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2-01-25 23:30:23| 人氣74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美術展覽】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展期 2021.12.18 - 2022.04.24 地點 MoNTUE北師美術館 藝術家 劉錦堂、賴和、倪蔣懷、陳澄波、黃土水、郭柏川、廖繼春、李梅樹、王白淵、藍蔭鼎、張維賢、陳植棋、陳進、鄧南光、郭雪湖、李石樵、劉啟祥、蒲添生、陳清汾、張才、洪瑞麟、林之助、林摶秋、莊世和(依出生年排序)

2021.12.18 - 2022.04.24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

192110月,黃土水以《甘露水》獲得日本帝國美術展覽會入選,此作以蚌殼中昂然向上的少女,宛如自黑暗中走向世界,堅強舒緩的容姿象徵著臺灣文藝復興時代的將臨;同月17日,臺灣文化協會成立。發起人蔣渭水在發表〈臨床講義:名為臺灣的病人〉(1921)一文,診斷臺灣罹患「知識的營養不良症」,須藉由文化運動醫治,而推動文化運動的組織即是臺灣文化協會。 一次大戰後的大正民主時期,在民族自決思潮與自由民權運動的衝擊下,啟發在東京的臺灣青年,反思殖民地之下的差別待遇並組織集會,而林獻堂則領導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與蔡惠如在東京催生《臺灣青年》雜誌。蔣渭水等人則是在島內成立臺灣文化協會,作為本島民間社會啟迪民智、思想解放、文化藝術啟蒙的重要開端。 隨著文化運動的深化,各式政治運動蓬勃湧現,臺灣文化協會於1927年分裂後影響生成多個團體,分佔光譜不同位置共同為臺灣未來努力。另一方面,文協推展的文化運動則受到世界思潮影響,新時代的繪畫、雕刻、小說、新劇、電影紛紛誕生,與運動相輔相成新的藝術概念。藝術家追索藝術與社會之間的關係,以文藝抵抗的路線繼續延伸文協精神直到戰後。 在迎接臺灣文化協會創立一百週年的2021年,北師美術館將目光著眼於時代脈絡。試圖穿越作品美學風格與藝術家自身歷程,定錨於其成長的年代,探索其時代特質,藝術家何以從中迸發力量,得以奮不顧身追求藝術,以此建構臺灣文化面目。  由文化部與財團法人福祿文化基金會支持,林曼麗總策劃,邀請周婉窈、劉柳書琴、石婉舜、蔣伯欣、陳慧先、陳允元與吳俊瑩等長期精研歷史、文學、戲劇、藝術、原住民與婦女、法律的學者組成跨領域研究團隊。考察一百年之前的時空背景,從社會運動與發展切入,藉由藝術作品與文獻共構相互補述,呈現1920-40年代文化協會及相關人物所處的社會,映射臺灣文化協會文化向上的行動與精神,回訪一百年前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 本展以「生命的恆流」、「風景的創造」、「大眾與摩登」與「自覺的現代性」四個子題出發,由內而外探討創作者如何從自我覺察的迸發進而書寫社會,勾勒個人和社會的交融與抵抗。與此同時於「當代的迴響」單元與阮劇團合作重新演繹當時的文化劇,以及邀請林君昵、黃邦銓導演團隊創作《甘露水》同名紀錄片與影像互動裝置將時代顯影。在多樣化梳理展呈歷史的同時,透過與當代創作者的合製共創,以當代的觀點回應創作的本質。 「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展名以「光」為名,回應一百年前知識份子如何在黑暗的時代中仍懷抱勇氣,感知那幾近不存在的光,並心懷信念向前奔馳。

展期 2021.12.18 - 2022.04.24 地點 MoNTUE北師美術館 藝術家 劉錦堂、賴和、倪蔣懷、陳澄波、黃土水、郭柏川、廖繼春、李梅樹、王白淵、藍蔭鼎、張維賢、陳植棋、陳進、鄧南光、郭雪湖、李石樵、劉啟祥、蒲添生、陳清汾、張才、洪瑞麟、林之助、林摶秋、莊世和(依出生年排序) 當代迴響 林君昵、黃邦銓、阮劇團

