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幾天接到國源老師打來的電話,電話的那一頭傳來陣陣直笛合奏的旋律,讓我的心不住的被觸動著,想起了在永興教直笛的時光。
每年的冬季,永興總是十分投入直笛比賽的練習。
印象中,92年11月初到永興的我,是在許素華老師和淑宇老師教音樂的年代,那年的指定曲是「羅莾湖畔」,在圖書室忙著建檔的我,總在休息時間,徜徉在樂曲中望著山間雲霧飄移,那樣的寧靜安然,伴著初出職場的我,編織許多的夢想。
而永興的孩子們,每當下課時,總是喜歡趴在圖書室的窗前看我,或許那時我們之間還沒有很多的話可說,但那些純真的眼神、可愛的笑臉,深深的印在我心中,陪伴著我,走過最青澀的職場歲月,帶給我好多的關懷與溫暖。
93年的暑假,在林金進校長及家長們熱情的請託下,我開始參與教學,一開始時,是教小朋友們音標,「永興英語正音班」就在七點多的早晨上起課來,除了教英語,我也開始教小朋友們唱歌跳舞,那年,林金進校長調走了,在歡送會上,小朋友們唱著「尋找」與「天堂在我心」,我們躲在校長室裡錄的CD,至今仍會在永興的校園裡播放著。
93年起,我開始投入音樂教學,那年最主要的工作,就是「鋼琴社」的成立及2004年的聖誕節教學成果發表。
當林錦花主任邀我在學校成立社團時,我深知自己似乎在挑戰不可能任務,山區學生普遍缺乏文化刺激及各種物資,更沒有一個家庭中是有鋼琴的,看著學校裡有那麼多的小朋友想學鋼琴,而我每週只有一堂40分鐘的課,全校也只有一部琴,卻必須在4個月內,教會7位小朋友可以獨立演奏,開課的第一天,我真的有滿滿的無力感。但是孩子們,你們知道嗎?從我答應要接這個任務起,我就一直為著你們禱告,用印影機印出鍵盤,要求你們回家用「紙鋼琴」練習,不是不知道你們的辛苦,但是郁芬姐姐已經無可選擇。
於是,我和7個小朋友,就這樣投入了鋼琴的世界,當別的社團下課後,我們每個禮拜都還在學校練琴,直到黃昏日落,直到夜晚降臨,送孩子們回家後,我已精疲力盡,但是,看著他們如此用心、努力,連早晨閱讀課都在看樂譜,學校老師們都訝異著孩子們是如此投入與認真,看著他們每週的成長,我知道我所有的付出與辛苦都不會白費。
聖誕節那天,富凱、柏融和婷如在眾人面前演奏,我深深以這每一個孩子為榮,富凱每天回家苦練,程度早已超過所有孩子,已經可以與我合奏;柏融卓越的節奏感與跳音技巧,以流暢的樂曲震撼了在場的每個家長;婷如的優雅大方,穩穩的將旋律呈現出來…我的小朋友,你們的努力給了郁芬姐姐最好的報酬,學習的成果遠遠超過了小時候初學鋼琴的我。
之後的年月,雖然我大部分是參與英文教學,但是我還是最喜歡帶著孩子們唱歌,無論是英語歌唱比賽或是直笛比賽,永興的孩子們和我有了很深的默契,每當我彈著琴,那些熟悉的樂曲都把我的記憶帶回在山區裡,那段靜靜的、淡淡的,卻深刻動人的幸福當中。
那些尋找螢火蟲的夜晚,與孩子們合唱的歌聲,伴著永興的日出、日落,在晨曦照耀時、在雲霧彌漫中,將愛與喜樂滿滿的溢在我的胸間…無論過了多少年月,在永興的日子都是讓我難以忘懷的美好時光,這些回憶就是孩子們留在我心中最寶貴的幸福樂章。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