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我還是動筆了。原因無他,如果要我一遍遍地向朋友說明:「我還好。」,可能反而會讓我的情緒更加波動不已。長痛不如短痛,就一次說個明白吧!
星期三由我負責到公司開門,在打理完三隻狗女兒的點心後,我點開電腦網路連線上網。我的Internet首頁多年來都設在英文yahoo上,理所當然一打開就能看見當日頭條。當Heath的照片映入眼簾,旁邊配上三個大字:「Heath Ledger Died」,有生以來我第一次情緒徹底凝滯。我完完全全無法理解那三個字的意義,只是眼光不停來回飄移在照片與標題間,試圖理解發生了什麼事。大約一分鐘之後,我的大腦終於接受了那幾個字,我點開新聞連結,讀完冰冷的文字之後,開始打電話給朋友……
上一次因為演員逝世讓我異常感同身受,已經是整整14年前的事——River Phoenix逝於1993年10月31日,得年23歲。River Phoenix對我來說,一直有著很特別的意義,不僅因為他和我同年同月生,更因為我開始迷戀電影之時,他也開始發光發熱,那種屬於同一世代的親密感,讓我對他一直格外注目。當形象絕佳的他卻突然倒下,告別人世,不僅血淋淋地揭發了年輕演員處身好萊塢花花世界的不堪與混亂,更讓人哀悼一位天才演員的殞落。
14年後,媒體生態已大大不同,網路與八卦新聞的發達,部落格的蓬勃發展,這年頭,名流幾乎已毫無隱私可言,即使是低調成性的Heath,也無法逃避狗仔的追逐。但即便如此,Heath仍是年輕一代中,除了因槓上狗仔鬧出風波之外,少數未曾傳出負面新聞的演員。因此他的一夕殞落,不僅影迷同聲一哭,更在影劇圈內引起極大震撼。
這個早年為了堅持不肯當銀幕性感偶像,而餓肚子等好劇本上門的傻小子,即使成名之後,對人仍舊謙和有禮;在圈內人緣極好、個性踏實的他,一心一意只想成為好演員。<Brokeback Mountain>讓他得以向世人展現驚人的才華與實力,也讓他在挑選角色上更加無畏。任誰都想不到,被視為20世代最有前途的男演員的他,卻在將滿29歲之時,步下生命舞台,留下年僅兩歲三個月、跟他簡直是一個模子印出來的女兒Matilda Rose。
兩天以來,媒體報導的篇幅之大,令人詫異,讓我這個看著新聞還是會忍不住紅了眼眶的影迷,不得不將關注的焦點轉移到媒體生態的改變上面。Heath大概是網路光速時代裡,第一個遽然而逝的top player。當他過世的消息在1月22日下午三點多於媒體曝光之後,透過手機簡訊、黑莓機、八卦Blogger等等媒介,在短短的十數分鐘之內,就傳遍了世界的每個角落。一生痛恨狗仔侵犯隱私的Heath,再也無力阻擋攝影機與鎂光燈,大批記者與狗仔湧入他在蘇活區的高級公寓外,等著拍攝他的「謝幕曲」。在此同時,消息傳到大批影人聚集的Sundance影展會場(Park City, Utah),大家都因這個消息悲傷不已。USA TODAY的記者甚至還白目到在Josh Hartnett的新片發表記者會上,要求Josh發表感想,引起媒體同業強烈抗議與不滿。
更驚人的發展還在後頭,網路搜尋引擎立即被搜尋Heath相關關鍵字所擠爆;知名網路八卦媒體TMZ機動更新各種小道消息,其它八卦Bloger也同步跟進,但各種未證實的流言充塞網路的誇張程度,搞得NYPD的發言人得一一回應媒體的各種不實揣測與詢問;人物雜誌People靠著向來是同類型週刊雜誌最晚發刊的便利,緊急抽下當週封面人物,改做Heath紀念特刊,預定星期四午夜過後北美全面上架;同屬華納集團的Entertainment Weekly也做了同樣決定,雜誌內文部份內容星期三已可以在EW官方網站上讀到。幾個Heath原本的影迷網站似乎都受到不明衝擊停擺(其中有一個網站,我個人認為是和Heath有私交的版主暫時關閉了),有影迷立即利用frontpage成立臨時網站,悼念Heath。
