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文摘
書名:愛心樹
出版社:星月書房
作者:謝爾‧希爾弗斯坦
大意:
從前有一棵樹,她很愛一個男孩,男孩也很愛她。因為樹很像一位母親,會不定時的陪男孩玩耍,不定時的給男孩各式各樣的糖果,吃山珍海味,所以男孩很愛她。後來男孩長大了,樹常常很孤單,男孩都是久久才來看一次樹,但來的目地,只是想滿足自己的需求。而樹卻很樂意給男孩自己身上的任何一個東西,只要男孩快樂,樹也很快樂,但他們真的快樂嗎?
男孩年老了,想去一個很遠很遠的地方。男孩又去找樹,樹身上只剩下一根又粗又壯的樹幹,但樹還是很樂意把樹幹給男孩,讓男孩造船,年老的男孩快樂,樹也很快樂,但他們真得快樂嗎?
樹很孤單,過了很久很久,年老的男孩回來了。但樹並不快樂,因為她認為自己已經沒東西可以供應給男孩了,無法使男孩快樂。但年老的男孩並不要求什麼,他只想要一個安靜,而且可以坐著休息的地方,他好累好累。樹很高興,因為她可以提供男孩一個休息的地方│老樹根,年老的男孩快樂,樹也很快樂,這次他們真的很快樂。
心得:
謝爾‧希爾弗坦斯寫的愛心樹是描寫一個溫馨的故事,帶有一些些的哀傷,看過的人沒有不被感動的。這本書我看過好多遍了,第一次是媽媽陪著我看,並且為我解說內容,漸漸的我愈來愈明白作者要表達的意思。
我們常在新聞或報紙上看到有一些老人生病或死亡,可是都沒有親人照顧他們的新聞。這時我心裡會想:他們的子女在哪?為什麼丟下自己的父母不管呢?難道他們都不懂飲水思源的道理嗎?
當子女很小的時候,做父母的都盡量滿足小孩的需求,連一點抱怨都沒有。等到孩子一天一天長大,要求也愈來愈多時,父母仍然不覺得辛苦,反而是很樂意、很開心。可是當父母年紀大了,正需要親人陪伴時,子女卻一個一個離開了,對父母的關懷變少了,這時候有誰會會想到父母親的孤單呢?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時時刻刻關懷父母、孝順父母,不要辜負父母對`我們的期望,因為這一切都是父母賜與我們的。我要大聲的向父母說:「我永遠愛您!」
有時候,我們會認為父母給我們東西,讓我們學習是理所當然的事。但我們有沒有想過父母為什麼要給我們這些東西?父母不為什麼,為的只是滿足我們的需求啊!父母的愛是我們一輩子也報答不完的,做子女的不能忘恩負義,要記得父母曾經給過我們的一切。如果不能報答,唯一能做的事│陪伴父母,不讓父母擔心,要使父母放心,這也就是我們唯一能做的事了。
東京物語——年老父母的哀歌
陳韻琳
片名:東京物語
導演:小津安二郎
演員:笠智眾、東山榮子、原節子
小津安二郎是早期的日本導演,當時電影科技還未能支持如今已成熟的電影特效,導演都是透過剪接、場面調度、演員功力與鏡頭處理,來增強電影敘事,也因此,優秀的導演,往往在敘事的深度內涵之外,也讓鏡頭有卓越高超的藝術性。小津是早期導演之佼佼者,不僅後來的日本大導演黑澤民深受其影響,連七零年代藝術電影導演,如拍巴黎德州的溫德斯,也是其受益者。
小津擅長處理倫理親情議題,幾部響譽國際的片子中,「東京物語」是代表作之一。 東京物語,影像一開始就有其象徵意義:一輛火車由僻遠鄉間駛向都市東京,然後鏡頭轉向鄉間的老夫婦,正在整理行李預備去東京看已成家立業的孩子們,夫婦為枕頭到底在誰的行李包裡起小爭論,反映著他們年老後的糊塗健忘。而後,有一寡婦從窗口經過,攀談間,表達出對這對夫婦的欽羨,因為她是個很寂寞的老婦人。這小小一段落影像,在電影結尾時,將會有很嚴謹的對照。
老夫婦去東京先在大兒子處落腳,當晚,在東京的孩子們都來探望父母,除了大兒子外,還有嫁出去的女兒,以及另一個因二次大戰丈夫殉難、如今已單身的媳婦。
大兒子是個醫生,跟妻子原本預期在老父母來時,好好利用週日帶他們出去玩的,未料病人急診,假日泡湯,反而變成老媽媽帶生氣的孫子出去周圍空地玩。老媽媽感慨的看著孫子說,孩子總算成家立業有自己的孩子了,我的年歲,應當看不到孫子成婚了吧?
