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和家人出遊到宜蘭遊玩,
第一站來到了宜蘭最注意的景點之一蘭陽博物館
一般民眾進去只要花百元小鈔小朋友一張就能入館參觀拍照
未踏入館內立即就被博物館外觀建築特色給吸引住,當然不忘拍拍這相當具特色的建築
這是http://www.lym.gov.tw/ch/Index/index.asp蘭陽博物館的網站
(以下內容與圖轉貼自蘭陽博物館網站介紹)
蘭陽博物館 建築景觀-從土地長出的單面山
一、獨特的單面山造型
由姚仁喜先生領導的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博物館建築量體是以北關海岸一帶常見的單面山為設計依據,單面山是指一翼陡峭,另一翼緩斜的山形,是本區域獨有的地理特質。博物館採單面山的幾何造型,屋頂與地面夾角20度,尖端牆面與地面成70度,由土地中成長茁壯,並和地景融合。
二、以四季音符襯托律動立面
自高空俯瞰蘭陽大地,有著大小不同、顏色深淺與質感不一的田野方塊,這些方塊也隨天色與四季變化而有不同的色調與風情。因此,建築師選取韋瓦第小提琴協奏曲「四季」的主旋律,在建築實量體的外牆,將協奏曲中「春」、「夏」、「秋」、「冬」四篇樂章的音符,以多重質感的石材轉化為音符,依序排列至建築主體的四個實體外牆上,呈現蘭陽大地的四季農田地景,好似動態的音樂歌頌。
三、單面山的節理
外牆的排列組合分割,更是仿效建築造型單面山的岩石節理,與屋頂20度平行層層分割分佈石材及鑄鋁版而下,遠看因蘭陽氣候變換的雨與晴,使石材吸水後與鑄鋁版形成深淺色澤不一、寬度不同、反射不同的視覺感受,試圖反映單面山因長期海蝕所顯現的特殊紋理,呈現豐富的質感與光影。
四、與環境共生
顧及烏石礁遺址溼地生態的完整,本著「與環境共生」、「與自然融合」的核心精神,博物館的主體建築物集中配置於基地西北側之區域,保留最大面積的溼地生態公園,維持既有生態。
此外,令我最印象深刻的事情
是在博物館外頭前有一台小貨車,是一位阿伯賣用稻草親手編製而成的小動物
阿伯手藝真的很巧很細,本人對於這種具編織藝術造型的東西真的抗拒不了,
於是買了一對鴛鴦及一隻小松鼠(本來還打算買隻貓頭鷹)
但是在這樣買下去,我想每一樣稻草編製的動物我都會一一帶回家鄉去收藏
大家有機會來到宜蘭蘭陽博物館玩,不忘買對鴛鴦回家擺在床頭
有助於感情幸福加溫喔(這是我媽媽說的,她和爸爸的感情加溫小秘訣呢)
大家不防試看看喔!?有沒有效就其次拉~哈哈哈
此照片又是宜蘭的另一個景點,趁暑假期間大家不防多多往戶外走走拍拍照喔
台灣美麗的每個地方等著大家去觀光拍照留念,忙於賺錢不忘充實樂活自己的生活喔!!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