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本無樹,何處惹塵埃』之2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原本就有的『清淨如來佛性』是一塵不染,哪有『樂相與苦相』的分別?借境取修返觀內覺就是『明鏡』的意識,懂得『聲聞緣覺』返普歸真者,不是天天照鏡子來看自己的『外相』美不美帥不帥,明鏡非一座鏡子;眾生不解而偏一邊以為清理『外相』就清淨、以為『去除煩惱尋找快樂』就能得到菩提,非也!非也!這只是一邊的見解,雖非有錯!但不是『絕對真理』;『菩提本無樹』的『樹』並不是全然只是『煩惱或苦相』而已,幸福與快樂也是相!『苦與樂』是一體二面。『清淨如來佛性』本來就『無樹』、本來就無一物,是不苦不樂,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善不惡,原本就有的『清淨如來佛性』,『不思善不思惡』本來就無一物,又何需會惹塵埃!
竟然清淨佛性『本來就無一物』為何我們的『清淨如來佛性』又怎不見了呢?原因是人出生來到這『五濁惡世』時,其原本『清淨心』漸漸被世俗凡間的環境給汙染了,根源於何處?就是每個眾生執著我身見〈我執〉,以為『色身肉體』是真實相,而沉迷於『物質現象』不能自拔,不是完全不能在『物質現象』上有任何的快樂,而是要『離心離念』而為之,也就是『無為而為』,不為自己『私慾』而為,一切隨緣隨環境隨他人而入境隨俗就是『無為而為』也就是『離心離念』而有所作為,『心經』的色空不二法,色是色、空是空,不同邊,但是!色與空都在自己『身上』,看看自己的智慧而去為之,進而不影響其自心而如如不動,舉例:原光在接處修行之前還沒修心養性時,一切所做都是為自己私心私慾而為,就在結婚生子的同時接觸修行之路,一切所為皆不是為自己而為之,都以家庭的妻小父母而為之,在公司的生意上也不欺壓到其他任何眾生,一切唯心所造、唯心所為,此『心』是心經詮釋的原本就有『清淨心』。
想了解『心經』真實意者!原光提供一個方向供諸位大德『參考』比照,有空閒之時請去醫院看看剛剛出生的嬰兒,借嬰兒出生的『境』來返觀其自心,與自己已被環境汙染的心『相對比較』看看,看誰的『心』比較清靜?嬰兒的心不知錢的好用之處,所以不憂不樂!相對自己的心,會被環境壓力因素必需賺錢養家,所以會因為錢的因素而煩惱,有智慧者應『離心離念』而為之,就是『色身』為之而『心』不為,說白話一點!就是賺錢要『取之有道』,一切唯心造!可以一時的騙老闆騙公司騙同事,但是!絕對騙不了自心的良心,『色與空』都在自己身上,也就是『色身的習性』或『清淨的佛性』都是自己的心所造出來的,騙不了『自心佛性』的。再去看看嬰兒的心,不知人間美食與否?也不知美不美、帥不帥,完全清淨無汙染無分別,相對之!我們大人已被環境汙染,往往會執著『色身』會追求美食、追求漂亮而名牌的衣服,也會注重自己的『外相』美不美帥不帥,我們大人的心相較於剛出生嬰兒的心,我們的心已被汙染得嚴重了,首謀者就是『五蘊魔』,『心經』的重點就在此處。
然而剛出生的嬰兒心會比在母胎裡時嬰兒的心還清淨嗎?答案是已出生的嬰兒來到人世間已被汙染了,因為他會哭、他會要呼吸,他肚子會餓需要喝奶;在母胎裡的嬰兒他不需要呼吸、不需要喝奶,只需母體的養份。在母胎裡的嬰兒會比較在『一合相』受精之前的『靈體』還清淨嗎?『靈體』更不需要呼吸也不需要母體的養份,唯一差別者!就是『靈體』的前世因果,有修為有證量者是『稱願再來』,若前世沒修為養性者則是一般凡夫輪迴轉世〈代業往生轉世〉;所謂『一合相』就是天地之間陰陽和合相,以科學角度來說!就是母體的卵子〈陰〉與父體的精子〈陽〉的和合之相。以上所說再往前推進就是『十二因緣法』的推論。
