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古人類為了漁獵、渡河或搬運之需而製造了船隻,
材料多半就地取材,如竹、水、草、獸皮等,
以挖鑿、綑綁、針縫、編結等方法製成。
這些利用當地材料、以簡易工法製成、沿用年代久遠的船隻,
我們稱之為原始船。
有些原始船具有普遍性,
如獨木舟、木筏、皮筏等,出現在許多不同的地方;
也有的原始船具有獨特性,
如台灣的有帆竹筏、愛斯基摩人的獸皮艇等,
只出現在某些特定的地方。
由於原始船容易製造又很實用,
至今世界上有許多地方仍在使用。
希臘三層列槳船 我覺得這艘船很酷 因為它有170隻槳
瓦薩號為瑞典戰艦,1628年在斯德哥爾摩下水。
全艦雕飾華麗,被視為瑞典皇家的象徵。
處女航時遭遇暴風雨,因設計錯誤而沉沒於斯德哥爾摩港內。
現存於斯德哥爾摩。
西方船舶在18世紀以前,並未依照用途建造,
同一艘船在必要時加裝幾座砲就能成為戰船, 戰船的等級以砲的數量來區分,
不同國家、不同時代的標準不一。
18世紀英國海軍戰艦的分類方式如下:
一級戰艦 100門砲以上,850~875名士兵,3層甲板
二級戰艦 90~98門砲,700~750名士兵,3層甲板
三級戰艦 64~80門砲,500~650名士兵,2-3層甲板
四級戰艦 50~60門砲,320~420名士兵
五級戰艦 32~40門砲,200~300名士兵
六級戰艦 20~28門砲,140~200名士兵
這是18世紀法國74門砲戰艦剖面模型
飛雲號為1850年代的美國飛剪船,
曾創下從紐約至舊金山航行89日21小時的紀錄(平均時速17.8浬), 為當時這條航線上速度最快的帆船。
這艘模型船比照當年造船的方式所製,
在水線以下的船身部分,貼滿了銅片,
目的是為了防止海生物啃蝕船舷板,
延長船舶的使用年限。
當我看到這個模型時,我伸手邊轉動它,
邊觀察它有什麼改變,不可思議的事出現了,
那水車的葉片竟然會隨著與圓心的角度不同而改變它的角度,
我一開始還以為它只是一直轉而已,
不得不誇獎前人的智慧真的很厲害。
中國船最大的特色,在於船型、水密隔艙、帆、舵等設計。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