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銀行股肯定是年會中股東們問巴菲特和芒格的重要問題,因為現階段正好處於美國中小型銀行面臨極大壓力之際。之前,硅谷銀行,Signature Bank,以及最近的第一共和銀行都因為擠兌風險,被強制接管,之後被以很低的價格拍賣,而股東同時被清零,而且很有可能,本輪銀行危機還沒完。
肯定有不少人提前抄底了這些中小型銀行,押注它們能挺過這次加息周期,但是,硅谷銀行,Signature Bank,以及最近的第一共和銀行,這三個都不算小型的金融機構案例告訴我們,在危機中押注是非常高風險的事情。因此,市場非常好奇巴菲特和芒格,他們在想什麼?會不會在這個時候出手?畢竟在以往的金融危機期間,巴菲特是數次出手,包括高盛,美國銀行等等都是經典的案例,而巴菲特身上也有「銀行救世主」這個市場對他的標籤。那麼我們就來回顧一下歷史上,巴菲特在危機期間對金融機構的操作和背後的邏輯,以及目前情況下,伯克希爾·哈撒韋是否會出手?
首先,回顧一下巴菲特出手高盛的故事。
*出手高盛,謹慎的貪婪
巴菲特公認的最著名的一句名言是:Be fearful when others are greedy, and be greedy when others are fearful (別人恐懼我貪婪,別人貪婪我恐懼)。這句投資聖經般的金句,來源於巴菲特在08年10月16日在《紐約時報》發布的那篇文章:Buy American. I Am. 當時,起始於2007年的次級房屋信貸危機的全球性金融危機尚在發酵。相較於2007年10月美國股市所創下的歷史高點,到了2008年10月10日,短短一年,市場跌幅超過了40%。一時間,不論行業,不論公司基本面,美股市場一片哀嚎。
正在市場陷入一片恐慌之際,巴菲特決定出手美國股市,包括受到金融次貸危機影響最直接的銀行股。在《紐約時報》上刊登的巴菲特文章發布前的一個月,伯克希爾·哈撒韋購買了50億美元的高盛優先股,優先股股息為10%;此外,伯克希爾還獲得一筆認股權證warrant,根據權證認購協議,伯克希爾有權在2013年10月1日前以115美元的價格購買4350萬股高盛普通股。而就在獲得伯克希爾注資後的第二天,巴菲特投資高盛的消息助力了高盛成功在股市上通過發行新股融資57.5億美元,使得高盛的資金流動性問題被完美解決。
但是為什麼巴菲特要出手救高盛,先要來看看當時的整個市場大背景。
當時的高盛與摩根士丹利、美林、雷曼兄弟和貝爾斯登並稱華爾街五大投行。在當年的金融危機中,貝爾斯登率先爆雷。2008年3月,為了避免貝爾斯登倒閉而使信貸風暴惡化,美聯儲高調協助摩根大通展開收購,更破例成立了一家新公司,管理和出售貝爾斯登的300億美元資產。
根據貝爾斯登與摩根大通的收購協議,這次收購價格約為每股10美元,而在 2007 年中期,貝爾斯登的股價還曾一度高達至每股150美元。而這10美元每股的價格還是摩根大通加價後的結果。摩根大通的第一次報價僅為每股2美元,還是在美聯儲同意為摩根大通提供 300 億美元的無追索權融資來支持收購的情況下,是不是有點類似於不久之前UBS收購瑞銀?
