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2-11 14:46:23| 人氣12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演 員、觀 眾 及 謝 幕 的 規 矩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演 員、觀 眾 及 謝 幕 的 規 矩 ── 楊少莆

每位芭蕾演員都是按芭蕾舞規範化要求造就的。芭蕾舞所要求的外開性、穩定性、柔韌性、輕盈而具有高跨度的跳躍、灑脫而有力度的旋轉,動作清晰乾淨及協調性、舞蹈感,與契合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還有做到這一切的體力(耐力與爆發力),都是芭蕾舞演員需要掌握的。

自17世紀中葉第一所芭蕾舞蹈學校在巴黎建立起,三百多年來,芭蕾教學隨同這門藝術本身的發展而日益豐富、完善,並產生了多種與各個芭蕾藝術流派相一致的教學體系。正規芭蕾舞校依照教學大綱培養學生,通常吸收10至12歲左右的孩童入學,經過六至九年的磨煉方才畢業。學校的專業課程(以北京舞蹈學院為例)有古典芭蕾課、芭蕾雙人舞課、性格舞(亦稱具有代表性的各國民間舞)課和歷史上流行於歐洲宮廷舞會的“舞會舞”(亦稱歷史生活舞)課。芭蕾基本功訓練是每天的必修課。芭蕾有其特殊的人體規範,必須進行特別嚴格的訓練。為使學生掌握最基本的元素以及這些元素的協調,而開始最簡單然而也是最重要的訓練。最初學生從雙手扶把杆“站位”開始(即按芭蕾舞規範的腳的五個位置如“一位”──雙腿撇開呈“一”字型訓練學生)。最簡單的動作是一只腳用力摩擦地面,繃直擦出,再摩擦收回“一位”,如此反覆以鍛煉腿部肌肉能力。扶把練習包含約略十個方面的組合,充分鍛煉腳、腿、胯、腰等各部肌肉,然後進入脫開把杆的練習。扶把練習對成熟的舞蹈演員依然是每天的必修課,從事芭蕾舞的男男女女注定一輩子如此辛勞,直到離開舞臺的那一天。脫把杆的訓練更具舞蹈性,它依舊是從低到高、從簡入繁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即重覆把杆訓練內容,然後是基本的單一的跳躍和各類組合,最後才達到學習技巧的程度。教學大綱規定要逐年提高學生的能力,以最終掌握各項基本要領為目的,至於熟練地掌握各種技能,包括技巧和表演風格的把握,則只能通過不斷的舞臺實踐而日趨成熟起來。當然,學生期的訓練,也不只是提高學生的肌肉素質,而且練就了挺拔的軀幹、和諧的動律及靈活性、舞蹈感,同時芭蕾舞的特殊韻味也漸漸陶冶出來。音樂是舞蹈的靈魂,與舞蹈動作的內在含意相聯繫的音樂感,也是訓練科目的重要內容。由於基本功訓練是在鋼琴伴奏下進行的,久而久之,學員的樂感也培養起來。以上這些便是每個合格的芭蕾演員舞必備的素養,由此我們能夠體會到,成為一個合格的芭蕾舞演員是需要經過多麼艱辛的跋涉,多麼真誠的追求和傾心的投入。

劇場裏的掌聲代表了觀眾對藝術表演者的讚賞、鼓勵與感謝,同時也是受到藝術感染的觀眾宣泄情感的積極方式。因此,什麼時候鼓掌誰也不能硬性規定。不過,出席芭蕾晚會的人們在各幕(場)結束和演出終了時鼓掌致意已成慣例。在每個舞段之間如果沒有延續性的音樂連接人們也會報以掌聲。甚至當演員表演一個高超的絕技,即便整段舞蹈沒完,也會激起人們喝彩的欲望──這時的掌聲對演員來說無異於興奮劑,會激發他(她)更強烈的表演熱情,促使他(她)把下面的技巧完成得更好。但是,如果演員表演的是深沉地抒發感情的內容 或者是異常優雅的舞段乃至如此的場景,已經把觀眾帶講情緒陶然的靜謐氣氛,掌聲的出現就不大相宜了。另有一種情形,即舞劇角色的飾演者在跳完一段精彩舞蹈而獲掌聲時,該不該謝幕呢?一般說來這時謝幕會破壞劇情的連貫性,使演員在剎那間游離於角色之外了。可是,有些國家有此習慣,即不管劇情如何只要演員表演出色就報以掌聲,這已形成一種客套禮節,只好另當別論了。

總之,鼓掌是觀眾自發情緒的表現,掌聲象一座溝通觀眾同演出者感情的橋梁,可以頓然拉近兩者的踞離,增加演出空間的熱度,也是欣賞藝術必不可少的氛圍。充分調動你藝術欣賞的能動作用吧!為你得到的美的享受而鼓掌,為通過藝術勞動奉獻了美的人們致謝



台長: 舞影
人氣(12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