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8-25 11:12:19| 人氣11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對青少年業餘芭蕾舞愛好者的心理分析(上)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舞我心靈之感受,舞我情感之喜憂。身體在動作,內心在訴說。聽我者,我心中之神靈;懂我者,我的筋骨和肉體。這是筆者在芭蕾舞學習和教學中獲得的最深刻的內心感受。
每個人在人類社會的生命旅途中都有兩條路要走:一條是人類集體文明誕生和發展的歷史的必然之路,一條是人的個體心靈開啓和遨遊的夢幻之路。前者是現實的、外在的,是推進人類社會不斷向前發展的強大動力。後者是理想的、內在的,是建立我們人的精神家園的重要根基。然而,人在實際生活中總是被現實社會強大的力量所脅迫,被迫前行在必然之路上,心中的理想卻像迷途的羔羊四處遊蕩。
誰能爲我們在現實與理想之間架起一座橋梁?那就是——藝術。
宗白華認爲,藝術境界“誕生于一個最自由、最充沛的身心的自我”,舞,就是自我“最直接、最具體的自然流露”。
一、舞蹈藝術教育與青少年身心發展的必然聯繫
科學的發達、技術的進步,使人類遠離自然母親、喪失根性的安全感而變得惶惑不安。在這種文明進步和心理的矛盾中,人類不可以開歷史的倒車回到無知無識的生存狀態,而是要在不斷的進步中克服出現的問題,尋找心靈的永恒慰籍①。
爲此,克服心理分裂,實現心理整合,是現代人在社會生活中必須要做的心理治療。因爲無所謂愛,也就無所謂恨,故無所喜,也無所憂。它既不用去爭取有所獲得,也不用害怕有所喪失;不用去感受過去,也不用去顧盼未來,使人處於一種麻木狀態。而偏激的愛和恨,又會使人落入極端的深淵。
藝術創造活動就是最好的人類心靈的治療良藥,它能夠很自然的將我們人類和自然、民族與世界連接和溝通。
蘇珊•格朗在她的《藝術問題》一書中特別指出:舞蹈藝術具有組織和激勵的功能,它以情感爲動力,表現爲節奏韻律的關係。它是以藝術的手段達到非藝術的目的:在這個過程中,藝術又成爲一種超越任何個體的仲介物,使不同的個體相互認同,發自內心的自願結合成一體,並在這個群體和諧相處②。
因此,作爲對青少年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藝術教育在人的整個受教育的過程中負有相當的責任。可以說,我們今天所倡導的藝術教育的目的不是爲了給社會産生更多的藝術品,而是爲了給世界産生更優秀的人和更好的社會。
舞蹈藝術創造活動,能夠積聚起青少年強烈的內心感受,從而使他們超越舊我,建立起一個全新的自我。有人說,青少年是天生的詩人,因爲在這個年齡所特有的複雜微妙的心態與情感往往只能用詩才能描述。而舞蹈作爲一種肢體的詩歌,將他們對人生、對心靈的感受傾向了深刻,進入到人生最美妙的想象和感悟。
二、青少年業餘芭蕾舞愛好者的心理發展階段
心的發展是一種學習的歷程。人的心靈渴望神奇,心靈的翅膀能飛多遠,可以獲得的美感的世界就有多大。
孩子的求知欲並非是自然而然産生,孩子對任何事物也不可能一直充滿強烈的興趣。因此說,舞蹈教育本身的特點就應是如何使孩子們對該項活動産生極大興趣。
愛,是最好的老師!
可以說,“愛”是每一個人學習的內在動機。所謂內在動機就是指由某項活動本身的興趣而引起的求知欲望,只要學習本身的興趣存在,內在動機就能夠持續的産生作用。而內在動機所産生的作用很少會給孩子們帶來心理壓力和焦慮,使他們能夠在沒有負面影響的情形下去努力。
愛,不是人對某一事物或某一人物所保持的一種特殊關係,而是一種態度,一種決定一個人對整個世界所具有的性格傾向。也可以說,愛,是一種依託,是人將自己的內心存放到一個自認爲溫馨、安全的地方,將它保護起來不至於受到傷害。
因此,孩子們學跳舞注重的是舞蹈本身帶給他們的無窮樂趣,在許多情況下,這些樂趣的力量超過了外在的獎勵,也超過了外界的威脅。“愛”,足以使他們排除一切干擾,“愛”,足以使他們不顧一切。
(一)自我表現的“手舞足蹈”(四到六歲)
許,許多孩子都經歷過這樣一個時期,在他們的幼小的心靈裏還沒有法則和規矩的概念,他們無視周圍環境,無視旁觀者投來的目光是詫異還是贊許,盡情的運用他們的心靈感覺和想象力來發揮它天生的創造本領,沒有章法,沒有目的,有的只是激情。那手與腳的自由搭配動作,時時還伴著面部的神態和自言自語。
過去,我的舞蹈學校啓蒙班只招收六歲以上的孩子,原因是我曾經招收過兩個年齡小的學生跟著大齡孩子同班上課,覺得她們太小了,實在沒法教,於是決定拒絕接收6歲以下的幼兒入學。可是在兩年前春節的假日裏,我到商場買東西,無意中看到一個小姑娘,一隻小手被只顧兩眼注視著櫃檯的媽媽牽著往前走,另一隻手卻在空中自由飛舞,腳下伴著由於被迫前行而無法合拍的舞步,嘴裏哼著無法辨清的音律。我被小姑娘的行爲吸引著緊隨其後,真想跟她說上兩句話,又不忍心破壞她的好興致,倒是我的“跟蹤”引起了小姑娘媽媽的注意,於是,小姑娘也隨著媽媽的目光轉過身來,停止了她的“舞蹈”,很不樂意地看著我。我非常友好的問她:“小朋友,幾歲啦?”
