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3-03-14 10:24:33| 人氣35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文友新作】省議會與阿罩霧山 — 賴鈺婷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帶孩子到省議會爬山。雙胞胎兄弟剛滿六歲,兩人很興奮,爭相說要幫我帶路導覽。不久前的周末,我有公務必須到學校一趟,丈夫臨時起意,獨自帶兩人走逛省議會。我處理完事情,電話聯繫,他們玩得興味正濃,嘰嘰喳喳輪番對著手機向我描述,有尖的鵝卵石步道噢,我們剛剛在水池邊看鴨子,現在在爬山!手機開了擴音功能,兩人你一言我一語,訴說他們的發現與神奇。他們流連著不想離開,迫不及待勾勒重返的路線。那樣亟欲親近的單純熱切勾動我的心思,我童年中的恆久地景,如今又重現在我的生命裡,如同復刻著永不老去的孩提時光。

這個我們慣稱為省議會的地方,位於霧峰人來車往的交通要道旁,是母親回娘家的必經之地。昔日台灣省議員開會之處。隨著時代演進,行政組織變革,它更名為立法院民主議政園區、台灣省議會紀念園區。儘管如此,在地日常口語仍慣稱省議會。

那是一種直覺式地標的概念,不管建築物官舍內的用途為何,偌大腹地連通園區裡外,自我有記憶以來,那是鄉民散步野餐、休閒活動、登山健走的地方,更是我幼年時引頸期盼到外婆家能順道一遊的景點。

巍峨氣派的牌樓內,處處是草地林蔭、花木扶疏的園林造景。花圃、綠樹、水池、草地,從早到晚都有散步漫走的人。我愛極了走逛其中,新奇雀躍如同郊遊的感覺。不必特意遠行的美好順遊。園區好大,停留的時間永遠不夠。每次從外婆家回程,都滿心期待,能不能進去繞繞逛逛。大概是這樣彷彿常常可親近,滿懷期待,卻不見得都能實現的感覺,讓記憶帶著懸念的景深。

行道路樹下,鋪著鵝卵石步道。孩子拉牽我的手,這裡這裡,要我脫下鞋赤腳嘗試。小兒一馬當先,在前頭示範,他一邊比畫著,這邊黑色石子很尖,很痛喔,那邊的灰石子比較圓,來,你看,我不會怕!

我踏出腳,腳底重心按壓斜尖卵石,腳掌穴門瞬間彈開,迸出痛感。孩子小小的身影在前頭,不時回頭示意鼓勵我。我其實不太懼怕健康步道,但或許久未體驗,眼前的石子稜角拔尖立體,讓人有搖頭縮腳的念頭。大兒子躍躍欲試,又膽小怕痛,猶豫半晌才起腳,隨即秒收腳,一來一回,被自己誇張的假動作,笑得彎腰哀叫。

一位老婆婆從人行道走過,佇足看著我們。她走近問兩兄弟幾歲,我們是哪裡人,她笑著為小兒鼓掌,稱讚他厲害。這是晴朗的冷天,我看她伋著拖鞋,手上拎著裝滿雜物的大袋子,一手撐拄長傘。孩子笑著跟她道別,她也笑,緩緩走,不知要去哪裡。

穿過幾幢官廳屋舍,沿途的行道樹,每棵樹都標示著當年手植者省議員的姓名。圍牆邊,拱橋小山坡連通省議會後山。步道口,沿街擺開各式攤位,貨車車斗上有各色蔬菜,柏油路面上一小籃一小袋自家種的果菜,老農蹲坐在小凳上,面前幾把菜、幾條絲瓜、幾顆鳳梨芭樂,平鋪延展成市集風景。

夫家世居霧峰,丈夫對於這個充滿歷史的鄉鎮,信手拈來都是故事。他牽著孩子,邊走邊聊,不停回憶比畫。公廁這邊,以前是籃球場空地,路邊總是有個一張板凳開張,幫人理髮的人。「你們叔叔都專程來這裡理髮!」丈夫說得活靈活現,孩子跟著搜尋露天理髮人的蹤影,奇怪他今天怎麼沒來!

