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理解錯吧,古人也是贊成所遇非人是可以離婚的。
三綱五常
三綱為:君為臣綱,君不正,臣投他國。國為民綱,國不正,民起攻之。父為子綱,父不慈,子奔他鄉。子為父望,子不正,大義滅親。夫為妻綱,夫不正,妻可改嫁。妻為夫助,妻不賢,夫則休之。
五常為:愛之仁,正之義,君之禮,哲思智,情同信。(出自《韓非子·忠孝》)
三綱五常既有儒家的觀念,也有法家觀念。
東漢馬融將“三綱”同“五常”相提並論,合稱為“三綱五常”,造成了人們對孔孟之道的誤解。
孔子從沒要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孔子有言:“君待臣以禮,臣事上以忠”。
孟子則更進一步闡述:“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孟子˙離婁下》第三章)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