兒子沒空,父母被送到女兒家,女兒比兒子更糟,非但沒空,還很吝嗇,兩老更是沒去處可玩。最後還是守寡的媳婦請假帶兩老逛遊東京,還請他們去簡陋的單身宿舍吃飯喝酒,深有情義。
媳婦不能一直請假,兩老還是沒得玩。兄妹商量把兩老送到熱海度假旅館,其實兩老是想跟兒女在一起,去到熱海,看的是陌生年輕人的喧鬧,加倍襯托兩老的寂寞,老人家沒有玩興,老母親還突然暈眩站不起來,只好提前回到女兒家。這可慘了,女兒連著工作講習,根本沒有預期要接待父母,父親尷尬之下謊稱有朋友接待,母親只好再去打攪既己守寡、其實並沒有接待義務的媳婦。
其實這時兩老心中都有數,他們是不被歡迎的客人。兩老坐在廊前等候朋友和媳婦下班,是寂寞而蒼涼的。但是他們很有默契的絕口不提心中的失望與沮喪。 父親和朋友相聚,酒醉後終於說出心情,他心知肚明,知道讓孩子去東京留自己孤單在鄉間,孩子在東京卻過的很打拼,是大都會下的小人物,並沒有活出他當年對孩子風風光光的期待,遠離家鄉、父母去東京,原來是如此的不值得。
為人父母又能怎樣?只能坦然接受自己孩子的平凡。鬱悶下跟朋友酒醉,而朋友呢,其實也無法如預期的招待一晚,最終竟然是酒醉的爸爸帶著酒醉的朋友回女兒家,女兒嫌厭極了,一肚子氣。
至於母親呢,在經過親生兒女都不能接待居住的波折後,再去守寡的媳婦簡陋住所暫住,更深深感受到這個媳婦的體貼遠勝過親生兒女,但卻深知她不能為了公婆一直孤單守寡一輩子,也勸她該圖謀自己的幸福,找好男人改嫁。因此邊勸她改嫁、邊暗自垂淚。
就這樣,去東京都會一場,老父親最終的結論是:至少,他們都有自己的生活,過的好好的,我們也可以心安了。
回鄉間後,老母親隨即病倒,不久即過世了。未料父母才離東京,孩子們立即接獲噩耗返鄉。喪事匆匆,東京的兒女們又回去東京。竟然還是守寡的媳婦守到最後。尚未出嫁的小女兒無法接受哥哥姐姐們的自私,這個寬厚的守寡嫂子勸她說:「原諒他們,他們已經有他們的家、有他們的生活,每個人都是最愛自己的家、自己的生活,竭力扶持保護的....等我日後再婚,我也會跟他們一樣的。 」
最後的影像,就是這個難能可貴的守寡媳婦也離開了,火車駛遠。剩下孤單的老父親,隔鄰早已守寡的孤單老婦,又再度經過窗前,體會理解的跟老父親說:「是很孤單阿。」
東京物語充分反映出年老父母的失落感。父母終生勞苦,就是為了孩子日後的成就,但孩子一個個長大按父母期望為事業打之後,勢必就得遠離父母,忙到當父母去探望時,竟連抽空的時間都沒有。一座火車的駛出鏡頭之外,串連了遠在異地的子女與孤單的老人家,也串連了鄉間與日益繁忙的工商都會。
東京物語也反映著父母用同樣的心養育子女,各個子女對父母親孝心卻有差別,這很難用道理講明、只能稱之緣分的人之常情。
