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忻
秘笈篇第四招:古典芭蕾《天鵝湖》
劇本:弗·別吉切夫弗·蓋裏采爾
編導:朱·列津格爾
音樂:彼·伊·柴科夫斯基
首演:1877年2月20日,莫斯科劇情:
在王子齊格弗裏德的成年日的晚上,王子在陰森地湖邊,邂逅被惡魔羅德伯施展妖術而變成白天鵝的公主奧傑塔,兩人一見鍾情。但只有從未許諾給別人的堅貞不移的愛情方能解除魔法。在宮庭舞會中,惡魔攜妖女奧吉茲雅來誘惑王子,破壞齊格弗裏德與奧傑塔的愛情,但最終堅貞的愛情戰勝邪惡,惡魔得到了懲罰。
坎坷的《天鵝湖》和柴可夫斯基的天才創作
芭蕾舞劇《天鵝湖》的命運與天鵝公主奧傑塔的遭遇幾乎一樣,也是曆盡坎坷。是偉大的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創作的傑出的音樂使它一再復蘇、最終煥發出耀眼光輝的“生命之水”。
1871年夏天,年僅31歲的柴科夫斯基來到基輔附近的妹妹家中小住,送給外甥們一份特殊的禮物——根據孩子們平時閱讀的德國作家莫采烏斯的童話《天鵝池》(講的是一位青年騎士怎樣打敗惡魔,救出了被魔法變成天鵝的少女,最後與她結婚的故事)創作的獨幕芭蕾音樂。在這份譜子中,他寫下了著名的“天鵝主題”。1875年春,莫斯科大劇院的藝術指導弗·別吉切夫約請柴科夫斯基爲他的大型舞劇臺本《天鵝湖》譜寫音樂。8月他開始譜寫《天鵝湖》,“天鵝主題”構成了新舞劇的第二幕的基礎。1876年3月,完成了舞劇的鋼琴譜,4月20日完成了配器。全劇共四幕,由序曲及二十九首樂曲組成,是全新的創造。編入柴科夫斯基作品第20號。
但莫斯科大劇院編導《天鵝湖》的德國人朱·列津格爾是一個十分平庸的角色,既無才幹,又缺乏鑒賞力,且根本不懂得如何按照一位大作曲家寫的優秀音樂來設計舞蹈佳作。結果大劇院方面開了粗暴地對作曲家的音樂進行增刪的先例,隨便地用一些以前上演過的、大家都很熟悉的曲譜去取代幾段柴科夫斯基的原作,以博得一部分人的喜歡。到了1880年再度演出該劇時,竟然有三分之一的原曲被換掉了,而插進去的全是一些蹩腳的舞蹈音樂。所以可以想象,1877年2月20日《天鵝湖》的首次公演會有一個什麽樣的結局。對於柴科夫斯基的音樂,當時俄國著名的音樂評論家拉羅什評價道:雖然首版《天鵝湖》的舞蹈沒有任何值得稱道之處,但作曲家的音樂“倒使樂迷們享受到了很大的快樂。從音樂的頭幾小節開始,人們便可覺察出真正大師的手筆。幾頁樂譜過去後,我們就已經知道:大師當時正處於情緒極佳的狀態,而且他的天才又正值爐火純青之時。”1893年11月6日,作曲家突然死于霍亂。他沒能看到美麗的白天鵝在他的音樂中得到真正美妙地“升騰”,但他的音樂卻充滿了生命力並很快流傳開來。
1895年8月15日,《天鵝湖》在彼得堡演出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立即成爲世界上幾乎所有芭蕾舞團的保留劇目。《天鵝湖》的音樂更是廣爲流傳、膾炙人口。與那些著名的音樂作品一起,《天鵝湖》組曲也成了音樂會上的保留節目,它成了芭蕾舞劇的代名詞。
《天鵝湖》舞蹈精典瞬間
1895年1月15日(至27日)彼季帕、伊凡諾夫編導的《天鵝湖》在彼得堡首演大獲成功。著名的義大利芭蕾明星皮·萊娜尼扮演了劇中的雙重角色——奧傑塔和奧吉莉雅。她以細膩的感受、輕盈的舞姿、堅韌的耐久力和完備的技巧體現了編導者們的意圖。據載在第三幕奧吉莉雅的獨舞變奏中,萊娜尼一口氣做了三十二個弗韋泰(fouettés芭蕾術語,意爲揮鞭轉,一腿一直像鞭子似地揮動,身子則有規律地另一腿的支撐下旋轉),這一絕技至今仍保留在《天鵝湖》的演出裏。
秘笈篇第五招:音樂芭蕾《睡美人》
劇本:伊·符謝沃洛吉斯基
編導:馬·彼季帕
音樂:彼·伊·柴科夫斯基
首演:1890年1月15日,莫斯科
劇情:
阿芙羅拉公主的命名日儀式上,罪惡的仙女卡拉包斯發出了詛咒,公主會在長大後因被紡綞刺破手指而永遠昏睡。16年後,阿芙羅拉長成一位美麗的少女,但在王子來求婚的舞會上,從沒有見過紡綞的公主好奇地從裝扮成太婆的卡拉包斯手中接過了紡綞刺破了手指,結果咒語實現了。
在沈睡了100年後,傑齊林王子愛上在密林宮殿中熟睡的阿芙羅拉,用吻解除了魔咒,兩位快樂的年青人得到了幸福。
《睡美人》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繼《天鵝湖》之後,再次力求將戲劇性標題交響樂的寫作手法運用到舞劇音樂創作中去的卓越成果,被譽爲芭蕾音樂寶庫中的珍品。
馬留斯·彼季帕喚醒了睡美人
1829年4月,巴黎歌劇院上演過一部《睡美人》。1889年“睡美人”在俄國芭蕾舞臺上又蘇醒過來,喚醒睡美人的是馬留斯·彼季帕。
馬留斯·彼季帕,1818年生於法國馬賽,年輕時曾先後跟隨自己的父親讓·彼季帕及著名的芭蕾大師奧古斯特·維斯特裏習舞。1843年至1846年,彼季帕旅居西班牙,在那裏學習民間舞蹈。1869年,在年滿50歲之際,他接任了聖-列翁的職位,正式成爲帝國瑪林斯基劇院的首席芭蕾編導,從此,步入了他一生中最燦爛的時期。他運用細膩典雅的法國芭蕾風格與俄國舞劇注重戲劇的精神相結合的編導工作,爲世界留下了六十部左右的芭蕾舞劇,其中如《堂·吉訶德》(1869年)、《舞姬》(1877年)、《睡美人》(1890年)、《天鵝湖》(1895年)、《萊蒙達》(1898年)等都是傳世佳作。史學家們普遍讚譽他是“使彼得堡成爲世界芭蕾聖地的俄國芭蕾奠基人”。
1890年1月15日,《睡美人》在瑪林斯基劇院首場公演,沙皇和一批顯貴出席觀看,休息時沙皇還接見了舞劇的作者。“睡美人”一躍爲俄國芭蕾的一部經典著作,從此再也沒有離開過世界芭蕾舞壇。
秘笈篇第六招:童話芭蕾《胡桃夾子》
劇本:馬·彼季帕
編導:列·伊凡諾夫
音樂:彼·伊·柴科夫斯基
首演:1892年11月17日,彼得堡
劇情:
聖誕夜,小姑娘克拉拉得到了許多禮物,其中有一個木偶形狀的胡桃夾子。在深夜12點,由於一隻肥大耗子的侵入,胡桃夾子帶領著玩具士兵向耗子進行了一場戰鬥並取得了勝利。爲了感謝克拉拉的幫助,胡桃夾子帶小姑娘到用糖果製成的王國裏進行了一次遊歷,並獲得了女王的禮物。
在幸福中克拉拉蘇醒過來。原來她在聖誕夜做了一個甜蜜的夢。
《胡桃夾子》取材于德國浪漫主義作家霍夫曼的童話《胡桃夾子和鼠王》,並參考了法國作家大仲馬根據原著改編的三幕三場劇本。音樂創作柴可夫斯基,時年50歲。它和《天鵝湖》、《睡美人》被世人選舉爲“傑出的三大俄國芭蕾”,它是一篇美麗的童話。
《胡桃夾子》——芭蕾的童話
《胡桃夾子》是一部抒情、奇妙、富於感染力的童話芭蕾,充滿著浪漫主義的神奇色彩。小女孩克拉拉的生活十分幸福。耶誕節又來到了,她從疼愛自己的親友手裏得到了許多禮物。當女孩子躺在聖誕樹下進入夢鄉以後,忽然發覺自己鍾愛的胡桃夾子變成了一位英俊的王子,他率領玩具士兵同耗子王展開了一場殊死的搏鬥。就在最緊要的時刻,靠著克拉拉的幫助,醜陋無比的敵人終於被打得落花流水——在這裏,現實生活——孩子們平時喜愛玩的純樸遊戲與尖銳的諷刺有機地交織在一起了。於是舞劇的中心思想:善戰勝了惡的主題便在一片兒童的幻覺天地裏被鮮明地折射了出來。
第二部分寫小女孩由王子帶領到一個奇妙的地方——糖果仙國作了一次遊歷。她在那裏看到的一切居然都會以甜食——巧克力、咖啡、杏仁等形象出現,真是琳琅滿目,甜蜜迷人。對此,一位舞劇評論家曾寫道:舞臺上仿佛創造了一座“伊甸園”式的樂園,作者從孩子們的眼光和想象出發,造出了一個“清澈見底、天真樸實”理想王國,儘管這個美麗文明的國度也許永遠只可能在一部童話芭蕾舞劇裏呈現。
秘笈篇第七招:愛情芭蕾《羅密歐和朱麗葉》
原著:W·莎士比亞
劇本:S·拉德洛夫S·普羅科菲耶夫L·拉甫洛夫斯基
編導:L·拉甫洛夫斯基
音樂:S普羅科菲耶夫
首演:1940年1月11日,列寧格勒
