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並不覺得哀傷但感到綿密
http://0rz.tw/LaOfl
(http://big5.news365.com.cn:82/gate/big5/family.news365.com.cn/xwzx/whyyyl/201008/t20100825_2809240.htm)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79501
逢甲大學中文系教授張瑞芬以《童女的路途》一文
做了《雷峰塔》與《易經》中文版的導讀,導讀引用了《易經》中一段觸目驚心的話:“琵琶儘量不這樣想。有句俗話說:‘恩怨分明’,有恩報恩,有仇報仇。她會報復她父親與後母,欠母親的將來也都會還。許久之前她就立誓要報仇,而且說到做到,即使是為了證明她會還清欠母親的債。她會將在父親家的事畫出來,漫畫也好……”原來,化名“琵琶”的張愛玲打小就打算著把家事都寫出來
(
張愛玲《雷峰塔》 《易經》中文版將上市 |
日期:2010-08-25 作者:石劍峰 來源:東方早報 |
《小團圓》、《雷峰塔》和《易經》,三部張愛玲自傳體小說,以不同的角度、方式,極致細膩地鋪寫張愛玲對週遭不同人事物的愛恨情結,也從中不難發現張愛玲反覆地重述生命中最晦澀的心事。三部曲中《雷峰塔》和《易經》是張愛玲用英文創作的,已于上半年出版,備受華語讀者關注的中文翻譯版即將由台灣皇冠出版,9月6日正式上市,台灣皇冠出版社在官網上公佈了這一消息。而關於張愛玲作品的中文翻譯,宋以朗表示,他寧可選擇直譯而不是“張腔”,因為“沒有人可以寫出張的中文”。張愛玲作品在大陸的出版人陳蕙惠之前曾表示,中文簡體版《雷峰塔》可能將於年底出版。
早報記者石劍峰
《雷峰塔》和《易經》:失敗敲門磚
用英文創作的《雷峰塔》和《易經》部分重寫了《小團圓》裏面的故事,《雷峰塔》是張愛玲以自己四歲到十八歲的成長經歷為主軸,糅合其獨特的語言美學所創作的自傳體小說。情節在真實與虛構間交織,將清末的社會氛圍、人性的深沉陰暗濃縮在這個大家族裏。《易經》接續《雷峰塔》的故事,描寫女主角十八歲到二十二歲的遭遇,同樣是以張愛玲自身的成長經歷為背景。張愛玲曾在寫給好友宋淇的信中提及:“《雷峰塔》因為是原書的前半部,裏面的母親和姑母是兒童的觀點看來,太理想化,欠真實。”相形之下,《易經》全以成人的角度來觀察體會,也因此能將浩大的場面、繁雜的人物以及幽微的情緒,描寫得更加揮灑自如,句句對白優雅中帶著狠辣,把一個少女的滄桑與青春的生命力刻畫得餘韻無窮!
事實上,《雷峰塔》和《易經》是張愛玲在1960年代轉向英美文壇創作的失敗敲門磚,最初共800多頁,30多萬字,因篇幅太長而一拆為二。“《雷峰塔》、《易經》,下接《小團圓》,按理可稱為張愛玲的人生三部曲,但《雷峰塔》與《易經》仍是一個整體,從書中人名與《小團圓》完全兩樣可知。”逢甲大學中文系教授張瑞芬說。
宋以朗 選擇直譯而非“張腔”
《雷峰塔》和《易經》中文版的引言是張愛玲文學遺產執行人宋以朗所寫,他在引言中詳細敘述了《雷峰塔》和《易經》手稿發現和出版緣由。宋以朗寫道,“一九九五年九月張愛玲逝世,遺囑執行人林式同在其遺物中找到《The Fall of the Pagoda》(《雷峰塔》)及《Th eBook of Change》(《易經》)的手稿後,便按遺囑把它們都寄來宋家。”“讀這疊手稿時,我很自然想問:她在生時何以不出?也許是自己不滿意,但書信中她只怨‘賣不掉’,卻從沒說寫得壞;也許她的寫法原是為了迎合美國廣大讀者,卻不幸失手收場;也許是美國出版商(如Knopf編輯)不理解‘中國’,只願出一些符合他們自己偏見的作品,結果拒絕了張愛玲。無論如何,事實已沒法確定,我唯一要考慮的,就是如何處理這些未刊稿。”“我選擇出版這兩部遺作,而讀者也可按不同理由選擇讀或不讀。這些理由是什麼,我覺得已沒必要列舉,最重要的是我向讀者提供了選擇的機會。”宋以朗昨天在接受早報記者採訪時也表示,“出版《雷峰塔》和《易經》主要目的並不是文學問題,而是解決一個歷史問題,那就是當年在美國的張愛玲還是一直在寫作,寫了這兩部書,但被美國出版機構拒絕了,我想向讀者表明,那個時候的張愛玲寫了什麼。”