走上山坡,柏油路形與木棧道相互搭配,邊坡山崖間,石階山徑或筆直或蜿蜒,貫通上下。山間一座「霧峰亭」,亭前平台常有跳土風舞、國標舞的小團體,播放出的樂音或動感或滄桑,聲腔渾厚,節拍動茲強烈,走過路過,任誰都要好奇多看兩眼,佇足喝口水,暫歇片刻。

從平台轉上霧峰亭,亭內寬敞,偶爾有人圍聚石桌泡茶下棋,也曾聽過有人在吹奏洞簫。今天亭子裡外很安靜,沒有歌聲、談笑聲,也許是前幾日天候不佳的緣故。

我們在長條石椅上休息,獨享霧峰亭八方四面沁涼的清新。我說起從前和媽媽、姊姊一起登山的情景,那時的路線應該和現在差不多,當時路邊有這個亭子嗎?已經記不清了。

丈夫說起幼時中秋節到省議會賞月,早年中秋節家家戶戶到室外野餐賞月,搬出矮桌、板凳,一邊吃月餅、剝柚子,在門庭前或戶外空地圍聚談天、抬頭賞月。街坊鄰里中秋盛事,孩子們下午傍晚就得先來找空位,拉繩為界占位子。那是以月光為節日焦點的純粹年代。

昔日賞月的風雅,已成追憶。帶著稚子走踏在場景中,說起當年故事,依稀還有可指認的方向。

而今山林如舊,山道卻增設不少親民的設施。木棧道拓築出平整好走的高架路徑,也多了便於遠眺瞭望的高台視野。中心瓏登山步道有小公園似的健體器材,孩子熱切拉著我介紹,就是這裡!上次走到這裡!

霧峰山徑四通八達,有好幾條路線步道,風景殊異,可以接連貫通。丈夫說起霧峰也有一座小百岳,名為「阿罩霧山」,從中心瓏登山步道再往上走產業道路,沿途會經過私人果園林地,三角點位置隱密,不易辨認。原先只是隨口說起,沒料到孩子竟然嚷嚷著想去看看,央求丈夫帶路探險。

從小我隨母親往返霧峰無數次,自北部返鄉後,也在霧峰工作十餘年,陸續走過其中各路線長短相連的登山步道,但從不曾想過去找,隱沒山野中的阿罩霧山三角點。

要去嗎?我心裡猶疑。六歲幼兒能走逛園區、來回中心瓏登山步道,已經超乎常人預期,要帶著他們往上再走一段路,去找三角點,真的可行嗎?我思忖著究竟要轉移話題、勸退孩子,還是要鼓勵他們的體能耐力,一探究竟?

孩子說,走吧!走吧!走看看才知道!我想,就暫且放下身為母親的操心多慮,倘若孩子走累了,腳痠腿乏不想前進,就立刻折返。姑且試試看,隨遇而安。

正午日光熾烈,產業道路隨山形彎轉,兩側看不出地界的山嶺林地,像複製貼上的景觀,沒有盡頭。我們隨著丈夫辨認叉路,在好像是又不確定的時候,對照手機上的網路資訊。從龍眼樹、鳳梨田、轉入樹叢間的黃土坡路,最終看到那顆編號1136的二等三角點基石。

我教孩子辨認基石上的字樣。終於來到一切不是夢境的彼端。

心裡很激動,這是我和孩子歷史性的一刻。不僅是第一次來到這個三角點,不僅因為這是六歲孩子的第一座小百岳,而是第一次當孩子還想前進時,我沒有以保護為由,阻擋他們嘗試、勸說他們放棄。終究我們跨出了一大步,一起挑戰成功,彼此也獲得更多自信。

回程時,孩子雖然疲累卻很開心。省議會與阿罩霧山,再接續其他路線,他們說還要再來!♣


福報副刊2023.03.14

台長: 阿盛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