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有些家庭很堅持、或有保母、傭人、家教、才藝或補習班等資源可以協助他們,嚴格地執行送小孩到處參與課外活動的安排。但現在,疫情導致這些活動多數停擺,小孩有很多時間待在家裡,父母又要兼顧照顧、教育小孩、家事與個人工作,實在忙不過來,在家裡也只好對孩子「解封」了一級註冊承建商。
這群在1970-1980年代被放養長大的孩子,正不得不調整1990年代以來過度警戒小心教養的風氣,是利?是弊?應該怎麼調整?
《華爾街日報》整理發現,多數醫生、心理與教育學者正面看待這些新常態。因為在父母過度監控、時時指導下的孩子,有礙孩子發展問題解決、面對與處理衝突等能力,也難以創造獨立於父母之外的自我認同。長期而言,也可能導致孩子的行為問題與低學業成就,因為被不斷干預的孩子,可能產生低自尊,讓他們覺得自己無法完成某些任務水原共生。
孩子雖然需要教養與指引,但也需要他們自己的空間。如果大人不嚴格打斷正在享受家人環抱、玩得正盡興的小孩,強迫他們馬上要去睡覺、或是一直叫小孩收玩具,都可以讓他們發展自我規畫時間、還有深玩、獨處、自由玩耍和情緒控制的能力,也比較不會破壞他們發展到一半的創意,不會讓他們玩得很挫折。讓孩子多到戶外自由玩,而不是像以前一樣趕著去補習、才藝班,也有助身心以及人際互動、衝突解決,只要留意小孩不要從事危險活動或跑太遠、接近危險得街道與人車就好退休保障。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