小津對忙碌的兒子並不批判,只客觀描述出兒子媳婦的忙碌,甚至週日都為了急診得放棄休假;至於女兒,小津是讓對話自然呈現出她的鄙吝、甚至對父母來自鄉間的輕蔑。父母親不是沒有感覺,因此父親輕描淡寫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正是這個女兒,襯托出守寡媳婦的溫柔體貼。她很清苦,但是對公公婆婆照顧細膩周到,甚至不忘給婆婆零用金。父親因此最終是把母親遺物中最鍾愛的錶送給這個媳婦,說,沒想到是死去兒子的媳婦對我們最有情義。
至於他們的小兒子,只有在父母從東京回家時路過,有機會相見,當母親彌留之際,這個離父母最近的兒子,竟然為了工作沒有趕的及回家。
未嫁的小女兒看到這一切景象,心中憾恨難平,寡嫂跟她說:「等妳有了自己的生活,也不得不這樣。人都是最愛惜自己的生活的。等我再婚,我也會變成這樣,儘管不願意,我們都不得不改變。」一句話,道出對離開父母的兒女的寬囿。
人生豈不正是這樣?父母含辛茹苦,正是為了孩子的展翅高飛。但孩子展翅高飛之時,也是走出自己的世界遠離父母之刻。最終是白髮兩老老來伴。或許正因為這是人生不得不走的不歸路,所以電影中兩老將孩子的一切看在眼裡,卻盡是沈默,沒有責備與批判,只是說出一句話,道盡天下父母心:「知道他們好,就好了。」將祝福賜予孩子,將寂寞留給自己。隨著火車離去,守寡老婦看著剛失去老妻的老人,不多言,只瞭解的點點頭:「很寂寞阿。」
我幾次有機會討論這部片子,都是在孩子正在青少年期的婦女群中放映。這部片子放映過程中,屢屢聽到席中有人嘆息。我們都想到自己的父母,操心他們的孤單寂寞與越來越老邁的身體,但是自己的家庭又擔子正重操心事多,很難兩邊同時顧全。電影充分道出這群上有父母下有孩子的中年人的心事。大家都不認同那個「潑出去的水」的女兒,但是對行醫兒子週日因急診放下父母不能陪,則多少有點同情不忍苛責,至於那情義深重的守寡媳婦,只能說是現代社會中的太稀有族類,感佩之外,深覺不可思議。
今年端午節,父親又是為了我們要回去看他們,一早起來作菜。幾次跟他說我們只需要水餃,他總不聽,非得要自己弄桌好菜。隨著我兒子年歲越大,我越感受到「養兒方之父母恩」的實實在在的父母恩情,越來越對他們覺得虧欠,擔心他們的老邁、責怪自己不能就近照顧。未料我從父親口中聽到「東京物語」中那老父親的心情:「你們一個個生兒育女有了自己的家,又個個安定沒病痛沒失業的,我該知足了。」父親未曾有一絲一毫要我們回報的要求,也未曾因我們不如當年他期望的飛黃騰達而失望,反而因我們人生平順而知足。天下父母一般心,五十年前小津電影中的父母心,跟當今的父母心有何不同呢!
我們這群婦女難免會遙望著未來,未來總有一天,兒女如我們期待的,飛向自己的天空,只剩下白髮夫妻老來伴,那時,大概也是因孩子生命的平順而知足感恩,深覺不枉此生吧?