這個價格,不出意外,遭到許多貝爾斯登大股東與員工的強烈反對,甚至把貝爾斯登董事會告上了法庭,認為沒有履行對股東的責任和義務。所以,最後收購價很快從2美元提高到10美元成交,跟這個訴訟不無關係。
可惜的是,美聯儲出手並沒有阻止次貸危機全面爆發的步伐。而不少民眾對於美聯儲投入大筆資金救援華爾街投行也表達了強烈不滿。包括之前提到的美聯儲給摩根大通提供的無追索權融資,這個條例意味着美聯儲把風險轉嫁到了納稅人身上。在一定程度上,救助貝爾斯登所引發的負面宣傳輿論也促使了美聯儲做出了之後對雷曼兄弟見死不救的決定。
在貝爾斯登之後,雷曼兄弟也開始尋找各種途徑自救,包括與韓國發展銀行、美國銀行、英國巴克萊集團等多個潛在收購方談判,也包括向巴菲特請求幫助。時任雷曼兄弟首席CEO的理查德·福爾德早在破產發生前半年的2008年3月就曾親自給巴菲特打電話,懇求巴菲特為雷曼兄弟注資40億美元助其脫困。
在那個時候,巴菲特並非沒有心動過,但猶豫了。巴菲特曾經說過,「壞消息是投資者的好朋友。它幫你創造機會,讓你打折買入一份美國的未來。」 (Bad news is an investor’s best friend. It lets you buy a slice of America’s future at a marked down price.)更何況哪怕是2008年第一季度,雷曼兄弟的報表都依舊顯示盈利,而且當時的雷曼兄弟已經連續14年保持季度贏利了。
巴菲特開始覺得,這是眾人恐慌中我貪婪的時刻到來了,但是,巴菲特對貪婪的對象也很挑剔。根據資料記載,就說巴菲特在考慮是否出手雷曼兄弟的時候,在奧馬哈的辦公室里仔細翻閱雷曼兄弟的年度財務報表。巴菲特當時有個習慣就是會在報表的封頁上寫下他覺得有red flag讓他覺得不安信息的頁碼,看到一頁覺得有問題,記一個,看到一個數據有點擔心,記一個。結果讀完報表後發現,雷曼兄弟的報表封面在他手上,密密麻麻全都是頁碼。
於是巴菲特決定不出手。而在六個月後,雷曼兄弟申請破產。
但有意思的是,此時距離巴菲特出手高盛只有十天。
回到投資高盛的這個案例上,為什麼巴菲特不出手雷曼而要選擇高盛呢?
首先,高盛是幾家投行中處境相對較好的一家,它早就預見到次貸市場的問題,並且在2007年就開始做了一些準備,包括做空市場得到了一定的盈利。在之前《瑞信敗局》那個視頻中講到,高盛就是在有危機來的時候,跑得最快的那家投行,風險管理也做得是相對很好的。大家感興趣可以翻到《硅谷101》主頁再回去看看那期視頻。
其次,在雷曼兄弟破產之後,市場環境急劇惡化,對於高盛來說,融資成本大幅度上升,使得高盛在跟巴菲特談判的時候,手中籌碼也弱了不少。也就是說,拒絕雷曼兄弟的巴菲特,在前者轟然倒地,市場信心降至冰點之際,得到了抄底高盛的機會。
所以,結論是,巴菲特和高盛的談判中,拿到了非常利於他的投資條款,包括50億美元的認股權證,讓巴菲特有機會在5年內以115美元每股的價格將優先股轉成高盛集團普通股。而在2013年條款到期之前,巴菲特將優先股轉成了普通股,成為了高盛前十大股東,而投資高盛給他賺了多少錢呢?
*37億美元。
故事說到這裡不難發現,巴菲特投資高盛並不是臨時起意,也不是單純地心懷對於祖國和銀行業的大愛。出手高盛只不過是他認為到了對的時間碰到了對的對象,而之前的雷曼兄弟則是錯誤的對象。
而就在高盛贖回優先股的同一年,巴菲特再次出手危機中的銀行股。這一次,他的「拯救對象」是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
*出擊美銀,再成「銀行救世主」
2011年,金融市場再度陷入恐慌。這一次的導火索是美國債務危機。
具體來說,美國法律賦予國會設定聯邦政府債務總額上限的權力,一旦財政部發行債券觸及這個上限後,美國聯邦政府就要暫停新增債券融資活動,直至通過國會批准上調債務上限為止。
而在2011年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執政期間,在美國觸及14.3萬億美元債務上限後的3個月時間內,兩黨就該問題持續博弈,不斷拉鋸。直到臨近財政部快耗盡了所有辦法,包括啟用「非常規措施」,讓美國財政部賬戶餘額都快清零了,《2011年預算控制法案》才最終通過,同意分兩階段上調美國債務上限至16.4萬億美元。
這個是當時美國債務危機的一個大背景。雖然法案最後也通過了,但着實嚇了市場一跳。標普也在2011年的8月5日首次下調美國主權信用評級至AA+,並且把前景展望調成了負面。結果,這一決定讓尚未從次貸危機和2009年底爆發的歐債危機中恢復的全球金融市場瞬時產生震盪。