她回頭看看媽媽,似乎是在徵求媽媽的意見:我可以回答嗎?看見媽媽點點頭,於是她大膽的回過頭來,偏著小腦袋對我說:“我已經吃過四次生日蛋糕了。”
我第一次聽到用這樣的語言回答年齡,不由得被逗樂了:“你喜歡跳舞嗎?”
“喜歡!”好像這個問題不假思索就能回答。
“真乖,歡迎你到舞蹈學校來!”於是,我將寫有七彩虹舞蹈學校電話號碼的名片遞給了小姑娘的媽媽。
也就從那年的春天開始,我爲舞校增設了幼兒班,專門招收4—6歲的孩子。因爲我從這個僅僅“吃過四次生日蛋糕”的小姑娘身上發現了我無權拒絕的“愛”。這是幼兒表現自己與他人溝通的最重要的方式和權利。
同時,她也使我想起了我隨父母在軍營裏度過的幼兒時代。那時,經常會有一群解放軍叔叔圍著我,叫我給他們唱歌跳舞,於是我就會把握剛剛學會的歌曲,按照自我對歌詞理解的意思,編出一個個自認爲非常好看的舞蹈表演給他們,並且從來把動作不加以固定,下次再跳又是另一個“即興舞蹈”。
“太陽當空照,小鳥對我笑,小鳥說:早!早!早!你爲什麽背上小書包?我去上學校,天天不遲到,愛學習,愛勞動,長大要爲人民立功勞。”
這是我記憶中最深刻的一首兒歌了,至於舞是怎麽跳的,我已完全忘掉了,因爲我從來也沒有想過要記住它,只要有歌有曲我就有舞,那麽天真、純樸,那麽自然、和諧。
不過,應該說,幼兒班的學生進得快,也退得快。因爲幼兒的舞蹈是幼兒內心的自我形象的一種自然外化,而不是父母意志的強化。所以,幼兒在進入學校學習舞蹈的這一活動中大多注意活動的過程,而不是結果。可作爲孩子的父母則太關注其結果的好壞,並且急功近利,致使幼小的心靈蒙上一層功利的外衣:每一次課堂上總要去創造成功的紀錄。於是經常失敗的幼兒便對其實去了興趣,甚至從此以後再不敢問津。
筆者認爲,在這個時期,幼兒天性的知識比起後天的教育認知的知識似乎顯得更爲重要。我們的家長和教師如能在幼兒受教育的過程中科學地包容幼兒的天性——好表現的能力,對快樂事物的興趣——必將得到幼兒天性中自然力的協助,才會達到真正保護他們的愛的目的。
(二)規範身體的“基礎訓練”(七到十歲)
拉圖說:“我們必須重視能鼓舞節奏和和諧感覺的這方面的教育,因爲節奏與和諧能夠沈如人的靈魂最深處,而牢牢地固定在那兒把美妙妥爲準備以備應用。如果一個人接受正確的訓練,它便能使之優美,否則適得其反。”
如果我們以芭蕾舞這種開發人的自然軀體的美妙與和諧作爲教育的根基,那麽,無疑我們是將孩子們帶入了一個健康的地區,一個能夠從任何角落感受到善的健康境地,使孩子們自兒童時期就開始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和獲得真正的美和和諧。
但是枯燥乏味的芭蕾舞基訓,讓專業舞者都望而生畏,何況是業餘學習的孩子。
從兒童心理發展的表現分析,隨著自我意識的發展,興趣的著眼點會改變,內在動機的特點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我們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協助正在學習與成熟歷程中的兒童,讓知覺成爲心象,讓感覺成爲感情——這些都是我們用以建立世界觀念及在世界中的行爲的基本材料。並且到了兒童時期,學生的內在動機程度和學習成績之間開始有了明顯的一致性,而這種一致性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日益提高。
同時,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已經能夠理解芭蕾舞的美和自身能力無法達到美的境界的距離。但是由於對芭蕾舞的熱愛,使這些學舞的孩子們跨越了害怕舞蹈訓練時帶來痛苦的畏懼心理。他們明白,爲了縮短這個距離,就只有通過刻苦的訓練。這時候,學習的外在動機(考核成績、老師的誇獎、家長的鼓勵),也將起到重要的激勵作用。
這是兒童心理活動的敏感期,也是在通過舞蹈藝術教育豐富他們心靈的大好時機。我們的教育就是要通過芭蕾舞訓練,幫助他們掌握豐富想象的技能,引導他們去尋找想象的資源,促使他們的生活變得充實而富有樂趣,情感變得動人而又細膩,言行變得優雅而又可愛,性格變得活潑而又堅強。
最能激起人的興趣的活動往往是那些最能夠讓人在其中體驗到自己的力量、自己的擅長和自己才智湧動的活動。孩子們正是在芭蕾舞訓練中體驗到了自己的力量——穿上足尖鞋在訓練室裏開心地奔跑,已不再是夢境。老師的讚揚使他們品嘗到了成功的喜悅,媽媽的誇獎讓他們頓悟出付出與獲得成正比的道理。
“足尖上的夢幻”喚起了學生的想象空間,使學生們能夠通過豐富的想象來感受生活,熱愛生活,成就了孩子們健康向上的心態。與此同時,他們學會了對生活進行積極意義上的加工,會去關注和感受生活中最美好的東西,心靈也會變得快樂而富有同情心。

台長: 舞影
人氣(11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