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是誰?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共同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1、如果沒有身體我們可以活着嗎?
2、如果沒有意識(本文單指精神感知與精神活動)我們可以活着嗎?
3、如果沒有外部環境支撐(陽光、空氣、水、食物、衣服、土地等)我們可以活着嗎?
毫無疑問,以上三個問題的答案是否定的,人要活着身體、意識、外部環境支撐三個要素缺一不可。
此刻你還會認為自己僅僅是身體,僅僅是意識,或者僅僅是身體和意識的統一體,而外部環境與你無關嗎?
事實上,你不僅是你的身體和意識,還是外部環境的一部分。
不信?那我們接着思考幾個問題:
1、你從一個受精卵開始,如果沒有外部環境的支撐,你是否能發育成長到現在的模樣?
2、你喝的水進入你的身體是否成為了你身體的一部分?
3、你呼吸時,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氧氣去哪裡了?二氧化碳去哪裡了?
毋庸置疑,一個人從雛形(受精卵)開始,沒有任何時刻可以離開外部環境,人的身體是由外部環境支撐鑄就的,人的意識是由身體與外部環境共同塑造的,沒有外部環境也就沒有人的存在,也就沒有一切人類活動。
從根本上來說,人是外部環境的產物,甚至可以說人本身就是外部環境一部分。
聽起來還有點難以接受是吧?沒關係,質疑是人類最偉大的精神品質之一。
有一個非常好的方法來判斷——證偽,首先假設這個結論是對的,然後找出一個不符合這個結論的特例出來,就可以證明這個結論是錯的。
接下來我們琢磨琢磨外部環境到底是什麼,包含些什麼,範圍有多大。
老規矩,先回答幾個簡單問題:
1、既然人是外部環境的一部分,那麼人通過眼耳鼻舌身意感知到一切事物是否是外部環境?
2、地球包含一切地球範圍內的外部環境,是否可以用地球來作為外部環境的統稱?
3、地球作為一個整體而言,地球是否是獨立於太陽系存在?是否受太陽系環境的影響?是否是太陽系的一部分?
4、同理,太陽系是否是銀河系的一部分?銀河系是否是宇宙的一部分?
顯而易見,外部環境是地球,是太陽系,是銀河系,是整個宇宙。
基於此,「我是誰」的答案呼之欲出:人是地球的一部分,是太陽系的一部分,是銀河系的一部分,最終人是宇宙的一部分,人與宇宙是一體的。 這才是我們真實的,最準確的身份。
屁股決定腦袋,身份決定職權。我們是宇宙的一部分,我們之於宇宙如同細胞、器官之於身體,部分完全服從整體,按整體既定規則行事,完全為整體服務。
宇宙萬事萬物時時刻刻深重地影響着我們,宇宙各種因素的變動對我們的影響和作用超乎我們的想象,甚至決定着我們個體的命運,實質上我們本是各種因素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聚合體,是因緣和合的產物,本無半點自由意志可言。
萬幸的是,我們是人,宇宙賦予了我們能動性,我們不但是環境的產物,我們也可以創造環境。
我們可以改變影響我們的環境因素,我們也可以決定是否受一些環境因素的影響。我們可以將自己置於有利環境之中,我們也可以創造周邊的環境,甚至我們可以創造自己想要的世界。
二、來自哪裡?去往何處?
這兩個問題其實是一個問題,準確來說是對「我是誰」問題的補充,核心是解決宇宙來去問題。
我們是整個宇宙的一部分,肯定來源於宇宙本身,也隨同宇宙本身的變化而變化。如同人體細胞來源於人體並根據人體變化而變化一樣。
首先我們來分析宇宙的來處,目前大家比較認同宇宙大爆炸說:
宇宙是在過去有限的時間之前,由一個密度極大且溫度極高的太初狀態演變而來的,並經過不斷的膨脹到達今天的狀態。
這個理論是否正確不知道,但是目前沒辦法進行證偽,那麼我認為這就是真理。
也就是說當下的宇宙來自於大爆炸發生前的一個密度極大且溫度極高的太初狀態。(來處)
說完來處我們再來看看去處,目前熱寂假說得到的認同比較多,認為宇宙作為一個「孤立」的系統,宇宙的熵會隨着時間的流異而增加,由有序向無序,當宇宙的熵達到最大值時,宇宙中的其他有效能量已經全數轉化為熱能,所有物質溫度達到熱平衡。
這個理論同樣是否正確不知道,但是目前沒辦法進行證偽,那麼我認為這就是真理。
也就是說當下的宇宙最終會走向熱寂,一切物質消失,達到熱平衡的狀態。(去處)
對比來處與去處大家發現了什麼?