你別看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只是從AAA最高級別下調了一檔到AA+,但這可不是100分到99分或95分的區別,而是整個遊戲規則改變的區別。自1941年標普開始評級主權信用以來,美國第一次喪失AAA最高評級。全球基本上所有的央行,所有大型銀行手裡面都有非常多美國國債,一旦美債失去國際地位,美元大幅度貶值,基本上所有國家都是損失慘重。於是,從美國股市開始,全球股市都開始大地震,股市開始下跌,其中銀行股是重災區。
而更加雪上加霜的是,之前次貸危機時期埋下的雷尚未清除。次貸危機爆發前,美國新增房貸中大約有70%的貸款是所謂的「可調息抵押貸款」(ARM),意思是,這類貸款申請的初期,通常是前五年,可以實行比較低的固定利率,但在五年或者一定時間之後,利率將參照特定市場標準而變動。這個貸款規則,顯然易見,就是鼓勵大家多買房子,也被認為是之前美國次貸危機的罪魁禍首之一,現在比較少了,但當年2007年左右,七成的住房貸款都是ARM。2007年的五年之後,也就是2012年的這個時間點,在美國出現債務危機風險之際,銀行們可能會面臨ARM可調息抵押貸款利率重置,而導致又一波的抵押貸款違約潮。
所以,在這樣雙重壓力下,跟2008年類似,銀行股又在這一輪危機中中槍無數。比如說,在2008年收購了貝爾斯登的摩根大通在2011年1月至8月間股價累計下跌21.24%,僅8月一個月就下跌了超過20%。而美國資產規模最大的美國銀行,我們簡稱美銀,更是在1月到8月的時間內損失了逾一半的市值。
股價的不斷下跌讓投資人們非常擔心,認為銀行破產風險急劇上升。但是,這樣的擔憂情緒使得投資人們爭相用信用違約互換(CDS)買入債券保險,並推動美國銀行的CDS在2011年8月23日升至紀錄高位,到435個基點,創下紀錄新高。CDS這個工具的特性是:當CDS越高時,代表銀行的信用風險越高,破產風險越高。
所以市場非常擔心,美銀將步雷曼兄弟的後塵選擇破產。而就在這時,巴菲特選擇採用和入手高盛相同的方式出手美銀。
2011年8月25日,巴菲特宣布伯克希爾·哈撒韋將投資50億美元購買美銀5萬累積股息的永續優先股,年度股息為6%。同時獲得7億份的美銀認股權證,能夠以每股7.14美元的價格購入股票。這次投資是巴菲特主動出擊的結果。根據巴菲特自己的說法,他是在洗澡時產生了這個想法,主動致電美銀表達了投資意願,並在24小時內就敲定了交易。
需要再一次強調的是,和前一次投資高盛一樣,巴菲特入股美銀並不是做慈善也不是衝動消費。在當年的致股東信里,巴菲特是這麼解釋自己的投資決定的,"At Bank of America, some huge mistakes were made by prior management. Brian Moynihan(2010年底上任的美銀CEO) has made excellent progress in cleaning these up."
「在美國銀行,前任管理層犯了一些大錯誤。新CEO Brian Moynihan在清理這些問題方面取得了出色的進展。」 換句話說,美銀之前的確犯過錯,但是在新任領導人的帶領下事情已經在朝着變好的方向發展了。再說簡單點,巴菲特向來對公司的良好管理十分重視,他相信美銀的基本面沒有問題,也相信Brian Moynihan本人的能力沒有問題。
而Brian Moynihan也的確沒有辜負信任。在他的帶領下,美國銀行的營業成本控制穩定,各項業務穩健增長,風險控制也更為多元成熟。這項投資,讓伯克希爾·哈撒韋在2017年獲利115億美元,其中還不包括股息支付。此後,巴菲特也數次加倉美國銀行的股票。包括在由於新冠疫情引發的股市黑天鵝期間,於2020年7月底至8月初,連續三周耗資20.7億美元加倉美國銀行股票。就算到如今,美銀也是巴菲特最重的持倉之一,而CEO Brian Moynihan就是最重要的原因。
兩度在危機時出手銀行股讓巴菲特的「銀行股救世主」人設進一步深化。包括有一些市場人士就會說,「這向市場證明,如果銀行需要額外資本,他們可以給巴菲特打個電話,在30分鐘內便能搞定。」
所以,在這樣的人設下,人們普遍期待巴菲特會在本次硅谷銀行破產危機後再度出手抄底銀行股。坊間也傳言,最近有很多政府高官和銀行高管都飛往奧馬哈,拜訪伯克希爾·哈撒韋的總部,和巴菲特探討該如何應對當下的銀行業危機。
但是,巴菲特真的是「銀行股救世主」嗎?在這次的銀行股危機中,巴菲特似乎撕碎了世人給他貼上的這個標籤。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