總策劃 林曼麗 研究計畫主持人 周婉窈 協同主持人 劉柳書琴 石婉舜 蔣伯欣 陳慧先 陳允元 吳俊瑩 企劃構成 蔣伯欣及北師美術館團隊 展場設計 別音設計 視覺設計 林秦華設計工作室 北師美術館團隊 執行總監 王若璇 展覽統籌 徐珮琳 展覽執行 劉依盈 媒體公關 王欣翮 教育推廣 王怡心陳俐臻 研究助理 劉聞宜黃微芬 研究協力 趙宜恬林珮鈺、張晏菖 展覽助理 陳俞瑾 羅永晴劉怡辰

開放時間 週二至週日10:0018:00 週一及國定例假日休館 地址 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二段134【個人預約】 開放30日的預約,例如20211210日預約,可預約至202218日,以此類推。

團體導覽申請連結:https://forms.gle/N8jtVNdf4fdVjzUV8 ✨團體導覽聯繫窗口:陳俐臻 小姐 montue.shcool@gmail.com / (02)2736-0316  

【個人預約】 開放30日的預約,例如20211210日預約,可預約至202218日,以此類推。 1. 開館時間為週二到週日10:0018:00,每1小時為一個時段,最晚預約入場時間為17:00 2. 每次預約上限5人(含嬰兒),超過請分開預約,15人以上團體預約服務請參考下方團體導覽預約說明。 3. 預約基本資料為:姓名、電話、電子信箱。 4. 每次僅能預約一個時段,待參觀完畢後方能再次預約。 5. 預約成功後,將會收到系統寄發的簡訊。請憑簡訊至現場報到。 6. 無法在預約時間前來者,請自行透過系統取消或改期,現場無法更改時段。 7. 如未辦理取消、亦未於參觀時間內報到出席者,為維護他人參觀權益,必要時本館將取消日後預約資格。 8. 若欲參觀日已預約額滿,亦可至現場排隊,館方將視館內人數開放候補入場。 9. 如遇天災疫情停電等不可抗力因素導致閉館,當日預約將全數取消。本館保有參觀預約之最終異動、取消權利,請於參觀日前再次確認本館公告消息,恕不另行通知。 額外提醒:定時導覽為每日兩點。

【團體導覽預約】 團體導覽整個展期皆開放預約 1. 單次導覽時間為4060分鐘。 2. 15人以上方得申請團體導覽預約服務。 3. 煩請於一週前填寫預約表單,待美術館透過email或電話回覆後,方才確認預約成功。 4. 預約完成後,如需調整導覽時間、團體人數、預約時段等,務必事先來電或來信告知。 5 請於預約時段提前10分鐘至1樓櫃台報到。如無法準時抵達,請主動來電告知,遲到15分鐘,本館將有權力終止該服務。 6. 維護導覽品質,申請兒童導覽的孩童年齡落差需落在3歲以內(例如79歲能一組,多到10歲就是超過了唷!)。 7. 展期第一週(12/18-12/24)不受理團體導覽服務。

 

【展覽活動】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 在臺灣文化協會的眾多啟蒙運動當中,又以「講演會」深具影響力,根據總督府警務局的統計,1923-1926年的四年之間,文協在全臺灣共舉辦798場講演會,平均一場有370位聽眾,在現在看來是相當可觀的人數,如果以當年臺灣的總人口數來看就更驚人了。臺灣文化協會就是透過這樣一次次的講演會喚醒大眾的思辨能力、推動著臺灣前進。美術館也根據展覽規劃了「土曜日講演會」及其它不同系列的活動,希望透過不同領域的專家從各自角度切入,和大家一起用不同的角度更認識展覽以及思考一百年前的世代和我們的關係。

