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3-14 18:37:57| 人氣8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從《淚泉》到《愛泉》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中央芭蕾舞團新編古典芭蕾舞劇《淚泉》演出場景



  從《淚泉》到《愛泉》

  《愛泉》的故事素材發生在13世紀,當時蒙古(韃靼)軍隊遠征歐洲,一個韃靼王愛上了波蘭公主,之後演化出了一段悲劇。俄羅斯詩人普希金曾以此為素材,寫下不朽的詩作《致巴赫奇拉依宮的噴泉》。中芭曾於上世紀60年代演出過具有俄羅斯風格的此劇,不過這次,與中芭合作的是美國休斯頓芭蕾舞團的現任藝術指導史蒂文森,他對音樂、舞美和故事情節等方面重新編排,創作了一個新版本。

  去年10月,中芭在北京天橋劇場首演該劇時用的名字是《淚泉》,但這次在廣州演出用的卻是《愛泉》。友誼劇院的賴小姐解釋說:“我們覺得用‘淚’作名字顯得太過悲悲切切,所以用了‘愛’來命名。”

 


 從舞技到演技

  中央芭蕾舞團的演員全部來自於北京舞蹈學院,基本功紮實,技巧全面。因此,很多觀眾都認為該團十分強調舞蹈技巧,喜歡通過高難度的動作來打動觀眾。但據了解,這個炫技的特點在《愛泉》一劇中有所改變,一些曾經看過此劇的觀眾告訴記者:“《愛泉》芭蕾舞劇更突出了戲劇性,中芭的演員在這個劇目中更注重自己的表演,而不是技巧。”業內人士大多認為這次的變化與史蒂文森的加入有很大的原因,因為其一貫的導演風格就是注重舞臺演出中的戲劇性衝突。




  史蒂文森再續中國緣

  《愛泉》的編導史蒂文森今年已66歲高齡,即將退休,在告別芭蕾舞臺之前,他預計將為全世界幾個重要的芭蕾舞團指導編排幾個大型作品,而中國的中央芭蕾舞團則是他選擇的第一站。

  這並不是他與中國的首次合作,早在1978年,史蒂文森就代表美國政府來華進行文化交流活動,此後幾乎每年都赴北京舞蹈學院授課,後來還幫助北京舞蹈學院開設了編導系。據悉,史蒂文森對這次的合作非常認真:還把自己多年的合作伙伴也拉了進來,舞美設計是其學生兼多年來的合作伙伴托馬斯‧波伊德,音樂編輯是其助手凱瑟琳女士;還特約了中國著名設計師李克瑜擔任服裝設計師。







————————————————————————



從技巧表演邁向戲劇表演——中芭《淚泉》展示新一代芭蕾演員實力


中央芭蕾舞團新編古典芭蕾舞劇《淚泉》昨晚結束了在上海的最後一場演出。這部舞劇向上海芭蕾舞迷展示了中芭引以爲榮的“金獎”陣容的強大實力,特別是張劍、朱妍、孫傑三位主角富有戲劇張力的表演,展示了我國新一代芭蕾舞者從技巧表演向戲劇表演邁出的一大步。

  《淚泉》對中國芭蕾觀衆來說似乎是熟悉的,又仿佛是陌生的。這部根據著名詩人普希金敍事詩改編的世界著名古典芭蕾舞劇,講述了在13世紀的歐亞大陸上,一位韃靼王愛上波蘭公主的悲劇故事。據悉,中芭曾於上世紀60年代在北京演過俄羅斯傳統的四幕版本,在“文革”中遭到禁演封殺。今年,中芭請來國際著名芭蕾大師本·史蒂文森出任編導,完成了一個從音樂、舞美到情節全部煥然一新的二幕舞劇。

  《淚泉》講述了一個古老的傳說:韃靼王吉列可汗深愛波蘭貴族少女瑪麗婭,就將其全家殺死後把她搶入宮中,而瑪麗婭卻被韃靼王的寵妃紮列瑪妒殺。敍事詩體現了普希金對愛欲的悲憫和寬恕。新版《淚泉》中古典芭蕾傳統的盛大群舞較爲有氣勢,但該劇的光芒更集中在幾位主角身上。第一幕中瑪麗婭和未婚夫滿懷甜蜜的雙人舞,第二幕中韃靼王與兩位女子之間錯綜複雜的雙人舞和三人舞,都顯示了編者史蒂文森深厚的戲劇型編舞功力。三位主角技術完美,表演淋漓盡致,舉手投足和一顰一笑中都有“戲”。張劍扮演的瑪麗婭尤其出色,當她起舞時,那裙裾四周都蕩漾著憂傷——無論愛與恨,悲與恕,都讓人感受到那發自內心深處的情感在洶湧。

  應該說,《淚泉》體現了中央芭蕾舞團從浪漫芭蕾向戲劇芭蕾的成功邁進,尤其是三位主角出色的戲劇化表演極具欣賞性。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全劇的群舞似乎過於單一,缺少變化。此外,雖然孫傑飾演的韃靼王幾近完美,但仍不能掩蓋劇中女演員總體實力明顯高於男演員的事實,舞臺上陰盛陽衰的局面,讓人感歎中國芭蕾的確缺少技術和力量全面的男演員。史蒂文森在上海接受採訪時也曾向記者抱怨,中國男演員大多太過清秀斯文,老先生納悶地問:“1978年我來中國時,好像沒有這樣的難題?

台長: 舞影
人氣(8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