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8-26 02:59:08| 人氣1,36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從評論與劇場打開縱與橫的對話空間——淺觀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的出版與演藝評論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跟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下稱協會)的接觸始於2009年澳門城市藝穗,澳門劇場文化學會(MTC)恢復了中斷幾年的澳門藝穗節駐節藝評人計劃,邀請港台的藝評人參加。那年我與林乃文以每週看戲俱樂部名義,同赴藝穗,那也是我第一次嘗到「藝評人」的名號(不久前才知道,對乃文也是)。至今,澳港台三地的評論交流不輟,MTC持續居中策應,乃維繫彼此的樞紐。

 

三地評論交流的另一場景,是兩年一度的華文戲劇節,從台灣的角度來看,那較具學院、學術質地,但這個角度拉到港澳則完全不同:港澳不像台灣,立了好幾間表演藝術系所,每年朝向理論發展而少走表、導演的路線;港澳則幾無專門的理論系、組。也因為這些年來的交流,我對香港(劇場)的閱讀常常同時包含了對澳門(劇場)的閱讀,雙線並行;而兩地劇場/劇場評論近年多面展開的本土論述,亦常常刺激我回視台灣的情況。

 

回到「出版」的命題,的確,台灣近年出版的劇場研究、新思潮/新趨勢翻譯、劇作選/集等仍然不少,但就評論本身的出版、台灣現當代劇場研究的出版,相對來說仍然缺乏。一方面,這使台灣保持三地劇場思想輸入樞紐的活力,但另一方面,回到「本土」出版,的確不若港澳用力。雖然出版過幾本從「(評論人作為)作者」出發,長期觀察乃至投身實踐的積累成果,是有其力道與必要,但不可諱言,類型上都偏近文集,脈絡較集中於「作者」的脈絡,不容易形成一套「現當代劇場」的脈絡。換句話說,嚴正的課題是,一門本土劇場史的課,該怎麼上?就評論出版,無論是《2012-2014年度澳門演藝評論選》 或者十分厚重的《香港戲劇評論選(1960-1999)》、《香港戲劇評論報刊資料初編(1960-1999)》,想到背後繁複的蒐集、討論、決議等工作,就令人頭皮發麻。

 

旁觀這幾年協會的工作,給出了三點啟示,一是從香港的劇場本土出版,讓人看到對「史」的重視;例如從十年一度的劇作選、「香港戲劇史個案研探」系列的小書,再到正在架設的「香港戲劇資料庫暨口述歷史計劃(第一期)」,看到協會不斷為不同的主題尋找適合的蒐集、發表方式,有針對大範圍全面調查、編寫,也有針對特定個案細緻探討,而這些,最終都是為了逼近「香港戲劇史」及其複雜的樣貌。

 

第二,這樣的出版組織化,需要(經營)「社群」。前述提及的工作,都需要知人善任、有效運轉、彈性靈活的組織力;另一部分,則是協會作為劇場人(不只評論人,同時包括創作者、編輯等)的專業社群,如何從個別累積的劇場工作統整可集合發展的項目,抑或提供支援,使其成事。用劇場「場面調度」的術語來說,協會其實調度得滿華麗的。

 

最後一點是評論的跨域連結,不僅是與國外的聯結,例如「國際藝評人講座/工作坊系列:柯迪維.薩尤(羅馬尼亞)」(2016);跨界評論的論壇,如邀請十二位不同領域的評論人共會於「重寫我城:評論的十二種未來式」(2015);行之有年的「高中生演藝賞析計劃」,將評論帶入教育場域,提供不同的審美經驗。凡此種種,皆表明了協會推動的「評論」,在受眾與實行場域上的廣寬度,也或許,這是在一個極度快速、商品化的社會下的「不得不然」之實踐。

 

在這其中,我看到香港的「評論」,更是作為一種「思想活動」而存在。劇場評論除了回應、累積本地的戲劇學、舞蹈學之外,還有社會記錄及批評、哲學思考、文化研究等各種可能。協會示範的無疑是,如何能通過「評論」,穿梭於專門學問、社會對話、大眾教育之間,為「評論」拓寬道路,甚至,為「劇場」打開空間。

 

現在,台灣也有了分會了。香港分會所做的工作,所走過的路,接下來都變成給我們的考驗。


※刊於IATC HK《Artism》香港藝評廿五年」專題2017.06

台長: 吳思鋒
人氣(1,366) | 回應(0)|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海外旅遊(國外、大陸) | 個人分類: 劇場 |
此分類下一篇:安靜不下來的棋局《手談坐隱》
此分類上一篇:生活是擬像,劇場如螢幕《酥雞筆記》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