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3-27 01:30:04| 人氣3,32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衝擊效應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衝擊效應 (Crash)

導演:保羅海吉斯
國別:美國
年份:2004
片長:113min
規格:35mm
得獎紀錄:
2006 美國奧斯卡最佳影片、
最佳原著劇本、最佳剪輯。
2005法國杜維爾影展最佳影片獎。
2005全美劇作家公會最佳原創劇本獎。


【衝擊效應】有著一段相當扣人心弦的開場白:「這是一種碰觸的感覺,走在現實世界的任何一座城市裡,你會被別人撞上,或者是和別人擦身而過。在洛杉磯,沒有人會碰觸你,我們總是躲在金屬和玻璃後面,大概是因為太想念那種碰觸的感覺了,才會彼此互撞,只為了重拾一點感覺」。光是這幾句就足夠讓人對接下來的劇情充滿期待。

雖然【衝擊效應】打敗【斷背山】拿到奧斯卡的最佳影片讓人不服氣,但獲得最佳原著劇本倒是實至名歸。就像是經過精密計算的骨牌秀,整部電影由多個看似不相干的段落組成,卻彼此環環相扣,在時間的推演上精準到幾乎算計的地步,那樣的程度大概只有【時時刻刻】可以相比擬。一個劇本寫得好,等於就為電影打下成功的基礎,再來就是看導演跟演員的表現了。

如同許多影評人說的,【衝擊效應】是一部政治正確的電影,種族問題向來是很討喜的主題,只要拍得不爛,通常都會得獎,尤其是在911事件後,【衝擊效應】的內容不僅觸動美國人敏感的神經,加上一點都不輸好萊塢的圓滑煽情,要打動人心其實是很容易的。我這麼說並沒有諷刺的意思,【衝擊效應】確實努力跳出傳統西方觀點的窠臼,不再只是以白人的強勢立場來憐憫其他族群,導演儘量以較客觀的態度勾勒出一幅芸芸眾生的浮世繪,洛杉磯只不過冰山一角。

「種族歧視」其實是所有「歧視」中最顯而易見的,外貌的差異就像標籤一樣,成了分類的標準,況且歧視乃是物種的天性,在人類身上尤其嚴重,於是很自然的,便產生了弱肉強食的社會。雖然人類的理性告訴我們不應該如此,然而一旦動物性壓過了理性,暴力衝突就不可避免地發生了。我們誰也無法否認曾經歧視過他人,在假日的台北街頭遇見聚集的泰勞,難保你不會閃過一絲不屑甚至厭惡的眼神,又或者當我們講起外籍新娘與大陸妹時,語氣總帶有幾分輕視。其他譬如被政客挑起的省籍族群之爭等等,太多的例子根本不勝枚舉,台灣這麼小尚且如此,更何況是號稱民族大熔爐的美國。

【衝擊效應】的宏觀之處在於,導演一方面冷眼旁觀地敘述著不同種族間交叉的衝突,一方面又提昇了衝突的層次,不僅是種族之間,社會階級、貧富差距,乃至立場差異全都是造成歧視的元兇,當事情一件件地發生,所有的情況都失去了控制,看似無法解決的問題,導演卻隱約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最通俗也最不容置疑的答案,那就是寬恕與愛。高傲的檢查官太太在跌落樓梯後,竟沒有一個朋友願意陪她,反而是她平常最瞧不起的幫傭適時給予幫助,這位貴夫人才有了悔悟,一個真心的擁抱恰巧融化了長久的歧見;伊朗裔移民的雜貨店老闆因懷疑換鎖的鎖匠害他店裡遭竊於是帶槍去尋仇,沒想到竟差點害死一個無辜的小生命,所幸老闆的女兒之前已將子彈換成空包彈,否則後果不堪設想。鎖匠女兒對父親的愛不僅救了他,更拯救了商店老闆憤怒無依的靈魂,儘管社會上存在許多冷酷與不正義之事,但有情卻為這世上帶來了些許溫暖。

我們既然身在人世,就免不了會與別人發生衝擊,衝擊本身並不可懼,可怕的是人心,當偏見蒙蔽了雙眼,一切就再也沒有公義可言。但願我一輩子都能有一雙清明的眼,緊盯著我的心,不要被任何垃圾給污染了。


英文官網:http://www.crashfilm.com/

台長: 保持平衡
人氣(3,32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純感覺影評 |
此分類下一篇:愛上娜塔莉
此分類上一篇:親切的金子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