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人格分裂﹐其實是在精神病學上十分複雜卻又耐人尋味的議題。
看這本幾近自傳體﹑由人格分裂症患者羅勃.安熙龍撰寫的《十一個我與城堡》﹐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人格分裂者如迷宮般雜遝紛擾的內心世界﹐以及他在面對自我的病症後與心理醫生史密斯博士攜手治療整合自我人格的過程。
羅勃.安熙龍(Robert Oxnam)﹐美國著名的傑出亞洲學專家。別看他是個金髮碧眼的外國老頭﹐安熙龍精通中文而且對亞洲國家的文化歷史背景和現況問題可是瞭若指掌;「安熙龍」這麼個氣勢十足並懷有古風的好聽名字正是他給自己取的中文名。安熙龍是耶魯大學的亞洲研究博士﹐當過教授﹑節目主持人﹑華府外交顧問﹑出過兩本以中國為背景的小說﹑掌管過美國亞洲協會﹐老布希總統和比爾蓋滋﹑巴菲特等人訪華時﹐他正是隨行的顧問專家。
這樣一個傑出的優越人才﹐誰又會想到﹐在他光鮮的外表下﹐隱藏著十一個截然不同各自獨立的人格﹐這些人格各自住在一座心靈的「城堡」裡各自為政互不打擾﹐但他們同時存在者也同時主宰著安熙龍這個人的心情感受和他的行為舉止。這些人格其中包括邪惡暴躁的巫婆和羅伯﹑幼稚自卑並帶有酗酒和自虐傾向的巴比﹑永遠躲在陰暗處的受虐孩童娃娃﹐愛裝神秘的眼睛等﹐幾乎讓人眼花繚亂——如果一個人身上展現了這麼多種迥異的性格﹐但未能及早發現自己的病症而進行人格整合﹐多半會被旁人當作神經病而近鬼神而遠之吧!
很多人懷疑著﹐究竟有沒有所謂的「人格分裂」(在醫學術語稱其為「多重人格障礙」﹐「multiple personalitydisorder」﹐或簡稱MPD)?畢竟在電影或小說裡﹐我們看到的多重人格通常出現在極端犯罪和變態殺人狂身上﹐而所謂的MPD通常是被告用以脫罪減刑的藉口。更甚者﹐我們身邊認識的人裡面﹐聲稱自己有人格分裂的人﹐絕大多數是披著這種罕見的精神疾病的外衣來展現自身的不同﹐引起他人注意的無聊份子(其實在精神病學上來說﹐這種為了引起他人注意而做出一些出乎意表的怪異行徑的人﹐被歸類做「人格違常」﹐「personalitydisoder」﹐也是一種精神疾病...-_-)。
就像本書中安熙龍所言﹐「MPD不像癌症有明確﹑無可置疑的醫學證據」。譬如在一次的座談會上﹐安熙龍提到他曾經聽過某位女士說﹐她有許多朋友患有MPD並且相信自己無法治愈﹐而其他的MPD患者心中所感嘆的是﹐唉﹐這些假裝有MPD的傢伙﹐其實是病得比我們還重的人啊!真是可憐!
因為難以證明﹐所以真正的MPD時常被世人當作是在偽裝以引起他人注意而最終被忽略﹐更甚者﹐直接被身旁的人當作瘋子。
的確﹐書中安熙龍的主治醫師曾感嘆道﹐通常患有MPD的病人﹐很難有像安熙龍這樣出類拔萃的成就。也或許就是像安熙龍這樣擁有強烈意志﹑堅韌不拔的性格的人﹐才能讓自己成功脫離這樣一個身患精神重病的困境。
在書中﹐我們透過安熙龍自己和史密斯醫生的紀錄﹐逐一見到了安熙龍身體裡潛藏的多名人格。
經過抽絲剝繭的深入治療﹐當安熙龍的意識中的娃娃千呼萬喚之下出現了﹐我們才驚覺﹐原來這些人格的背後﹐藏匿了一個飽受虐待不堪回首的悲慘童年﹐這也是造成患者產生人格分裂的主因。
在治療的過程裡﹐我們見到了安熙龍多年掙扎的痛苦和面對自身病症的堅強。雖然他患有這種令人怯步的精神疾病﹑後來更被人挖掘出來造成他在社交場合被排擠恥笑的狀況﹐但他勇於面對﹐更堅強地配合醫生的療程進行人格整合﹐最後成功克服了症狀﹐讓自己身體中的人格和平共處並相互協持。
透過本書﹐我們可以深入地了解一名人格分裂患者的內心﹐透視他的多名人格以及他們每一個「人」的記憶來解釋他們各自出現的原因和使命﹐更了解每一個人格的不同——仿彿我們能在一個人身上﹐看到了十幾位不同的人的人生一樣。
作者的經歷和故事雖然耐人尋味﹐但我想這本書最大的缺點可能是作者的描寫功力(難怪安熙龍大師的每一部小說都不太賣座﹐他的文筆和敘述故事的條理實在有點...)。有很多不太重要的旁枝末節讓整部書顯得有些雜亂無章﹐在描述「娃娃書」的部份﹐因為作者要保護施虐者的身份﹐導致這一整段形成了一種沒頭沒尾的混亂﹐更因為娃娃受虐的歷程是作者罹患人格分裂的主因﹐在這一整段過程的交待不清﹐著實讓讀著們一面看﹐一面覺得「霧煞煞」﹐反而更加無法理解究竟為何此人患上人格分裂症﹐甚至覺得作者患病的經過顯得牽強。
但在這樣的一部書中﹐我們能看到一個MPD患者的一生﹐更能藉由他的描述﹐給我們對MPD的症狀和現象更具體的觀點﹐更能在閱讀著他的治療過程裡﹐看到一個不被一般大眾所熟悉的病症的症狀細節。
其實﹐不論是MPD或是任何的精神疾病﹐很多時候經過媒體甚至不能理解他們的外人的渲染﹐造成我們對這些病患的誤解和排斥。但剝開了這些病症的外衣﹐其中患者的內在﹐其實和我們每一個人一樣﹐會笑會哭﹐懂得世情冷暖﹐有愛也有恨。他們並不可怕﹐更甚者﹐他們經歷了比我們更多的磨難和不為人知的過往﹐只是我們不曾看見﹐也不曾花費心思去體會﹑去接納他們。
而不論是他們或是曾經在人生路上跌跌撞撞的我們﹐在外人看不見的內心角落裡隱藏的﹐不過只是一顆傷痕斑斑的心。
我想﹐也許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裡都有一座城堡﹐那是我們安身立命的精神堡壘﹐抵抗了外界帶給我們的傷害和痛苦﹐足以容納我們心靈和靈魂最無邊無際的廣袤。
這座城堡裡﹐或許也有我們不堪回首的傷痛﹐也或許存在著連我們自己都不曾踏足的禁密之地﹐潛藏著讓我們自己都難以掌控的危險。
但最終﹐我們不過只是希望能有人能走進我們心靈的城堡裡﹐釋放我們被幽禁的孤獨和不安﹐聆聽我們的心﹐讓我們能走出這座作繭自縛的城池﹐看見生命與未來的美好光亮。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