最偉大的文學或電影藝術,不管用了多少深具藝術性的形式,最終永遠是在一個個看似特別的故事中,挖掘出人性普遍的共相,因而激起最多人的感嘆與共鳴。東京物語,正是屬於這類偉大的電影藝術,因此才能影響深遠,近六十年後仍被當今導演視為先師。
兒子說
生他出來讓他辛苦活著
意謂老媽真不應該
我說
還好有你陪著
沒有你們
那我的人生就沒意思了
兒子聽了後
嘴巴說
為了你自己快活
就把我生出來受苦
我知道他嘴硬但心腸軟
我的話他是聽進去很樂啦
我還沒想到以後兒子會怎樣待我
看現在的情形我是很滿意的
老大遠在南部
老二在身邊
我是很好命的
兒子們都很好
也對我很好
但願我老了不給他們添麻煩
唉
再活幾年也夠了
不想一直寂寞活著
網路文摘
《為什麼孩子要上學》讀後感(1)
大江是1994年的諾貝爾文學奬得主,我雖未讀過他的小說,但這本寫給少年們所寫的散文集,卻非常耐讀,連大人讀了也很有共鳴。書裡有很多精彩的散文,都是和學習、教育或人生思考有關的。
想先分享這本大江健三郎的《為什麼孩子要上學》書中的第一篇給大家。
本身育有智障兒--光的大江健三郎,使我想起了人前發光發熱,人後卻必須背負熱鍋家庭的柳田邦男。他們的兒子,都為他們帶來了很多人生的功課。
大江先從自己的「逃學經驗」談起,在一次逃學中,他突然病倒在野外,被找到救回家時,一度命危,他在病榻前問著母親自己是不是快死了,他母親回答:「就算你真的死了,我還是會再把你生下來」。
大江又再質疑,後來生下來的小孩,和現在將要死掉的自己是不一樣的。
他母親再回答:「不,是一樣的,我一生下你後,就會把你過去看到、聽到、讀到的、做過的事,全部講給新的你聽。也會教新的你說現在的話,所以你們兩個孩子就會一模一樣了喔!」
母親的回答乍聽有點荒謬,但卻充滿母愛,讓當時還搞不太清楚怎麼回事的大江,心情平靜了下來,好好睡覺,並開始復原。而且這一番話後來讓他產生了更多的反省。
他想到了生命必須經過不斷複製、突變,才得以繁衍的問題。
而只是自己一個人在森林裡讀圖鑑,是無法代替「死去的小孩」,而變成一個「新小孩」的,每個人都必須繼承他們所使用的語言,同化過去的語言,才能變出自己的東西,像現在這樣的思考和說話。
所以他必須回到學校去一起讀書遊戲。
這份難忘的童年回憶,也讓大江心中埋下了想要透過書寫而為現在的「新小孩」去留下些什麼的種子。
再補強他想法的是他兒子-光的學習經驗。
雖然被判定智能障礙,但光從小對聲音就有特殊的敏感,尤其是鳥叫聲。所以看著光的成長,和那間光即將要去的特教班之後,己經身為人父的大江,再度問起了童年問過自己的問題:光,真的要去上學嗎?
他很猶豫,曾想過和妻兒三人一起回到森林的村子裡,過著不問世事的單純生活,但後來這個連大人都難回答的問題,是由幼小的光他自己找到了答案。
光剛進特教班的時候,的確對其他愛發出噪音的小朋友很不習慣,而只能僵硬地瑟縮在角落,捂緊自己的耳朶,讓人十分心疼。可是後來,光卻找到了一個和自己一樣不喜歡噪音的朋友,當其他小朋友又在大吵大鬧的時候,大江發現「這兩個小傢伙就常一起窩在教室角落,手牽著手忍耐著。」
原本只會依賴家人的光也開始因幫助朋友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滿足感,同時也認識了新聲音--人類所作的音樂。不愛說話的他,變得會和朋友一起聽廣播,兩人還會說說莫札特、巴哈這幾個字。
更可貴的是,光捕捉到了一份在家庭中找不到的情感,那就是我們叫做友誼的東西。
別人眼中看似什麼都不懂的智障孩子,即使彼此對話很簡單,卻能擁有「平靜的微笑」。這份相視而笑,多麼難得與美好。
如果光沒有上學,他可能就要錯過他的朋友,錯過微笑了。
所以透過他兒子--光的經驗,大江更加確定了每個孩子都需要上學,不論是那一種科目,上學才能瞭解自己,確認自己內心的寶藏,也才能有共通有效的語言去與社會及其他人連繫,讓這些寶藏得以發掘。
上學為什麼如此重要,自修難道不行嗎?學校教育真的那麼不能被家庭教育或社會教育所取代?
外面的世界花花綠綠,天寛地闊,孩子為什麼就是非得要上學不可?
大江的這篇文章提供了一個在分數之外、人生之中的答案。
《人為什麼要活著?》
大江的祖母是個有趣的人,名字叫做筆(hude),她曾告訴大江,以此為名,就代表著她將是為了記錄這森林裡所有發生的事而出生的。
祖母沒有真的把事情都寫在帳簿裡,因為她的心都還記得住,不需要幫忙。
祖母非常會「說事情」,一件事在她說來總是變得精彩有趣,就算是前山接後院,也能隨興所至而不逾矩。我猜也許是得自祖母的遺傳,讓大江成為書寫能手吧。
祖母告訴大江,「每個人在森林的高處都有棵自己的樹,而人死後,身體消失了,靈魂卻會回到樹的所在。如果走進森林裡,站在自己的樹下,可能會碰到老了以後的自己。但還不知如何應對的小孩子,最好還是不要接近自己的樹比較好。」
有一陣子,大江因為祖母的話,而常走進森林裡,想去找尋那個老了以後的自己,他想問問:人為什麼要活著?
