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01-31 10:58:34| 人氣48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回家的感覺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回家的感覺

上週一從吉隆坡飛回台灣,進入家門的時刻已經是凌晨十二點半,感謝賢內助等待自己進門,很貼心的煮好薏米白果湯,讓自己回家之後有溫暖的感覺。

自從踏上出國開荒的迢迢大路,來來去去飛來飛去成為一種生活的常態,回家反而是一種暫時的安定,因為不管飛到何處總是要回家,台灣的家成為一個不變的定點。

除了台灣的住家之外,曾經長住的馬國算是第二個家,還有夏威夷也是自己第三個家,其實自己本有四海為家的因緣,即使離開台灣後還是有家可歸,經過多年的修煉之後,本身的適應性與調整性逐漸地成熟,邁向隨遇而安的自在。

如今回想過往的心路歷程,像是自己這種欠缺安全感的人,能夠在國外活這樣久真是奇蹟,一方面可能是累世的愿力使然,每當自己一出國就全心投入在國外,自然放下台灣的事情。

另外一方面是本身生前計畫的設定,要針對「不安全感」,做好修煉的功課,如果自己還在舒適區裡面享福,根本不可能會有機緣突破成長,可見每一個人來到人世間的目的都必須學習未完成的功課。

記得當初自己出國的時代是1991年,當時沒有網路與手機,打國際電話很貴,寫信的傳遞速度很慢,既然不方便聯絡自然就放下了,不像現今的網路是天涯若比鄰,一大早起床就可以上網視訊或是LINE,好像沒有任何距離感。

像是上個月初回到馬國一心佛堂,進入房間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掃清理,藉由掃地與拖地,加上四句話清理,讓身心狀態重新歸零,如同電腦重新開機般,清掃與清理之後的感覺很平靜,如今打掃清理成為適應環境重新開始的首要步驟。

去年九月底回到夏威夷,隔天開始進行大掃除,找出上次離開之前收好的衣物書籍,重新歸位與定位之後,心裡面的感覺很踏實,走出房間仰望天空深呼吸,感受一下熟悉的陽光與清涼的海風,告訴自己回家的感覺真好。

記得高二下學期開始合法離家出走,跟同學一起在校外租房間共住,當年因為跟父母親衝突太厲害,導致向父母親申請離家住外面,由於就讀的復興高中遠在北投區,離永和的住家很遙遠,搭公車需要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因此住在校外是一舉兩得,不僅節省來回交通的時間,還能學習獨立過日子。

當時每週六放學之後回家,總是希望家裡有人在,記得有一次回家沒人在家,一個人回到冷清空洞的房子,心裡面深感難過,引發深藏的不安全感,當天晚上很生氣地向父母親抗議,當下體會到「在家千日好」的意義。

自從在校外居住之後,養成一個回家要有聲音的習慣, 如果回家之後沒有人,必定打開收音機或電視機,因為不安全感的影響,很討厭回家之後,沒有人沒有聲音,如果有聲音的話,心裡面感覺比較舒服,避免不安全感被空洞的環境所刺激。

嚴格說起來,自從父親在三十年前過世之後,我們家就喪失完整性。

感恩的是媽媽一個人承擔起整個家,讓我們繼續保有家庭的安全感,後來我們全家人一起走上齊家同修的修行路,媽媽漸漸地接受與體諒,家人之間聚少離多的變動,因此我們更加珍惜家人共處的時光。

以前從國外飛回台灣,還有媽媽在家裡,如今媽媽在護理之家,這次回家的感覺不同以往,上週一回到家的隔天,賢內助飛往香港佛堂兩週,因此家裡只有自己一個人,一個人在家與回家的感覺很不真實。

幸好近年來學習自我獨處,即使沒有他人的陪伴,還是可以一個人過活,坦然接納本身就是一個人,每個人都是一個人出生一個人離去,獨來獨往本來就是人生的真實。

我不是歸人只是過客

最近這幾次法會遇到老師臨壇慈悲,老師一再的強調我們都要「回家」,回到本來靈性的老家。

事實上人世間的住家,像是出外旅遊暫時居住的飯店,我們當初轉世到人世間就是為了體驗學習與圓滿因緣,人世間的遭遇只是一段因緣的聚合,不需要流連忘返,更不要「看不透-想不開-放不下」,等到未來離開人世間的機緣成熟時,我們的靈性最終要「達本還源」,回到本來的歸宿。

誠如老師昨天在慈恩年終檢討班時臨壇慈悲:只要大家平平安安回家就好,回到老母娘身邊,我們要一起回去,不要流連在人間苦海。每一個徒兒都一定要回去,至少帶自己回去。

1/16/17 11:38:38 AM

台長: 俞講師
人氣(48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