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11-23 22:43:31| 人氣1,104|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韋駝護法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林明慶佛像工作室製作〉

                                                                                    〈台南縣歸仁淨國寺大殿〉

                                                                                    
韋駝護法

本為婆羅門教之神,又稱迦絺吉夜(意譯六面子)、鳩摩羅(意譯童子)、善梵,原為戰神,生而聰慧,早離塵欲,修清淨梵行童真之業。有六頭十二臂,手執弓箭,騎孔雀。



此神之崇拜最初流行於南印度,五世紀後傳到北印度,被大乘佛教吸收而為伽藍(即道場之意)之守護神。為南方增長天八大將軍之一,乃四天王下三十二將軍之首。



中國佛教寺院中,韋馱菩薩像常威武地立於最靠近寺院門口的四天王殿內,面向著寺院,以守護伽藍。其形像大多為身穿甲冑的雄壯武將,手持金剛杵,或以杵柱地,或雙手合十,將杵擱於肘間。



世傳,佛入滅後,當諸天神和眾王共商收取佛舍利,以建塔供養時,突然來了一個「捷疾鬼」偷走了兩顆佛牙。韋馱菩薩立即以他健步如飛的速度,剎時捉獲「捷疾鬼」,取回佛牙,贏得諸天眾王的讚揚。此後,韋駝菩薩便擔當起驅除邪魔,保護佛法的重任。

唐朝道宣律師感得他現身護法,常常見他身著甲胄,合掌恭立,寶杵橫放臂上。



在台灣,較完整規模的寺院中,例如台南開元禪寺,

造像姿態大多為以下幾種︰



1. 兩足平立,雙手合掌,寶杵橫於兩肘間。

(或手掌向上托金剛杵,一掌結調手開葉印,或是作禮。)

表示歡迎之意,歡迎十方大眾入內,禮佛參修。

一般多設在大眾活動的場地或殿堂,如山門或天王殿、大殿。



2. 左足略向前立,右(左)手握杵拄地,左(右)手插腰。

(或有造像作雙手扶杵,以杵拄地相。)

表示限制與禁止之意。如開元禪寺大殿後即通往寮房,

在開元禪寺大殿的主佛龕後,立了一尊面對寮房的韋陀菩薩,

即是寶杵拄地相,表示後方的寮房並無開放,請勿隨意入內觀覽。



 

台長:
人氣(1,104) | 回應(1)|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佛像介紹 |
此分類下一篇:伽南護法

曼殊沙華
我很喜歡韋陀菩薩的威儀,
參訪過開元寺幾次,
不知道原來這手勢原來有限制禁止之意.
受教了.^^
2009-12-23 10:45:3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