將《雷峰塔》和《易經》翻譯成中文在華語地區再出版,之前有諸多評論對此舉有非議,但宋以朗在引言中說,“無可否認,張愛玲最忠實的讀者主要還是中國人,可惜有很多未必能流暢地閱讀她的英文小說。沒有官方譯本,山寨版勢必出籠。要讓讀者明白《雷峰塔》和《易經》是什麼樣的作品,就只有把它們翻成漢語。”對於翻譯是否需要“張腔”,宋以朗倒是坦率表示,他的選擇是直譯,“我們的翻譯可以有兩種取向。一是唯美,即用‘張腔’翻譯,但要模倣得維肖維妙可謂癡人說夢,結果很大可能是東施效顰,不忠也不美。二是直譯,對英語原文亦步亦趨,這可能令中譯偶然有點彆扭,但起碼能忠實反映張愛玲本來是怎樣寫。不管是否討好,我們現在選擇的正是第二條路,希望讀者能理解也諒解這個翻譯原則。”而在接受早報記者採訪時,宋以朗對如何翻譯向早報記者解釋,“張愛玲還用英文寫了散文《重訪邊城》,後來我又找出來了她自己用中文再寫一遍的《重訪邊城》,我覺得沒人能把這篇文章翻譯得像張愛玲自己寫的一樣,因為沒有人可以寫出張的中文。”
《雷峰塔》和《易經》譯者並非是外界猜測的知名作家,而是台灣知名譯者趙丕慧,她在台灣翻譯的作品包括《少年Pi的奇幻漂流》、《幻影書》與《贖罪》等。對於趙丕慧的翻譯,宋以朗對早報記者表示,“趙小姐翻譯張愛玲承受著非常大的壓力。”
張瑞芬:傷害她更深的,其實是母親
逢甲大學中文系教授張瑞芬以《童女的路途》一文做了《雷峰塔》與《易經》中文版的導讀,導讀引用了《易經》中一段觸目驚心的話:“琵琶儘量不這樣想。有句俗話說:‘恩怨分明’,有恩報恩,有仇報仇。她會報復她父親與後母,欠母親的將來也都會還。許久之前她就立誓要報仇,而且說到做到,即使是為了證明她會還清欠母親的債。她會將在父親家的事畫出來,漫畫也好……”原來,化名“琵琶”的張愛玲打小就打算著把家事都寫出來 |
)
(
《雷峰塔》取意何在?或許是象徵著父權 / 封建舊時代的倒塌,但是「娜拉出走」以後,正如魯迅所說:「在經濟方面得到自由,就不是傀儡了嗎?也還是傀儡。……不但女人常作男人的傀儡,就是男人和男人,女人和女人,也相互地作傀儡」。在這一大家子的敗落裡(包括母親、姑姑或繼母),沒有一個是贏家,結尾是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歸結到底,《雷峰塔》與《易經》形同《紅樓夢》民國版,續集,或後四十回。眼看它起高樓,眼看它宴賓客,眼看它樓塌了,遺老遺少和他們的兒女同舟一命,沉淪到底。
在現代文學作家裡,張愛玲的身世是少見的傳奇,「像七八個話匣子同時開唱」。她的弟
弟張子靜就說:「與她同時代的作家,沒有誰的家世比她更顯赫」。那是清末四股權貴勢
力的交匯,父系承自清末名臣張佩綸、李鴻章,母系是長江水師提督黃翼升後人,繼母則
是北洋政府國務總理孫寶琦之女。都是歷代仕宦之家,家產十分豐厚,然而巨塔之傾,卻
也只要一代,在張愛玲父親時,因為親戚佔奪,加上坐吃山空,早成了空殼子。《雷峰塔》與《易經》裡,永遠是付不出的學費,戒不掉的鴉片、嗎啡和姨太太,老宅子裡煙霧繚
繞,令人瞌睡……
「雷峰塔不是倒了嗎?」「難怪世界都變了」。這兩句婢女葵花和保母何干的閒話,像里
巷街議,也像賈雨村甄士隱在石獅子前笑談榮寧二府。《雷峰塔》(The Fall of the
Pagoda)接著是《易經》(The Book of Change),也就可想而知了。《易經》作為自傳
小說之名,還真有點凌叔華《古韻》(Ancient Melodies)的味道,也很符合張愛玲書名
或標題一貫的雙關意涵。
) 99.8.29-30???
[轉錄裁節二文 如有侵權請指正][心得文: 待補 但我想說的並不是了解或閱讀 而是遺老~]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