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1-07 13:22:57| 人氣15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身隨心舞舞由情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淺談《大地之舞》之一、二》

在金秋時節,北京舞蹈學院50周年校慶之際,中國民族民間舞系爲喜迎校慶獻上的晚會是民間舞蹈集成《大地之舞》,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擁有豐富的民間舞蹈文化。演出彙集了歷年來中國民族民間舞系的創作的民間舞蹈精品,可謂異彩紛呈。

   《大地之舞》分爲兩部分:一部分是“桃李杯”獲獎作品展示,另一部分全都是民間舞系老師的創作作品。桃李杯獲獎作品自是晚會的一個亮點,它們體現了民間舞系多年來的驕人業績,以及人才的濟濟。然而在《大地之舞》中更爲值得我們關注的是全部作品都是民間舞系的老師們自己創作的,如:《孔雀飛來》、《紅珊瑚》、《扇骨》、《和合氤氳》、《翔》、《老伴》、《掀起你的蓋頭來》等等。如此的創作陣容讓人看到了一種可喜的局面。儘管這些老師均不是學編導的出身,但對於民間舞蹈的創作至少也是到達了一定的層面。

   就拿編導田露老師創作的兩個舞蹈作品《孔雀飛來》和《紅珊瑚》來說吧。《孔雀飛來》是一個傣族舞蹈,說起孔雀舞,楊麗萍的形象已經在我們的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所以編導在編這個舞蹈時想必也有著一定的壓力。因此從《孔雀飛來》問世以來有很多同仁質疑,這還是傣族的孔雀舞嗎?傣族人民是這麽跳的嗎?其實《孔雀飛來》一路沿著原生態的發展走來,是很具有現代意識的一個作品,它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傣族舞,可是基本動律、呼吸、動作連接都是依附於民族根性的語言。並且編導在動作造型上追求唯美,滿足了現代的審美期待,在個性的創作中提純了民族精神,也把孔雀的形象與該民族的圖騰崇拜相對應。舞蹈採用引子+ABA’的手法:引子採用剪影的方式,靜態地製造出遠古的空間感;A段採用細碎的舞蹈節奏在象腳鼓的伴襯下靈動的表現了一種祥瑞的感覺,有種百鳥之王的貴族氣息;B段是小快板,色彩絢麗,變化多樣,是去追求一個美倫美奐的化身; A’段音樂上比較自由,且是A段的變化發展,編導安排的動作不多,路線單純,最後在快速的旋轉之後定格在一個造型上。當然,一個好的作品離不開一個好的演員。表演者唐怡是演員中唯一的一位研究生,嫺熟的技藝加之其文化的內涵,使她的表演爲《孔雀飛來》增色不少,她在舞蹈中著力于動作的張力和意識的外延,真正做到了把技巧情感化,而絕非單純的賣弄技巧,這樣亦使她將《孔雀飛來》的表演走向了宮廷式的典雅。當然,在《孔雀飛來》亦有其不足之處,如果能在A’段結構上稍稍緊湊點可能會更好。

   對於《紅珊瑚》而言,我在第一次看彩排時就爲之所吸引,首先在形象上田老師將珊瑚的外在形象把握得較到位,動作採用的是海陽秧歌的元素,音樂選自交響樂《紅珊瑚》,整個舞蹈的動作細膩而漂亮,舞臺調度流暢而且自然,其中紅紗巾的運用也別出心裁,令人賞心悅目。可是當我看過多次以後就開始覺得如果編導能在以下問題上稍加解決就可能會做得更好:編導選用的音樂是選自交響樂《紅珊瑚》,其氣勢的宏偉自然爲舞蹈增色不少,而每當我聽到這段音樂時我的腦海中不禁會湧出這樣一段詞:“一樹紅花照碧海,一團火焰出水來,珊瑚樹紅春常在,風波浪裏把花開。雲來遮,霧來蓋,雲裏霧裏把花開,風吹來,浪打來,風吹浪打花常開……”正因爲有著《珊瑚頌》的積澱,珊瑚在我們心目中的形象已經不僅僅是停留在融于水的柔美了,同樣也有著堅忍不拔的品質了,而“韌性”這點在《紅珊瑚》沒有做到更好的體現,於是我們的審美期待也就沒有得到足夠的滿足。


   當然,在《大地之舞》中參與創作的老師還有很多,我們期待著他們能夠再創輝煌,創作出更多優秀的作品來。

台長: 舞影
人氣(15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舞蹈※舞文弄墨 |
此分類下一篇:《舞者爱舞》/ ◎ 柳隐溪
此分類上一篇:《踏歌》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