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佛的引導不是一味的放射其能量,而是針對有體悟者,知天.知
神.知佛者,才做引導,如果一個不知天.不知日,目中無神佛之人,
即使神佛要加持力量給他,他也不承接,那又如何連接兩點.銜接兩
岸,一個給,另一個也要懂得收,不可能在受方不知道情況下,偷偷
置入,受者不知情的狀況下,也不會發現到所贈與的,更不會使用或
拿取,那不等於白給,如同沒給一般.
神佛的授與不可能是偷偷摸摸,背地裡置予,一定是光明正大,承上
啟下的,受與施者都明白之情況下行使,才能放大光明,就是因為光
明面,才會正面看待眾生,在明白狀況下才授與.
當受難者發出了訊息呼喊佛號,正是一種正面性的需求.求救之表
達,表示受者有心,施者也能施予,施與受之間沒有抗拒心理,沒有
排斥,受者才能得其所適,施者才能施其所予.此才是願渡者自進
來,沒有半點強迫,或暗地裡置予的行為,完全是坦蕩蕩的心境.
在佛教的經典中,最廣為流傳普及,而且淺顯易懂的就是普門品,其
經典中一再點化的,就是一種接收的訊息,凡遇災難.惡鬼.劫難.遇
苦不能自拔者等等,人生之不順境,只要口中呼喊南無 觀世音菩
薩,即能得渡,遠離苦難,這個普門品所教導的,正是一個正面的眾
生接受,只要是有心者只頌佛號,佛光必能加持,救苦救難,凡正心
正信者,皆可得的大利益.
[普門品]正是一個廣開心門的方法,也就是受者敞開心門的接受,
所以叫[普門].普字為日在下,日被遮掩,日失色.日無光,但現今字
典已失去其原始的圖騰字義,早期字典記載著,普字是一個不好的
力量,沒有生命力,所以才叫普渡眾生.中原普渡.普就是普遍的眾
生,皆在輪迴中,生命本身自己無法發光,生命之光不足缺乏,老是
在求救.求援於神佛,祈求神光的賜予.農曆七月的普渡也是施物予
陰魂.好兄弟,所以普字乃是見不到光的一群.但[普]字現今的中
文意義已失真,早已扭曲了其原來的力量.
[普門]正是給生命無光.見不到日者,及沒有辦法超越苦難的一群
生命體所開之門,也因此而廣受眾生歡迎.但這只是一個心門之法,
門裡門外的眾生甚多,看得到門.出口,還是要靠自己走出來,才是
得渡.普門是曙光的乍現,見到曙光表一線生機,但是得渡的機會,
還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普門]乃告訴眾生有神佛之門,苦難有得救生機.但不是依賴神佛,
讓神佛背負,幫你代步,但普遍眾生卻不解其真意,以為只要一直
頌著普門品.頌佛號就可得救,不需要努力,口中念念有詞,即可受
庇佑,可免除災難,免除肉身之生老病死.
實際上頌佛號是一種心門的敞開,如同天線的瞄準.接引,知道有一
道天門,神佛的確是有庇佑,但不是替你做功課.替你活.替你跑.替
你走路.吃飯.人世間應該有的一切體悟及累劫的病業,還是會呈
現,沒有悟開部分,還是留給自己去踏出步伐,只是你心中知道有天
門.有神佛之路,是否能接受指引,往正軌邁進,還是明知舉頭三尺
有神明,卻仍為了利慾,一邊看神佛天門,一邊放不下貪念,眼向正
軌,手卻放歪了,受物之誘,而取非分之財.
但並非不可以有物慾,而是在不貪之下取之,可以要你想要的東西,
但不癡迷.不貪求,也不是一味的什麼都不要,有些東西我們可以不
要,但不要一味排斥,合與不合之間,要取得一個平衡點,那才是正
道之中庸,不能因我不要而厭惡;也不能因一切東西我皆要,而貪得
無饜,物質是可以要的,但不能貪,以如此的心態來面對生命的基本
需求,在生命中對神佛才不會有愧疚與不安,心中的紀錄器,不會記
上一筆,行走的生命之道亦不會偏差.
試想一個人若全憑喜好在取物,難道不會受心魔的遮掩產生偏差,
見不到自己的神性,就算心中之神佛,會念佛號,會捐善款,會誦經
典,但就是離天門愈來愈遠,所頌的佛號.經典,也只是為了求平安.
求心安,並不是真心的對生命有認知,不能得此手印當護身符,在身
上狂比,那就著相了.
好比拿著香猛拜,真的能庇佑嗎?神佛的庇佑.佛光的加持,也只是
用來啟動每個生命本體的潛在本能,是不能依賴的!給你再多的能
量,若不與自身的潛能做結合,是啟發不了真正的天人合一境界,大
師級的與一般修行者之加持力道的不同,是在其修行的心,有無啟
動天人合一境界,好比兒童與大人的力道之差異.
http://www.0001.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