『菩提』涵蓋所有的一切幸福快樂,但是!『幸福快樂』並不能代表已得到『菩提』,也就是說!當快樂來臨時勿高興得太早,應繼續加油努力勿鬆懈;『快樂』的“相對面”就是『煩惱』,當您想追求『快樂』時,您絕對嘗試過『煩惱』滋味才會想掙脫『煩惱』而要追求『快樂』;當您沉溺在『快樂』之時,而鬆懈自己就會樂極生悲很快就會得到『煩惱』,『當在煩惱時已在極力掙脫要快樂;當在快樂時而不警惕自己很快就會煩惱』,『快樂』的根源來自於煩惱!『煩惱』的目標是快樂,煩惱快樂、快樂煩惱,『苦相與樂相』念念相續是講到『果』的輪迴,而沒有去探討『因』是為什麼會如此!因為人類太執著『色身我相』才會有『苦樂之分別』,聰明智慧者!因三昧〈色身肉體〉而降伏三昧得三昧禪定心者!管他『煩惱與快樂』?『吾心』亦是如如不動,而真正『如如不動』者!並不是意識形態想像而不『實際行動』解決自己的煩惱,是應該把自己應盡之責任盡完而無法解決『煩惱』時才能有資格說『如如不動』,要有一種心態如下:『盡一切所能去解決煩惱而老天要我死我必將要死,因這是我無量劫以來之業力,怨不了天怨不了地』,只要有『 』內的『實際行動』達到心無罣礙的戰鬥力,有心者事竟成!老天絕不辜負苦心人,因為『您』努力過而不是空口說白話!原光出過車禍死過二次起死回生而下半身癱瘓,公司倒閉過二次,現在完好無缺,全家目前靠我與婆的經濟來源度日,這完全靠著上面『 』的心無罣礙戰鬥力,而再次造次起死回生才有今天。
念念相續是沉溺在『果』的輪迴,何必陷入在『苦樂』念念相續的輪迴之中呢?怎不會自我掙脫而解脫『苦樂』之間呢?這就是沒有去探討『因』的所在之處,有『苦樂』之煩惱果的源頭就是『因』,所謂有『因』才有『果』,這源頭的『因』就是人的『色身我相』,就是『三昧不明』,借境取修就是明鏡,將光明明亮的明鏡返照其自心,把色身習性一掃而光,就能明心見性,也就是『心經』詮釋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因三昧而降伏三昧得三昧禪定心的意識。
一個人能從辛酸血淚之『悲哀』而『超越』悲哀者!自然而然已經正在修行『解脫法門』而掙脫『念念相續』於因果輪迴之外,並不是自己知道自己陷入『苦樂』煩惱之間想掙脫而未『實際行動』,明知自己有『煩惱』而不作為,當然永遠在輪迴之中、永遠在『念念相續』之間!光是憑空想像就能『解脫』嗎?光是天天唸佛頌經就能『掙脫』嗎?若不能『實際行動』走出門去解決自己煩惱,去面對『五濁惡世』身處凡塵而心要染而不染〈離心離念〉借境取修心如如不動,如蓮花池裡的蓮花『清淨無汙染』,若不『實際行動』走出門去而天天只躲在家裡唸佛頌經,明天起床『煩惱』一樣還是在,然後再唸佛頌經而短暫的放下,後天起床『煩惱』依舊還在,如此反覆亦復如是,就是真正實質的『念念相續』沉淪於因果輪迴之中。
有一種人更可惡,明知自己有煩惱,為了修行自己『短暫』的清淨,而把自己的煩惱業力建立在家人的痛苦身上,自己有苦也就罷,連帶自己的孩子與家人也受苦受難,這樣的『自以為是』借著修行唸佛想得清淨心者是絕對不會『清淨』的,永遠也不得成就,因為已造業給下一代了。
一個從『心經』裡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借三昧〈色身〉降伏三昧得三昧禪定心者!是『不昧因果』也『不墮因果』之中,因此行者!時時刻刻觀自心,不讓自心有一絲絲塵染在,一有塵染一有煩惱,只要光明明亮的『明境』一照,五蘊魔之黑暗面盡掃除,所以『不落因果』。
PS1:本文呈現的『靈體』就是還未『受精』之前的『中陰身』,俗稱『靈魂』。
PS2:當在『煩惱與快樂』之間時,原光有一口訣供諸位大德參考如下『永遠依旨於窮』,既使擁有幸福快樂,也要永遠當作自己都沒有此快樂〈窮〉,才會不斷努力、不鬆懈!能有依旨『窮』的觀念者已『離心離念』而為之!
南無清淨法身佛
原 光 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