劇情:
青年羅密歐是蒙太古家族的繼承人,在舞會上愛上了美麗的羅密歐。“啊!多麽美麗!她那媚人的容顔就像是黑奴耳邊璀璨的珠環;又如同天上的明珠降落人間!”但朱麗葉卻是凱普萊特家的小姐,二家卻是世仇。爲了爭得自己的幸福,朱麗葉取得了勞倫斯神父的幫助,喝下了讓自己假死的藥液。在墓地,羅密歐不明就裏喝下了真正的毒藥倒在了朱麗葉的身邊。當朱麗葉蘇醒來時,看到情人的死亡,萬念俱灰,用刀刺向自己的胸膛。
《羅密歐和朱麗葉》是除《天鵝湖》之外,中國觀衆最熟悉的愛情故事,有人稱爲中國的梁山伯和祝英台。該劇也是中國芭蕾舞臺上演出最多的劇目之一。
《羅密歐與朱麗葉》——從話劇到舞劇
《羅密歐與朱麗葉》是文藝復興時代英國人文主義劇作家莎士比亞(1564-1616)於1595年根據一個民間流傳的動人的愛情故事所創作的話劇。
1934年,列寧格勒的藝術家拉德洛夫提出創作一部新舞劇《羅密歐與朱麗葉》,還邀請了著名的戲劇學家比奧特羅夫斯基作顧問。而成功的完成從話劇到舞劇的改編則是謝·普羅科菲耶夫,他生於1891年4月23日。三歲隨母學鋼琴,九歲寫歌劇。1904年入彼得堡音樂學院。1909年及1914年他先後畢業於該院的作曲班、鋼琴班和指揮班。1935年,創作《羅密歐和朱麗葉》的芭蕾舞台音樂。
《羅密歐與朱麗葉》的第一次公演在捷克斯洛伐克布林諾市舉行,編導普索塔,首演獲得了很大成功。
1939年1月11日,大幕終於在列寧格勒基洛夫歌舞劇院拉開,這出由話劇改編成芭蕾舞劇上演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轟動性成功,標誌著前蘇聯芭蕾舞劇藝術的一大勝利。
世界級芭蕾舞大師——烏蘭諾娃
加琳娜·烏蘭諾娃,1910年生於彼得堡,父親是瑪林斯基劇院的編導,母親也是芭蕾演員,還是她的第一個舞蹈老師。十八歲時,烏蘭諾娃第一次主演了《天鵝湖》。此後又主演了《胡桃夾子》、《睡美人》、《吉賽爾》、《巴赫奇薩拉伊的噴泉》。在《羅密歐與朱麗葉》中,傑出的芭蕾舞大師烏蘭諾娃以其天才的表演,卓越的演技成功地塑造了充滿青春詩意和悲劇性的朱麗葉形象,第一次把莎士比亞戲劇裏的偉大女性樹立在芭蕾舞臺上。
在勞倫斯神父的寺院結婚一場中,朱麗葉懷著莊重虔誠的感情與羅密歐並肩站著,兩眼注視著前方的聖母像。她緩緩地伸出兩臂心裏默默祈禱著,然後身體伸展在“阿拉貝斯克”舞姿上,猶如要把自己命運都寄託給聖母。接著,在羅密歐的扶托下,她一直不改變這個舞姿,慢慢地跪了下來,再次真誠地祈求聖母保佑自己與羅密歐的愛情和幸福。這段雙人舞沒有高難度的技巧,主要就是由幾組“阿拉貝斯克”造型構成,但卻以舞姿所體現出來的神聖感情深深打動了觀衆。在烏蘭諾娃身上,一切芭蕾中具有某種條件限制的動作看來全是那麽自然,其原因主是因爲她在做這些動作時總是最大限度地傾注了角色的真實情感。她的“阿拉貝斯克”不僅有著使人難忘的韻律感和線條美,而是更籠罩著一種向上的渴望、幻想的激情。她的這些舞姿通過照片、圖畫、電影或雕塑保存了下來,已經成爲了獨特的烏蘭諾娃式的藝術品。
烏蘭諾娃所塑造的朱麗葉的形象,成爲了她藝術生涯中的一個里程碑,她也由於這個角色的演出成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全球榮譽。1956年,以她爲主角之一的莫斯科大劇院近三百名成員抵達倫敦,首場公演也是《羅密歐與朱麗葉》,全世界通過銀幕都欣賞到了烏蘭諾娃精湛的演技。
“唯有勞動才能創造出舞蹈的美和靈感。”烏蘭諾娃這句話成了她終生堅守的格言。1960年,她脫離舞臺演出而專門從事教學排練工作,爲舞蹈造就了一大批明星演員。1980年,她七十壽辰之際,在她的故鄉列寧格勒聳立起她的銅像。
本文選自錢世錦編著《世界經典芭蕾舞劇欣賞》(上海音樂出版社2002版),特此鳴謝!
《新視聽》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