蕾的成分.這對芭蕾是有益的,但對我們自己的傳統繼承來說,恐怕就有問題了。中國舞的“路子”應該另外找才對!




**********************************
舞蹈大師──戴愛蓮

聯合國教科文舞蹈理事會副主席。被譽為溝通中西方文化的大師 。
戴先生從小在英國學藝,是“英國派”的擁護者。

台長: 舞影
人氣(18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