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真的台北縣的石門鄉,除了石門洞,鐵觀音茶外,十八王公廟,肉粽等很有名外,我還真不知老梅村外的海邊這麼美,路過老梅村,感覺她是一個純樸安詳小村落,聽說風箏很有名,在完全沒準備的情況下發現這處海岸線的美.....上網查資料後, 才看到這裡原來美的很特別,聽說這裡最美的景觀通常出現在3月中旬到5月上旬,特別以4月清明期間最美。
到底是怎麼個[美法]??
一般的海岸線通常不是沙灘、就會是岩岸,但老梅石槽卻是同時擁有細緻沙灘與被侵蝕的岩岸,而且侵蝕得非常漂亮,形成一道道總長將近2公里,平均深度大約50公分的溝槽。
哇哇哇~~
在這個春天的季節,整個海岸溝槽上面會附滿海藻,形成一條又一條的「綠石槽」,把整個海岸染成鮮綠的春天色彩。有人為文形容這些石槽的岩脊紋理美麗,有點像是一隻隻瘦骨嶙峋的綠色海豚成排躺於沙灘上,又像是一長條大魚肉被大廚切成一塊塊長條狀,整齊地排列著,供人欣賞。當東北季風強勁時,海湧沖擊在成行的石槽上,激起朵朵的白色浪花,好像施放煙火一般壯觀美麗。看到有人用慢速快門拍下時,仿若雲海般詩意,超美極了~
下面我拍這個好像趴在岸上的一隻隻綠石恐龍 ~哈
聽講...這裡的石槽礁岩是火山岩,適合海藻類附著生長,海藻死去後,殘骸硬化成一層薄薄的石灰質,新的藻類就在這層石灰質上,繼續附著生長,如此一生一死不停地循環,終於堆疊出這美麗的藻礁。聽說這些藻類還會長得像髮絲般細長,當地人稱為[海髮絲].還有專門[採海髮絲]這行業,採來做什米ㄋㄟ???聽說可以當釣魚的誘餌?
顯然~我的照片中看不到這一些飄逸的海髮絲,也看不到美美的浪花,就表示[來不對時]...下次一定要擱來~~
這些海蝕槽是由輝石安山岩組成,介於沙灘與海水之間,經海風及海浪的侵蝕,鬆軟的部份被帶走而形成岩石表面有無數縱溝,當地居民又稱之為石槽。
古早大約八十萬年前,竹子山的火山爆發,熔岩四處奔流有一部分向石門海邊流竄,岩漿經過冷卻後形成了石門境內特殊的緃谷地形,當然噴發出的熔岩也流向了老梅海岸,也因此形成了老梅海岸特殊的地形與景觀。
石門洞位於石門鄉尖鹿村海岸,是北部濱海公路上赫赫有名的觀光景點。清朝乾隆年間,先民到此地開墾,就用海邊這座形狀像拱門的海蝕洞,替此地命名為石門。台灣光復以後,沿用此為鄉名。石門鄉同時也是台灣最北的一個鄉。
[海蝕拱門」,是海蝕地形的奇景,百萬年前大屯山火山群噴發後,堆積了厚厚的火山熔岩與碎礫。爾後因豪雨造成山崩,於是砂土和岩塊被流衝下來,在海岸邊重新堆積形成一小山頭,岩層因受海浪長期侵蝕而形成海蝕洞。
這裡還有很多的卵石,好奇怪站在沙灘沖浪,白沙灘接近海水部份是一顆顆的石頭,就是這些卵石,在老梅溪與小坑溪的出海口,溪口與海交接處隨著河道的改變,會發現這些經過沖刷、落滾、碰撞被磨為有如拳頭大小的卵石。 |
|
意外來到老梅的海邊,從不識她的美,到驚訝,到期待,明年的春天一定要來,還要記得帶腳架來~看有沒有辦法拍下那如詩如畫的綠石槽之美~~<以上文字資料參考石門鄉網站>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