年幼的大江想知道,這個人能不能回答:人「如何」和「為何」要活著?
當然那時他沒有碰到「這個人」。
而如今年近六十卻依然活著的大江,此時走進森林,卻開始想著:
如果等一下碰到了年幼的自己,來問現在年老的自己「人為什麼要活著?」這個問題時,他應該要如何回答?
文豪的答案己經準備好了。
夏目漱石在《心》這本書中曾經寫道:「當我鼓動停止時,如果有一個新的生命在你的胸中停駐,我就很滿足了。」
這句話打動了大江。
人生幾載,人海茫茫,每條生命走這麼一回人生,不外乎就是留下了什麼,去確認自己的存在,去傳遞一份意義。
生於斯長為斯的每一個人,不論以什麼樣的形式活過,或是曾經經歷了多少喜怒哀樂,在離開之後,他們都留下了自己曾經如此存在於這世上不可被消滅的痕跡。
大江在想通了之後,開始寫文章給年輕人,希望能將自己活過的意義,透過文字保留下來,而這和柳田邦男因為兒子的辭世,決定走上耕耘兒童繪本之路的心情又是相近的了。
人為什麼要活著呢?
如果有人這樣問,你是不是會覺得對方頭殼壞掉,吃飽沒事做?還是你也曾問過,甚至認真地想過這個問題?
我和大江一樣,是屬於後者的那種人。
如同思考「為什麼孩子要上學?」這個問題一樣,在思考它的過程中「雖然痛苦,但是,除了沈思之外別無他法。
不過就算問題並沒有完全解決,擁有過沈澱思考的時間,日後回想起來,就知道其實非常具有意義。」
現在的我,其實也答不出來「人為什麼要活著」這個問題。
但我想,或許只有等到自己鼓動停止,或者終於老得站在自己的樹下而和年輕的自己相逢時,我就能夠回答這個問題了。
延伸:《孩子為什麼要上學》讀後感(1)
以上兩篇文章是給小兒看
願他接受他的人生
順然老化
嘉義基督教醫院社區健康部督導 蘇淑娥
幾年來,已經習慣於一面吃中餐一面聊著我們的工作所遇所見,不同的是,今天談的不只是工作,更是我們切身的生活體驗。
芳琪是一位資深優秀的居家護理師,回憶著 83 歲阿公臥病 6 年以及最後 7 個月照顧的情形,她說由於受到歐美「順然老化」觀念的影響,所以在阿公生命的最後 7 個月前,她與家人深入溝通,採取給予基礎的營養與衛生的方式照顧,讓阿公在家裡接受親人的親手照料,不再強制送醫院接受侵入性的檢查、插管、氣切、安裝呼吸機等醫療行為,雖然阿公在阿媽不忍心的情況下給予安裝胃管,但除了水份之外,一天也只是餵 60CC 的牛奶。阿公離開人世以後,家人都覺得給了老人最好的照顧,老人走的時候,面貌安祥。
芳琪眼眶中含著對生命感嘆的淚水,她說:「阿公臥病的這幾年,使我更體認到如何為長期照護的病患和家屬服務,使我成為一個更有耐心的人 … 」。
有一位牧師,來到中心,帶著紛亂的心情說母親交代不要將她送醫院,現在已經病得一天才喝一湯匙的粥,之前姊姊照顧,在醫院已經折騰一陣子,現在輪到他照顧,真令他兩難啊!記得 20 年前就認識這位牧師的母親,因牧師是韓國人,母親隨著牧師兒子到各個講堂傳道,當時大約已經 70 歲,一臉的純真如孩童使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她的一生歸屬她所信的上帝,屈指一算,她應該也 90 好幾了。
我告訴牧師曾經有一個 90 幾歲的阿媽被送來住院,當時以護理長的的身份前去關心,問阿媽有無那裡不舒服,阿媽如嬰兒般的躺在床上,微笑著告訴我她沒任何不舒服,後來從病歷上瞭解阿媽因為吃得少所以被送來檢查,其實,老化是一種自然的過程,到達一個限度,漸漸不想吃或吃不下就如樹葉自然漸漸枯乾,終於回歸大地,算是一種休息了,大自然如此,人類如此,不盡然如電視畫面所描繪的極盡慘痛才嚥下人生最後一口氣。重要的是阿公阿媽的心境是否平安順然,而此時家人的陪伴與關注應勝於各式各樣的侵入性醫療。