 特別場講演會 時間|12.26(日)15:00-16:30 講題|龍山寺比你想像的更摩登 傳統匠師x藝術家黃土水x臺灣文化協會 講者|黃威翔(龍山寺研究人員) 陳郁茹(龍山寺研究人員) 💡土曜日講演會第二回 時 間|2022.01.08(六)15:00-17:00 講 題| 以光刻鑿的記憶-電影通向世界的荊棘之道 講 者| 黃邦銓、林君昵(影像導演) 與談人| 史惟筑(國立中央大學法文系助理教授) 報 名 | https://forms.gle/zP2UB6yPK2px5JDK7 ※活動為免費參加,歡迎報名,額滿為止。   ※活動為免費參加,歡迎報名,額滿為止。 ※此報名為講座報名,若欲看展請填寫看展預約:https://reurl.cc/EZdLXR 分享[

語音導覽 語音導覽入口🎧👉https://reurl.cc/Ok9X9A 「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呈現1920-40年代文化協會及相關人物所處的社會,映射臺灣文化協會文化向上的行動與精神,而語言是當時非常重要的一環,本次美術館特別邀請珂拉琪Collage 樂團及歌手、音樂製作人廖士賢共同推出華語及臺語雙聲道的語音導覽陪伴大家看展。 珂拉琪Collage 樂團作品中的一大特色即是有意識地運用臺語、日語、阿美族語在歌詞當中,在一篇訪談中,夏子這樣敘述樂團的一首作品《MALIYANG》,「是在我阿嬤葬禮之後坐車路上寫的。我沒有在想我要用族語還是日語,是我阿嬤本來就用日語和族語加上很破的中文和我溝通,我只是用我和阿嬤交談的方式寫歌。剛好有人有相同的經驗,他就會覺得他看到台灣真實的樣子。」儘管臺灣結束日本統治已經超過一甲子的時間,但那段殖民時期帶給臺灣的影響和震盪依然影響著這個世代的我們。 被譽為「臺語詩人」的音樂創作者廖士賢,2019年以《西部》奪下金曲獎最佳臺語音樂專輯獎,並為台語詩繪本《情批》配樂及朗讀。得知《甘露水》作品失而復得的故事後,廖士賢為語音導覽製作、兩首曲子,沉穩的音樂像是漫長的歷史中,臺灣的命運之輪開始轉動,這些歷史上重要的作品、文獻開始述說自己的故事、臺灣的故事。 在處理臺語語音導覽內容時,美術館對於「是否應該更平易近人?」歷經幾番掙扎,最後仍然決定保留許多平常越來越少聽到但非常優美的臺語詞彙。畢竟語言如果使用的次數降低,那這些詞彙將會如人煙罕至的小徑般逐漸迷失回去或前進的方向。如果覺得語音導覽內容聽起來稍嫌吃力的聽眾朋友,那我們就一起多聽幾次,像是珂拉琪Collage 樂團曾經說「與其說是學,不如說是把它撿回來」,也如同展覽研究計畫主持人周婉窈老師的展覽引言中所說,今年是臺灣文化協會成立一百周年紀念,我們除了慶祝以外,也要反省臺灣的語言問題,如果曾經作為抵抗語言的臺語消失了,我們不會很心疼嗎?客語和原住民語言如果消失,臺灣還會是一個多樣美麗的島嶼嗎? 「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讓我們一起跟著珂拉琪Collage 樂團及廖士賢的聲音,穿梭在由藝術作品及文獻所共構的百年時空隧道。 華語版|珂拉琪Collage 樂團 臺語版|廖士賢 音樂作曲/製作人 | 廖士賢 器樂錄音室 | 山畝音樂文化工作室 Sam Studio 臺語顧問|鄭順聰 特別感謝|Indie Monster Studio 地下怪獸錄音室 柯拓名、息壤音樂 Saw Music 劉承泓、葉姿妮  

台長: 阿盛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