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騰雲駕霧金門行
服兵役時,金門戰地前線,海峽兩岸敵我持續﹝單打雙不打﹞的對峙局面。我希望藉著服役的機會,體驗真正男兒當兵的責任與勇氣,順便能看到金門的金神與風情。當救國團志工時,更期盼寒暑期金門戰鬥營能飄洋過去金門。總是沒機會到金門。
很高興10/24~10/26能隨著鄉公所基層幹部外島基層建設觀摩,總算了卻了我當兵時沒機會到金門心願。
回來後,整理分類照片,分成【金門行/人物篇】、【金門行/文物篇】,貼在我的相簿,方便供格友們觀賞指教。
這次金門行,將分【金門風情】、【戰地金門】、【金門札記】三篇圖文與大家分享這趟金門之旅。
金門處於大陸東南近海,從地殼運動的角度來看,菲律賓板塊和歐亞大陸板塊碰撞造就了台灣地槽,台灣地槽以西,越過海峽,便是華南地槽中的南嶺地槽,金門正位於南嶺地槽的東緣。距今兩億年至一億年前的燕山運動中,本地區斷層活動十分強烈,同時也有岩漿活動,構成金門本島基盤的花崗岩與花崗片麻岩,距離地面28~30公里的身處形成,隨後依尋同一路徑冷卻、抬升,所以金門可以說是在燕山運動隆起,西馬拉雅運動上升之中發育出來的花崗岩丘陵。
§﹝燕山運動﹞請參考
http://www.angelibrary.com/real/bhdc/011.htm
圖/攝至金門國家公園
﹝北風獅爺﹞圖
金門原來是一個林木蒼鬱的海島,由於元朝伐木煮鹽;明朝時期伐木造舟,過海渡台,使金門林木為之一空;加上清朝「遷界令」,遂陷金門於風砂的浩劫。居民尋求神明庇祐,因此有風獅爺的設置。成為今日金門島上一項特殊的人文景觀。
上圖為﹝北風獅爺﹞,一般奉立於村落風口處,作為鎮風止煞作用,坐於雙鯉湖畔,昔日帆渡可經今之慈湖出海,到閩南沿海漳、厦等地。風獅爺鎮守海口,具有止風、驅邪、護祐海上交通平安之意。
﹝風獅爺﹞依其造形可分避邪風獅爺、平安風獅爺、招財風獅爺、加冠功名風獅爺等。是金門無可取代的吉祥物和精神象徵。
金門國家公園公佈的風獅爺有64尊。這次金門行,凡是看到的風獅爺不管大小,共拍攝了19張,其中有一張與前篇的從網路下載的風獅爺是同尊,特別商請遊覽車司機及導遊停車讓我拍攝讓我興奮不已。
我拍攝的「風獅爺」在我的相簿下列網址請賞圖指教。
http://photo.pchome.com.tw/asim1001/119346384821/
http://photo.pchome.com.tw/asim1001/019/
圖/﹝文峰聳秀塔﹞
金門是個丘陵地,最高的山是標高253公尺的太武山。順著唯一的戰地公路─玉章路─登上此山,來回長約4公里,穿著輕便的服裝步行約50分鐘,沒有車輛行駛,空氣新鮮,對一般人來說是一個很好的登山運動。
登山最高頂層是鄭成功奕棋觀戰之處,視野甚廣,可俯瞰金門全島及對安的廈門市。山頂的﹝文峰聳秀塔﹞,望了有文武震攝之感。再往前行不多時,可達名聞遐邇的﹝毋忘在莒﹞勒石。
太武山地底是四通八達繁複的坑道,其中擎天廳仍是軍管制區,無緣造訪。
http://photo.pchome.com.tw/asim1001/119346382535/ 金門最高的山/太武山
http://photo.pchome.com.tw/asim1001/119346408490/ 太武山頂視野寬廣
http://photo.pchome.com.tw/asim1001/119346401259/ ﹝毋忘在莒﹞勒石
﹝金門貢糖﹞
金門貢糖相傳是明代閩南御膳貢品,招祥迎春,年節納貢,為茶點之極品,後隨廈門製餅師傅傳入金門,並廣被一般漢餅店所產製, 其中以金門名師伯貢糖本舖, 製作的產品最受觀光遊客喜愛
金門貢糖騁名中外,每一位來到金門的遊客,總是帶著好幾盒的「貢糖」回到家裡。說也奇怪,在仿製能力超強的台灣,各種有名的食品,只要一出現在市場,要不了多久就會出現其他廠牌的仿製品,並且充斥於各地,惟獨「金門貢糖」就無法被一些類似甜點混淆,始終保持著閩南甜點中的第一名。
﹝金門高梁﹞
金門高梁酒,素來以清澈透明、質地純浄、芳香濃郁,是蒸餾酒的一種,亦是中國白酒的一種,數十年來獨領風騷,於『中國之白酒』中,一支獨秀,聞名於世。
由於用料、配方、水質與釀製方法的不同,白酒的種類繁多,其中以香型歸類可分為五種,金門高梁酒即屬於「清香型」白酒,其特色是:風味清香醇正、柔順淨爽,口、鼻、眼三種感官一致,有如清香霧氣中大地的芬芳,甘潤爽口。
金門高梁酒之釀造乃利用金門特產『旱地高梁』、引用當地水質甘甜的寶月神泉、金門潔淨的空氣與氣候條件,並承襲傳統古法之釀酒技術,加上半世紀的釀酒專業技術經驗,結合經驗與現代化設備所釀造的金門高梁酒,釀出風味獨特,香、醇、甘、冽的高梁酒。
根據金門縣官方透露:金門高梁酒每年淨收益額107億,是金門縣最大額的稅收。他們也推廣喝高粱酒的口訣如下:
蓮花指
輕舉杯
送入喉
舒展眉
笑開懷
重擲杯
圖/﹝砲彈菜刀﹞文/轉載自公視下課花落米
過去金門缺乏鋼鐵,製刀業並不興盛。八二三砲戰以後,金門累積了數十萬的砲彈殼,砲彈殼的鋼品質很好,於是人們就想到用砲彈殼來做菜刀」。更厲害的是,一顆砲彈居然可以做出六十幾把菜刀,讓人不得不佩服金門人廢物利用的精神。
首先必須從彈殼上切下一塊鋼片,然後放到一千度以上高溫的火爐裡去燒,趁鋼片燒得火紅的 時候,迅速地敲成扁平狀,這樣來回做個幾次,就可以敲出菜刀的雛形。接著再 把菜刀用磨刀機拋光,裝上刀柄,一把鋒利的砲彈菜刀就大功告成了!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