如果我們選擇住院醫療,醫師為了對家屬有所交代,努力為老人實施各樣檢查,甚至在萬不得已的情況,為了維持活命,採用各種藥物及尖端科技的儀器安裝於老人身上,老人雖然存活下來,但因身上掛滿了機器,腸胃裝滿了藥物,充其量只不過是不健康餘命的殘存。有時也因為實施醫療必需住在加護病房而阻隔了親人最終相聚的寶貴時刻,而生命互愛的真義就在家屬等待復活的奇蹟中漸漸流失。常常看到老人哀求著:「我想回家」,可是家屬在期待親人完全好轉的情況下,總會說:「等您好起來」。豈知老人終於在醫院走了,也沒了卻回家的心願。
牧師母親去世後的幾個月,牧師又來到中心,問他最後照顧母親的情況,牧師說:「我們沒強迫母親住院,我們用順然的方式照顧母親,這樣的照顧的方式,使我們覺得安慰 … . 」。
「順然老化」或「積極搶治」實為現今照顧者的一大困境,也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如果老人對「臨終規劃」這個課題有所認知,就可預立遺囑,事先規劃及決定自己要過怎樣的生活或在器官功能衰竭時要不要安裝各種維生管路,而家屬對各種醫療處置的優缺點也都有知的權利,醫療團隊有義務善加解釋,好讓家屬能夠正確的決定照顧的方式,最重要的是,要尊重老人自己本身對生命的看法。
現在人們強調所謂的「壓縮理論」,意思是人要活得老就要活得好,活得有尊嚴,盡量減少死亡之前的那一段失能失智必需仰賴家人日夜照顧的拖磨日子,這是一個理想,但醫療科學儀器的發達,加上親人的萬分不捨,常極盡所能的搶救人身,導致身上插了許多維生管路,即使已經是老老人,最後終在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情況下天人永隔,沒有與親人好好告別,沒有與親人訴說他們的愛與感恩或交代身後期待之事,也因此,留在世上的親人心裏是充滿矛盾和揣測,不明白到底極力的送醫搶救是否滿足了亡者的需求或僅僅是對社會有所交待。
「順然老化」是尊重生命的一種態度,不刻意強制延長,亦不蓄意縮短壽命,用一種老人本身及親人都能接受的方式,強調關懷、傾聽的精神及注重安全、衛生、溫馨的環境,陪伴他在人生的終段,劃上完美的句點。
老年人的生涯目標
老身要保 老本要存 老伴要寶 老友要找
老趣要早 老癮要少 老才要用 老而要學 老居要好
人人皆會老,願天下有心人、有情人,順利迎向五老五寶;老身、老本、老友、老伴、老居;「老有所養」、「老有所安」、「老有所健」、「老有所用」、「老有所樂」,雖夕陽已近黃昏,再創人生第二春。
喜樂的心乃是良藥 ;憂愁的靈使骨枯乾 (箴言17章22節)
青老年
65-70歲
健康、有工作、腦筋靈活、活躍於社會
擬定與執行退休計畫
財務管理、住宅規劃,休閒旅遊、
促進家人關係…等
中老年
71-80歲
易患慢性病、心智活動較遲鈍、活動力減低、社會活動不活躍
思考如何獨立生活
思考人生的意義
思考能幫下一代什麼忙
重視生活品質
老老年
80以上
癱瘓在床、住院療養、依賴性高
人性尊嚴的再教育
醫療費用的價值教育
告別人生
作者:蘇淑娥
現任嘉義基督教醫院社區健康部督導
文章定位:
人氣(1,837) | 回應(1)| 推薦 (
0)|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