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2-10-27 18:23:23| 人氣11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青少年注意!躁鬱症悄悄來襲 首波發病高峰期落在17歲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Lily鍾翠華報導】躁鬱症全名為雙向情感障礙症,所謂的焦躁與憂鬱,是指焦慮與憂鬱同時並進,發病年齡分別落在17歲、26歲及42歲,而早於21歲發病的患者有著更高比例,推估患者人數逾6萬9,594人。

圖:左起台灣大塚製藥總經理松尾政志、精神醫學會理事長蔡長哲醫師、新竹臺大分院生醫醫院竹東院區精神醫學部林建亨活動合影

台灣精神醫學會蔡長哲理事長指出,該稱雙極性疾患症,在台盛行率約為0.3-0.5%,因為情緒失調,許多人常與憂鬱症混淆,特點是情緒有時過度高昂或低落,或過度興奮愉悅、睡眠需求減少、異常自信、精力旺盛、過度慷慨、亂花錢等;而鬱症則是情緒低落、失眠早醒、動作及反應遲鈍、有輕生意念等,躁鬱症不一定會憂鬱,卻一定有輕躁或躁症的症狀發作。

  

蔡長哲理事長表示,躁鬱症發病平均年齡為20-30歲,發病時可能有物質濫用、酒精濫用、企圖自殺及雙向情感障礙快速循環的狀況,因此提早讓青少年提高對躁鬱症狀的察覺相當重要;為推廣青少年間的躁鬱症認知,台灣精神醫學會發起《跟著小安交換去》躁鬱症全台校園巡迴講座,預計與北中南東大學院校合辦6場巡迴講座,首場講座將在11/28於國立成功大學舉辦。

林建亨醫師表示,躁鬱症藥物分為口服及長效針劑兩種,抗癲癇藥物及抗精神病藥物皆有口服劑型,給藥頻率為1天1次,患者必須持續天天服用來維持血中濃度,才能讓藥物持續發揮作用;長效針劑則為抗精神病藥物,給藥間隔拉長,例如新一代長效針劑,最長能採每月一次的注射方式,讓藥物在體內緩慢釋放,對於容易漏藥的患者而言,是較能穩定維持藥物濃度的治療選項,對於病情穩定的患者而言,持續接受長效針劑注射可預防病情復發。

「適度的治療目標設定,可以避免患者落入惡性循環的泥沼。」林建亨醫師說,患者在治療躁鬱症的過程中,可以評估,自己的訴求是甚麼?希望減少病情發作?儘快穩定回到生活崗位?減少復發次數?無論如何,都建議與醫師討論,調整服藥的劑量或給藥的方式,才能減少因副作用或其他因素導致治療停滯不前,穩定治療。

躁鬱症勘比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只不過是發生在腦部而已,就像各種慢性疾病的病人一樣,持續接受藥物治療,是能讓生活重回軌道的,建議尋求精神科醫師協助,接受進一步評估。

台長: Melody & Lily & Mark
人氣(11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健康樂活(醫學、養生、減重)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