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看來正常的字是轉載的-ˇ-】
參考網站:
http://www.atnext.com/jp/deathnote/
流行文化如何折射社會現象?一些純粹的商業電影如何反映當下的文化狀態?日本片《死亡筆記》提供了另一個有趣的例子。
一名年輕的法律系學生對司法制度喪失信心,他在一個雨夜得到了“死亡筆記”,這成了他除暴安良的工具,但與此同時,他卻一步步偏離其良善的原意而變得喪心病狂。在他作案之時,一位非常年輕的天才破案專家亦步亦趨,要將兇手捉拿。由於是由漫畫改編,電影有濃烈的年輕人口味,故事中的兩個天才──一個犯案者,一個破案者,都是廿歲左右的大男孩。整部電影呈現的是成年人的無能:在宏觀上,司法制度既是不被信任,因此一個學生要執行另類的私刑,並成為整個社會的偶像;在微觀上,一群執法精英也要聽命於一個天才型的黃毛小子。
對成年人的書寫,此片當可與近年的其他日本片如《大逃殺》及《千與千尋》等作聯繫。《大逃殺》是對成人世界的徹底失望與強烈控訴,《千與千尋》則由一位稚氣的小女孩拯救貪婪的父母。到了《死亡筆記》,整個成人世界更被新一代弄得無計可施,當文明社會的權力象徵──執法機關及司法機關──都被兩個大男孩牽著鼻子走,當一本筆記簿及一包薯片就可以衝擊成人世界的秩序,電影在討好年輕人的同時,其實再次嘲諷了成年人。片中破案天才的形象尤其鮮明,這個看上去像個問題青年的人,總是零食不離手,他以吊兒郎當的態度與令人折服的機智對一個個貌似專業的成人發施號令。
電影的善惡觀也是另一重點,這個緝兇故事沒有好人與壞人之分。犯案天才後來成了殺人狂,但其出發點是為了公義,而他平常也是一個相貌堂堂的好學生;破案天才一心捉拿兇匪,但他說他只是為了要贏,像玩電腦遊戲似的,電影並無對其正義感有任何著墨。電影沒有為觀眾提供一個可供代入的角色,我們既不認同犯案天才,也不見得希望破案天才成功緝兇。如此,電影最終只成了一次才智的對決,而不是正邪之爭;觀影過程也就只是看熱鬧,而沒有道德與公理的審判。在這個彷彿沒有大是大非的時代,新一代沒有鮮明的善惡觀與道德批判性,《死亡筆記》折射了這種文化。
《死亡筆記》大受歡迎,當然與其曲折的推理格局與明快的節奏有關,但真正致勝的,卻也許是電影的文化觸角與意識形態。
《死亡筆記》帶出了一個很重要的訊息﹕人性的醜陋。死神路克外形長得極不討好﹐尤其他的血盆大口﹐全無好感之余﹐還令人不寒而慄。但是﹐它卻比夜神月有良知﹐在它跟月的身上﹐我們看到了強烈的對比。月本來有一個美好的前途﹐他卻在擁有了主宰性命的《死亡筆記》後﹐而變得教人害怕﹐為了達到目的﹐連女友都能夠成為他計劃下的犧牲品。
《死亡筆記》拍得緊湊﹐電影的黑色調處理得挺好﹐死神路克的animation栩栩如生﹐佩服﹗月與L的對決固然緊張刺激﹐但是死亡筆記可以有這麼多功能﹐才教人驚嘆﹗
沒有看過漫畫,這裡談的純粹是電影版的L.
感覺上,L最初是把事情當成一個遊戲--鬥智遊戲.相信從前所接的無數案子,對他來說也不過是挑戰自我的IQ題,哪怕事件涉及的是殺人.
與世隔絕、無父無母的天才少年,把破案當成唯一的樂趣,唯一可以自我肯定的成就.
但當死亡筆記事件愈來愈錯綜複雜,自覺沒什麼難得倒自己的L也陷入前所未有的煩惱.他一直知道月就是奇拿,只是苦無證據;最後,他賭上了自己的性命--但即使這個時候仍難以確定,L之所以豁出去,是因為他終於了解到維護法紀的重要,還是為了打翻棋盤,終極求勝?
我傾向於後者.因為他對一切都太處之淡然了.十幾個FBI特工的死對他而言只是過程中的一項”失敗”;海砂被禁錮時哭叫掙扎,心如鐵石的警察都不忍,而他連眉頭都不皺一下.所以,會不會,對於他自己的死,他也不過認為是求勝的必然要素?
直到最後,大家才終於看見這個少年潛藏的感情:他的(監護人?管家?撫養人?)渡先生猝死之時,也許就是他第一次體會到近乎親情的愛.
也只有在失去渡先生之後,他看見月死在父親懷中時,終於體會到人世的悲哀;夜神總一郎向他告別時,他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說出人性的話(”我感覺到你是偉大的父親”);他最後的微笑,像陽光匆匆照在玻璃上,帶著淡淡的溫暖,然而你知道,那溫暖很快就會散去,玻璃也將隨之碎裂.因此,那短短一剎的笑容,措手不及的,透出無邊寂寞,不盡悲涼.
整個就是有給它刺激 ‥
兩個天才的鬥智對決 ‥ 真的是有給它OX。。
兩個幹麻那麼天才 天才到連我這笨蛋都想不到 (謎:都說你是笨蛋了麻)
=口=
完全不知道該說什麼 ‥ 。。 ˊˇˋ
總之 ‥ 給它推薦拉 >ˇ< !!
參考網站:
http://www.atnext.com/jp/deathn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