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像?不會吧。臺灣沒有組織臺灣共和軍啊。』
「我才不是指這個。愛爾蘭並不大,即使包含英國控制的北愛爾蘭在內,也不過比臺灣大兩倍多。愛爾蘭也算島國,雨水豐沛,境內多翠綠草地,號稱"翡翠島",跟臺灣以前叫"福爾摩莎"很像。」
「12世紀下半葉,英國人開始高壓統治愛爾蘭。1922年愛爾蘭才脫離英國七百多年的統治而成爲自由邦,1948年建立共和國,不過不包括北愛爾蘭。愛爾蘭獨立建國的過程中,愛爾蘭文藝復興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而愛爾蘭文藝復興的靈魂人物,就是葉慈。」
『所以妳才這麼喜歡葉慈?甚至店名也叫葉慈?』
「嗯。我也因此而喜歡愛爾蘭咖啡,它象徵著自由與寬容。」
『自由?寬容?』
「愛爾蘭咖啡可以代表愛爾蘭人追求自由的精神。
另外它能融合威士卡和咖啡這兩種完全不同的飲料,不正是寬容的表現?
而且更好玩的是,愛爾蘭咖啡竟然是英國人最喜愛的咖啡!」
『那麼愛爾蘭咖啡,究竟是咖啡?還是雞尾酒?』
「不管是咖啡還是雞尾酒,都是愛爾蘭。
愛爾蘭咖啡並不在乎被歸類成什麼飲料,愛爾蘭咖啡的價值也不會因不同的歸類而有所差異。
因爲沒有崇尚自由與寬大包容,就沒有愛爾蘭咖啡。」她倒了些水給我,接著說:「就像生活在臺灣的人,不管是被歸類爲本省人或外省人,都是臺灣人。」
我彷佛被電了一下,仔細思考她話中的深意。
如果與臺灣類似的愛爾蘭,能因自由與寬容,融合咖啡與威士卡,誕生出愛爾蘭咖啡,而且不在乎究竟被歸類爲咖啡或雞尾酒。
臺灣人爲什麼卻那麼執著地想分別出芋頭與蕃薯呢?
也許她並沒有弦外之音,因爲她只是在吧台內煮咖啡的人。
如果臺灣這麼多偉大的學者和政治家都不能瞭解這層道理,
那麼像她這種開咖啡館的女孩和我這種只知道挖水溝的市井小民,又怎能體會呢?愛爾蘭咖啡的香氣慢慢褪去,我看了看錶,站起身無奈地說:『又該去坐車了。』「你是第一位知道我有愛爾蘭血統的客人,所以我堅持請客。」
『大姐,您又來了。』
「呵呵……沒事幹嘛叫我大姐。總之,就這樣囉。」
『可是………』她搖了搖手,不讓我說下去。
「你想不想知道愛爾蘭咖啡的故事?」
『當然想啊。』我突然覺得她好象"一千零一夜"那個講故事的女孩。
「下次你來時,我再告訴你。」
『我就知道妳會這麼說。』
日子是件非常奇怪的東西,奇怪到竟然可以改變我繪畫的風格。
因爲以往我總在行事曆上星期四的欄位內,畫了一根中指。
如今我畫的卻是大拇指。
我也漸漸地搞不清楚我是爲了愛爾蘭咖啡而留在臺北?還是爲了那個女孩?
我只知道在"Yeats"喝一杯愛爾蘭咖啡是我平淡生活中唯一的期盼。
「請問要點茶或咖啡?」
『咖啡。』
「請問您要哪種咖啡?」
『愛爾蘭咖啡。』
「你今天來早了半個小時。」
『因爲我等不及想聽愛爾蘭咖啡的故事。』
「先說好,這個故事只是傳說,你不必太當真。」
『嗯。說吧。』
「關於愛爾蘭咖啡,還有一則浪漫的愛情故事哦。」
『妳別浪費小說篇幅,快說吧。』
「呵呵,你別心急。你想不想知道愛爾蘭咖啡聞名世界的原因?」
她停了下來,拿塊抹布在吧臺上擦拭了起來。
這傢夥,我如果不扮演好奇的聽衆,她就會故意不繼續說。
『想啊。爲什麼呢?』
「你知道愛爾蘭咖啡是誰發明的嗎?」她又開始擦吧台。
『大姐,您饒了我吧。快說愛爾蘭咖啡的故事啦。』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