是不是來處和去處長得有點像?
那就對了,來處就是去處!最終的來處就是最終的去處,最終的去處就是最終的來處。來處和去處不是兩個地方,而是同一個地方,起點即終點。
用一個圓來表達會更清晰一點,宇宙運動變化並不是呈單方向的線性運動,而是呈圓周回歸運動。
起點即終點!假設宇宙不是單周期的,而是多周期循環往復的,那麼任何一個點都可以是起點,也同樣是終點。
對我們來說,是否可以認為當下就是我們的起點,同樣也是我們終點?
循環往復
周而復始
可嘆!我們追憶過去,卻不知道過去是明天的明天;
可悲!我們期待未來,卻不知道未來是昨天的昨天;
可喜的是,我們疏忽的當下既是過去,也是未來,當然也是現在。
此刻,心中甚是感慨,與諸君共賞楊慎的《臨江仙》
滾滾長江東逝水,
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
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
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談中。-來源:簡單心之-
*你溫柔以待世界,世界就會溫柔以待你*
一個飽受社會毒打的人,在一次又一次地受挫之後,身心俱疲,萬念俱灰。
有一天他突然「想」到一個他不願意承認但卻無法反駁的事實:憑藉他自己他無法做成任何事,一切目標、夢想、期待對他自己而言都是空想,沒有任何意義。
於是他不再對任何人事物有任何期待,包括對他自己也沒有了任何要求、期待和目標。
他原以為自己就此會成為這個世界上那條躺得最平的「鹹魚」,最沒用的人,最卑微的人。
他徹底地放棄了自己,他連向老天爺祈禱的想法都沒有了。
睡前他想:這輩子就這樣了,老天爺想怎麼着就怎麼着,閻王要三更收就三更走,閻王要五更收就五更走。想完就睡去了。
當他睜開眼睛的時候,他發現整個世界都充滿了光,所有事物都在發出獨特的溫暖的充滿愛的光。
這種光以前他以前從來沒見過。
桌子上的茶杯,窗外的書,馬路上的店鋪招牌,看見的每一個人,包括他自己的身體都閃發着這種光,在這光的海洋里他感到無比的幸福與圓滿,超越了他以前所有美好的體驗,超越了他對人生最美好事物的想象。
他想:這個「夢」真美,天堂也不過如此吧,體驗到了這一刻,哪怕下一刻死去我也願意。
這個「夢」比他預想的要長,他一直處於這個「夢」當中,一直沒有「醒來」。在「夢」里他如往常一般吃飯、上班、睡覺,他發現很多以前解決不了的問題迎刃而解,發現以前不對付的人都變得非常友好,似乎在這個「夢」里全世界都在幫他,為他服務。
在這個「夢」里他時刻處於光的海洋,被幸福圓滿圍繞着,他每一個細胞都充滿了感動。
他想:「萬物皆備於我」,這雖然是個夢,但這個世界都在為我服務,全世界都在成全我,這完完全全是我的世界啊,我能為這個世界做點什麼呢?
於是,他不再踐踏草木,他不再隨地丟一片紙屑,他不再說任何髒話,他不再做任何傷害別人傷害這個世界的事。
他開始盡其所能去幫助這個世界所有的人事物,一隻小鳥受傷了他會幫小鳥包紮,一隻螞蟻被水流擋住了路他會用手搭橋,別人有任何需要他都會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他開始去跟身邊的人分享他看到的光,他幸福與圓滿的體會,他希望每一個本來就散發着光芒的人都能看到光,照亮他們自己心中的黑暗,遠離煩惱與痛苦,體會到他所體驗到的幸福與圓滿。
他發現隨着他去幫助這個世界,友好地對待這個世界,這個世界散發出越來越濃郁的光,他時刻沉浸在光的海洋里,幸福圓滿。
他突然明白了「你溫柔以待世界,世界就會溫柔以待你」。-來源:簡單心之-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