英美正規報業媒體也開始認真討論起Heath的歷史定位,幾乎所有評論都同聲一氣地認為,就算Heath成不了這個世代的James Dean,也絕對算得上是這世代的River Phoenix;「COULD HAVE BEEN」的惋惜之聲不絕。各路消息指出,暑假檔要上映的蝙蝠俠續集「黑暗騎士」,飾演Joker的Heath表現絕佳,比起BBM毫不遜色。但這一切對Heath的家人跟朋友來說,都無法安慰失去摯愛的痛。Michelle原本帶著女兒Matilda在瑞典拍片,接獲消息之後傷痛欲絕,立即搭機返美;Heath遠在澳洲的雙親從電視新聞中得知痛失愛子的消息,還強打起精神親自發表聲明;跟Heath有過一段情的Naomi Watts剛好在Sundance宣傳新片,據聞聽到消息後當場情緒崩潰,經紀人隨即取消Naomi隔日所有Press Junkie的訪問;Jake至今仍未露面,有消息指出,他在新墨西哥州趕拍新片,影片公司擔心他在沮喪之餘還要擔心媒體干擾,已下令關閉片場,禁止閒雜人等進出。
身為Heath的影迷,截至目前為止,中文媒體的「狗血報導」最讓我氣結。聯合、中時等「大報」,根本就是把各家小報的荒謬流言融合成一篇自說自話的故事,氣得讓人想把報紙撕了——這時候我就很高興自己還懂第二種語言。但坦白說,我完全不想去辯駁那些小道消息,因為我還嫌髒了我的手和嘴,但有幾件事一定要說清楚。首先,截至台北時間1月24日下午11點止,所有在Heath家裡找到的藥物,都是處方藥物,也就是醫生開出的藥物,而不是非法藥物,這些藥物都是用來治療Heath最近因為無法自角色中脫離所造成的躁鬱與失眠問題。其次,自殺似乎在目前是較不可能的答案,因為已有兩位證人出面說明,他們跟Heath約好1月22日見面。一位是電影「伊莉莎白」的導演Shekhar Kapur,他1月21日抵達紐約,原本想跟Heath見面,但Heath因為身體不適拒絕,還要導演隔天打電話叫他起床,以便1月22日會面。另一位則是謠傳中目前Heath約會的對象前名模Helena Christensen,兩人約好要見面吃飯。而無論謠言如何,請尊重NYPD的專業,法醫辦公室將在十到十四天內,公開說明最後的結論。而我,會平心靜氣地接受那個結論,無論最後真相有多不堪。
在此同時,網路上最大的BBM討論區又有了新的動作,就如同當年BBM沒抱回最佳影片時一樣,網友們將要集資在Variety刊登廣告,向Heath獻上最後敬意。相關事宜如有進一步發展,我會再度更新。
最後,提供幾個連結給大家:
EW相關連結:
http://www.ew.com/ew/article/0,,20173197,00.html
CNN邀請讀者們寫出他們跟Heath有過的個人接觸,篇篇都令人莞爾:
http://www.cnn.com/2008/SHOWBIZ/Movies/01/23/remembering.ledger.irpt/index.html#cnnSTCText
People仍舊是較可信的資料來源,可供參考,他們還訪問了一堆Heath在紐約的鄰居:
http://www.people.com/people/heath_ledger/0,,,00.html
Dave Cullen的BBM討論區特設的Farewell to Heath討論串,隨著時間遞移,網友貼上了許多英美媒體的相關評論連結:
http://www.davecullen.com/forum/index.php?topic=28472.0
Heath對Matilda的疼愛人盡皆知:
http://www.celebrity-babies.com/2008/01/tribute-to-cele.html
Matilda,你要平安長大喲,更要記得,妳有個很愛你很愛你的爸爸……
另外CNN ASIA每晚六點播出Larry King的現場節目,已經連著兩天有Heath的相關追蹤報導,大家可以注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